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世界地圖上的斐濟

轉動地球儀,在南太平洋的中央,你會看到一片小小的島嶼,其中180度子午線經過的地方,就是斐濟, 號稱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由於180度經線貫穿其中,它是世界上最東也是最西的國家。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地圖

南太平洋在哪裡?有多少島國?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南太平洋島國

南太平洋地區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外,共有27個國家和地區,陸地面積僅55萬平方公里,人口750多萬。由超過1萬多個島嶼構成,分佈在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其中經濟專屬區達1729.6萬平方公里。

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南太平洋島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陸地面積為45.28萬平方公里,人口730萬。

剩下的國家和地區面積加起來不足10萬平方公里,人口20萬,都是些袖珍小國。我們一般把面積不足1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稱之為袖珍國家,南太平洋島國有8個,佔世界袖珍國家的四分之一。最小的國家瑙魯陸地面積僅21.3平方公里,人口約1萬。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專屬經濟區

雖然他們的陸地面積很小,但擁有的專屬經濟區大的超乎你的想象。如果按照專屬經濟區排名的話,世界前20名中有4個是南太平洋島國,分別是基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巴布亞新幾內亞和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陸地面積僅811平方公里,擁有的海洋專屬經濟區高達350萬平方公里,國土從東到西長達3800公里。

南太平洋島國包含27個國家和地區,但是真正的主權國家只有12個,分別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帕勞、瑙魯、基里巴斯、圖瓦盧、薩摩亞、斐濟和湯加。這些國家雖然很小,擁有廣闊的海洋,但是島嶼爭端、海洋爭端的問題依然存在。由於這些地區開發比較晚,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主要的經濟支柱就是海洋漁業資源。曾經瑙魯憑藉著島上的鳥糞成為南太平洋島國中的首富,然而隨著資源枯竭而國家陷入憂困。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位置圖

這次,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稱號的斐濟。

世界上既是最東、也是最西的國家——斐濟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地圖

在南太平洋小島國中,斐濟是面積最大的一個,領土1.8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半個臺灣島大;而人口僅90萬,但與其他小島國相比,就顯得鶴立雞群了。

斐濟地處南太平洋的中心位置,東赴薩摩亞和湯加、北到圖瓦盧、西去瓦努阿圖,都在1000公里左右。只有南下新西蘭較遠,約2000公里,卻是聯繫最緊密的國家之一。西去澳大利亞,約3000公里。太平洋島國斐濟在南太地區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因為斐濟位於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不僅扼守北極通往南極、亞洲通往拉美的戰略要道,而且也是各太平洋島國之間及其通往海外的必經之路,戰略優勢明顯。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

地理上,斐濟是個群島,包含322個島嶼,主要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其中1/3有人居住。這些島嶼散佈在西南太平洋115萬平方公里的海面(專屬經濟區)上,屬於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維提島

斐濟最大的島叫維提島,據說當年歐洲航海者到達該島,聽土人發音記錄成Fiji,這就是國名斐濟的來歷。維提島東西長144公里,南北寬80公里,面積10490平方公里,首都、主要港口城市蘇瓦位於該島。第二大島叫瓦努阿島,面積5587.1平方公里。兩島合佔國土約85%。人口72%住在維提島,兩島合計則超過87%以上。

斐濟兩個大島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山區,由沿海地區突然升至海拔900米以上的中部山區,維提島最高峰托馬尼維峰海拔1323米。島上山高林密,溪水潺潺,最大的河流長130公里。東部沿海是土壤肥沃的平原,累瓦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以畜牧業為主,西部則是重要的蔗糖產地。其他島嶼多由群礁或濱外珊瑚礁構成。

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的180度經線恰好從斐濟群島縱穿而過,使斐濟地跨東西兩半球,成為地球上既是最東、也是最西的國家。180度經線也叫國際日期變更線。眾所周知,地球總是不停地從西向東自轉,黎明、中午、黃昏、子夜,由東向西依次週而復始地在地球各地循環出現。那麼地球上新的一天應從哪裡開始,舊的一天到哪裡結束呢?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東西半球分界碑

為此,規定了一條國際日期變更線,又稱日界線。日界線西側是地球上新日期的開始,所以此線兩側時間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從西往東過線,日曆要減一天,反之要加一天。但為了避免一個國家因分屬兩半球而造成的時間混亂,國際日期變更線在這裡稍向東移,將斐濟全境劃入了東半球時區。這樣斐濟人省去了變換時間的麻煩。斐濟人驕傲地把自己的國家稱為“迎接新一天的大門”。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在地圖上的位置

