11.26 “去幼兒園接娃卻被鄙視了”,幼兒園接娃的鄙視鏈,你在幾級?

現代生活中各處都是比拼,不管是“拼爹”還是“拼孩子”都不少。現在連帶孩子也開始“比拼了”這很讓人意外。很多人都納悶,帶孩子是怎樣的一種比法呢?難道是比誰家孩子帶出來更可愛?瞭解過後才明白,我的想法“太天真了”。

其實,話說回來,現代社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社會競爭壓力非常大,如果稍有不注意,可能自己的孩子就會少比別人走一步,而這一步所要面臨的風險並不是誰都敢承受的。

“去幼兒園接娃卻被鄙視了”,幼兒園接娃的鄙視鏈,你在幾級?

所以,就有了養孩子也有“階級”也開始“拼帶孩子”。這是社會發展到現在,自然而然會形成的一種現象。

杭州一媽媽吐槽幼兒園有“階級”

在我網上有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杭州媽媽,家裡有兩個娃娃,第二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成了全職媽媽。最近,她在網絡平臺上吐槽到“去幼兒園接孩子卻沒想到被鄙視了,就算是個全職媽媽,一個不小心就會掉到階級裡面的最低端。”

對於這樣的事件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聽到,因為這種現象還比較常見。不管你孩子上的幼兒園是什麼樣的水平,都存在“階級性”。並且沒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經歷多了。特別是將孩子已經養成小學生了,都是這樣過來的。

案例

前段時間表姐生了二寶,她就開始成了全職媽媽,在家裡帶娃。如果出去上班的話,家裡的孩子根本沒有時間照看,所以一番下來,就讓表姐在家裡帶娃。

她家裡的大寶已經開始上學前班了,學校是一家比較普通的,但是裡面同樣存在階級化。她就一直在和我吐槽,說連放學去接個娃都被“鄙視”。有一次,她在家裡照顧二寶,所以就耽誤了一點時間,就到了下午5點多,才去接大寶。

他就和老師在學校裡面待了一會,卻沒有想到接他的時候卻被老師給嘲笑了,老師當時這樣說:“剛下班嗎?你家孩子挺乖的,很老實的在這等著你,如果來不及的話,還可以讓他再待一會。”當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但回去之後想了想,這老師有點鄙視的感覺。這讓表姐非常不愉快,覺得作為一個老師不應該這樣,但之後還是覺得如果自己注意一點,也不至於出現這樣的場面。

“去幼兒園接娃卻被鄙視了”,幼兒園接娃的鄙視鏈,你在幾級?

因為表姐家裡雖然說不上非常有錢,但也是有房有車的人,也沒有貸款要還。所以被鄙視之後難免有點“意難平”。

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家庭不是因為沒注意,而且因為沒有辦法,只能讓孩子在學校裡面等父母下班後來接。因為白天孩子要上課,家長也要上班,中途也不能擅自離開,卻接孩子,只能下班之後才卻接他們。

當代年輕人對於孩子是這樣分化的

沒孩子一身輕鬆

兩個人結婚後沒有著急要孩子,就先過小兩口的幸福生活,平常加班都無所謂。下班之後兩個人過一過悠閒的生活,週末還能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就算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多少資金,但完全夠兩個人用,想買啥買啥,想吃啥吃啥。

有孩子每天都哭叫

只要家裡有了孩子,這些小生活都會被打破,每天下班要接孩子,吃完飯要輔導她,還週末還要帶著她出去玩一玩。不僅兩個人沒有私人空間,還要為她擔憂各種。

而且,一生下來的孩子需要買奶粉和紙尿褲,這是一大筆消費,要是兩夫妻的工資並不是非常高的話,養孩子是非常困難的。

這還僅僅是一個孩子,如果有兩個,或則是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相信背後的壓力會更大。大家都明白,樣女兒在前期是會有一個比較大的開銷,畢竟家長都希望女兒多才多藝。兒子就更不用說了,在中國父母們都會幫孩子們存一些老婆本,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所以才說只要一有孩子,作父母的真的是每天都“哭叫”,但孩子同樣也能給我們很多東西,真的是禮物。

“去幼兒園接娃卻被鄙視了”,幼兒園接娃的鄙視鏈,你在幾級?

接娃時所要經歷的幾個階級

第一階級

12點左右,午飯後,午睡前來接

在這個階段裡面,如果有家長來學校裡面接娃,那麼這樣的家庭一定不能小看。因為一般他們家都是這樣的分配“超有錢爸爸配上全職媽媽”,要不就直接是一家有錢人樣一個小孩冒。

這種家庭組合,一定非常不一般,因為放棄自己半天時間,中午飯還沒有吃完就匆匆來學校接孩子的,基本上是普通家庭不能比的。因為多半是時間太多,不知道該去幹嘛,而對孩子又有很強的教育觀念,重要是接走後這一整個下午才是重點。

這個時間點接回去幹嘛呢?補習班也不是這個時間點開始的。背後原因當然是自己帶。

一些學霸的作息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那些作息表都是家人幫忙安排的。讓孩子先進行閱讀練習,思維練習最後再培養一下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這樣下來,短暫的午休時間就過去了。

如果等到孩子大一點,基本上就是鋼琴、書法以及各種樂器學習了,一直練到下午。有人問:“是不是練完後就可以去玩耍了?”回答“並不是”其他時間還會其他安排,基本上一天下來都排的很滿。

“去幼兒園接娃卻被鄙視了”,幼兒園接娃的鄙視鏈,你在幾級?

第二階段

3點左右,午睡後,放學前

選在這個時間,是幼兒園的常規早接時間。越是好的幼兒園,這個時間家長也基本是在門口等著接自家孩子去各種課外班。

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去這個補習班去那個補習班,但一些條件稍差的家庭,基本上是將自己的孩子從幼兒園接到另一個玩的地方。

第三階段

6點左右,校內興趣班下課後

一般而言,幼兒園放學時間是在下去4點左右,這階段,家長比的不是哪個孩子被接走了,而是哪個孩子沒有接走。

對於這樣的情況學校一般都會安排老師對這些沒有用被接走的孩子進行照看,組織他們一起玩遊戲。但是對於這樣的情況,幼兒園在開學的時候就會先表明,最好不要在那個時間段來接孩子,特別是沒有其他小朋友和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會顯得非常孤獨。

“去幼兒園接娃卻被鄙視了”,幼兒園接娃的鄙視鏈,你在幾級?

這個時間段如果沒有接走孩子的,一般都會參加學校裡面的興趣班,這樣不僅不用提前將孩子接回家,還可以等自己下班的時候去接。但同樣這個時間點去接,不一定會準時,所以父母們需要等上一點時間。

總結

通過這種階段性對比,雖然表面來說,確實是家長受到了鄙視,但實際上受苦的是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