殖民地時期從印度招募勞工,斐濟人和印度人組成兩大族群,但華人也不少

人口主要由斐濟人和印度人組成。其中57%是斐濟人,38%為印度族人。斐濟人屬於美拉尼西亞人,皮膚黝黑,頭髮捲曲,頭頸較長。人們巧手善織能歌善舞,有留長髮和紋身的習俗。此外還有一些歐洲人和其他太平洋島嶼人。斐濟的憲法規定了三個語言為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斐濟語和印度斯坦語。其中,英語和印度斯坦語皆由英國殖民者所引入,印度斯坦語是居住在斐濟的印度族裔的主要語言,而斐濟語則是斐濟本民族的語言。宗教方面52.9%信奉基督教,38.1%印度教,還有7.8%的穆斯林。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1935年,斐濟婦女

在殖民地時期,由於勞力不足,英國殖民者從亞洲和太平洋其他島嶼上招募來大批勞工,其中最多的是印度人。從1879年到1916年招來6萬印度移民,綿綿繁衍,結果形成斐濟兩大民族並立的局面。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人

據統計,中國血統的人佔斐濟2%,也就是近2萬人。在19世紀及20世紀上半葉,南太平洋的華人,以澳大利亞悉尼為中心向諸島進軍,建立商站,開展商貿。第一位來到斐濟的華人據信是“康利”公司的創始人梅屏耀,是廣東臺山端芬鎮人,清咸豐二年(1852年)到澳大利亞悉尼謀生,咸豐五年(1855年)來斐濟定居。他開的康利公司是斐濟第一間華人公司。以後華人越來越多,遍佈各行業。有的開商店、有的開餐館,有的開公司、甚至經營椰園香蕉園種蔬菜,還辦有中文學校——逸仙學校。華人充分發揚吃苦耐勞、聰明能幹的優良傳統,憑藉自身的聰明才智活躍在斐濟各類經濟領域中,農業、漁業、商業……

華人一直都是斐濟經濟圈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位置

從酋長制到共和國,五次更改國名

據說最早是美拉尼西亞人在此繁衍生息,15世紀,便有東南亞裔人士和波利尼西亞人抵達斐濟定居,比歐洲的探險家要早一些。他們登上群島後,與美拉尼西亞人通婚融合成為斐濟人的祖先。逐步形成許多酋長制的部落,“保烏”和“勞”兩個土邦勢力較強。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國徽

1643年,荷蘭探險家阿貝爾·塔斯曼抵達斐濟,是首位踏足此地的歐洲人,拉開了歐洲人涉足斐濟的序幕。1774年,英國庫克船長到達斐濟群島進行考察。1791年英國海軍登陸維提島。1839年第一座教堂在保烏島建成,不久大酋長薩空鮑皈依了基督教。1871年,斐濟王國成立,這是首個統一斐濟群島的政權。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山地的戰士,1870年

1874年英國迫使薩空鮑簽訂《讓與證書》,在蘇瓦建立殖民據點,斐濟淪為殖民地。1877年英國設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於斐濟,統轄澳、新之外的所有大洋洲殖民地。

二戰時,當時生活在這裡的人幾乎都參加了海岸防衛隊,以防日軍侵襲。日軍的確有意染指斐濟,切斷美澳之間的聯繫,但其南進勢頭在珊瑚海海戰被美軍遏制,日軍沒能佔領斐濟。相反斐濟群島成為盟軍的主要補給站,同時也是海空軍的重要基地,為打敗日本法西斯做出了貢獻。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女郎

英國人的統治壓不住斐濟人民要求獨立的呼聲。斐濟人民為擺脫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進行了長期的鬥爭。1965年當地人民向聯合國請願獨立。次年設立酋長會議。1970年10月10日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1987年發生了兩起軍事政變,第一次是有人不滿政府由當地的印度裔壟斷,第二次是要求廢除君主立憲,實施共和制,以總統取代總督,其國家名稱也從當時的“斐濟自治領”改為“斐濟共和國”。1990年改名“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8年再改為“斐濟群島共和國”。到了2011年,恢復原國號“斐濟共和國”。國家和地方行政上酋長會議仍然很重要。

早在1975年,中國與斐濟建立了外交關係。斐濟具有南太平洋島國特色,過去有受西方影響的“澳新標準”,有慢節奏的“斐濟時間”,而現在又多了許多“中國因素”:中國公司幫助修路,中國醫生治病救人,斐濟甚至有人向中國菜農學種菜。近年來中國和斐濟的商貿關係也相當熱絡。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

太平洋上的甜島

斐濟在南太國家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情況較好。人均GDP約5000美元。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甘蔗田

斐濟地處熱帶,陽光充足、雨水豐富,不少島嶼是由沉睡多年的死火山構成,而沉積的火山灰就像天然肥料,土壤肥沃。

農業生產將近一半是甘蔗,人均產糖500公斤,蔗糖是斐濟最重要的出口物資,所以斐濟被譽為“太平洋上的甜島”。產糖公司佔有突出的位置,因斐濟是“糖國”。其次是香蕉,大約一個世紀以前由中國傳入,如今大量出口。椰幹、椰油和生薑出口也不少。其他農產品還有木薯、稻米、可可、咖啡、腰果、菠蘿等。糧食不能自給。斐濟也出產麵包果,這種果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房前屋後都可以種植,是一種頗受歡迎的補助糧食。1860年代瓦努阿島上就建立了許多種植園,椰子成為主要出產。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農村

斐濟地處澳大利亞-夏威夷-北美洲以及東南亞-新西蘭-南美洲兩條海空航線的交匯點,是西南太平洋交通運輸的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島嶼之間除海運外,飛機客運也很重要,建有20多個機場。國際航線很多,太平洋很多小島國,都有班機到這裡中轉,不愧是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熱帶雨林

斐濟有597公里長的鐵路,這在太平洋島國中是少見的。但只運輸甘蔗到四家大製糖廠,不做客運。

斐濟地處熱帶、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林木繁盛,綠草如茵,鮮花似錦,被譽為“太平洋翡翠”。它充分利用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傳統開展旅遊,已成為南太的旅遊中心之一,年接待國際遊客近百萬,其中包括5萬多中國遊客。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除首都蘇瓦外,第三大島是塔韋烏尼島,長40公里,寬10多公里,面積435平方公里。島上180度經線穿過處,類似0度界標建在英國倫敦格林尼治那樣,專門建了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碑。理論上說,界碑西側是地球新的一天開始處,東側是前一天。因此說明牌上方寫著“今天”(左)、“昨天”(右),中間畫著日界線通過該島的位置。碑文:“這是南半球穿越180度經線的唯一機動車道,新的一天由此開始。”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

首都蘇瓦:南太平洋上的“紐約”

首都蘇瓦位於維提島東南隅,瀕臨寬廣、水深的蘇瓦灣。海灣外面有許多小島作屏障,形成一個天然良港。蘇瓦不僅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全國主要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斐濟的主要工業集中在蘇瓦。是南太除澳新之外島國中最大的城市,被稱為“南太平洋的紐約”。人口17萬,與東北郊的瑙索裡合在一起,約22萬人。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港口

斐濟是眾多國際組織、區域組織秘書處及各國駐太平洋島國大使館的所在地,在國際舞臺上十分活躍;斐濟不僅是“太平洋島國論壇”和“太平洋共同體”等區域組織的重要成員,而且是“太平洋島國發展論壇”的倡導者和領導者,多個南太平洋區域合作性組織的秘書處設在蘇瓦,對各太平洋島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平洋島國論壇,成立於1971年,如今共有18個成員,除大洋洲14國外,還包括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法屬波利尼西亞,庫克群島和紐埃。瓦儼然成了南太平洋的“首都”。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航班

蘇瓦是南太海空交通樞紐和中繼站。西南太平洋的許多國際海空航線都經過這裡。蘇瓦港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天然良港。港內水深,航道很寬,設備現代化,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輪船,可泊5萬噸級輪船。蘇瓦市東北23公里的瑙索裡機場,主要用於國內航線。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海邊

蘇瓦設有著名的南太平洋大學。南太平洋大學是南太地區的最高學府,唯一的一所大學,1968年設立,由南太各島國總統或總理輪流擔任校長。主校區設在蘇瓦,佔地57公頃。來自斐濟和其他十幾個島國的近2000名不同國籍和種族的師生,在這裡和睦相處,共同學習。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群山

蘇瓦城像個半島,市區坐落在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的山坡上,北郊分佈著廣闊的森林公園。“斐濟制高點”是30層高的萬國友誼廣場,成為斐濟乃至整個南太島國中最為高端的城市綜合體。

楠迪以北33公里的勞託卡是斐濟第二大城市,人口5萬多。這裡是斐濟的製糖工業中心,周圍佈滿甘蔗園。居民印度人居多。市面頗為繁榮。港口停滿了商船、遊艇和漁船,碼頭十分擁擠,但沿海一帶景色優美。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濟,為什麼38%的人口為印度族人?

斐濟的產品出口在28個顏色編碼的類別的圖形化描述。

2018年斐濟國內生產總值實現4.2%增長,經濟實現歷史性“九連增”,成為南太平洋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