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家長忍痛捐出過世子女的器官,卻只有20%的受助人願意給予反饋

利茲·霍頓的兒子威爾的世界停留在了最好的年紀。他將永遠都是那個美好的少年。

家長忍痛捐出過世子女的器官,卻只有20%的受助人願意給予反饋

2016年,威爾,這位20歲的少年騎著自行車在漢普郡的鄉村享受自由的風時,被一輛汽車撞倒,受傷嚴重的威爾被警察護送到南安普頓的醫院。醫生對威爾的父母說:“這很難救活,這就像推土機擊中你。”後來威爾就真的離開了。

兩週後,這位少年為自己購買的一輛紅色自行車到達他的家中。威爾的父母決定把這輛自行車掛到牆上,與全家福掛在一起。在那張全家福裡,威爾笑容燦爛,青春飛揚,他將永遠與他喜愛的自行車在一起。

威爾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正能量的孩子。他的母親說,每天早上當自己下樓時,威爾會坐在那裡吃著稀飯,那個時候他已經騎行了50英里。他會說:“媽媽,我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一個國家。”

他那麼積極正面,對這個世界充滿感恩。讓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簽署了器官捐贈的意向書。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威爾的父母最終決定將威爾的器官捐贈出去。“威爾一直生活的很好,我們希望有人能夠擁有威爾所擁有的。”器官捐贈也是威爾生命的另一種延續。如今,他的器官在12個人身上獲得了新生——他的心臟在另一個男人的胸口跳動著,他的肝臟改變了一個患有罕見疾病的蹣跚學步的孩子的生活,他美麗的棕色的眼睛幫助另外四個人看到了這個威爾認為的美麗的世界,等等。

家長忍痛捐出過世子女的器官,卻只有20%的受助人願意給予反饋

威爾的母親想要的唯一回報就是,威爾雖然這麼年輕就去世了,但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了別人的生活。

不過讓威爾父母心煩的是,他們對威爾父母的器官受贈人一無所知,“知道自己孩子的心臟在別人身上,我希望那個人能夠在醒來後明白,是一個男孩為他做了這件事。”不過,儘管超過90%的捐贈家庭表示希望能夠聯繫受贈人,但只有20%的受助人願意給予回覆。

家長忍痛捐出過世子女的器官,卻只有20%的受助人願意給予反饋

利茲·霍頓是服裝品牌的共同創始人,因為威爾,他了解了器官捐贈的很多事情。所以他現在正與負責移植服務的衛生當局國民保健服務系統合作,發起一項可能增加捐贈家庭與受助人信件往來數量的倡議活動。這項活動被稱為“不要忘記捐贈者”,目的是幫助那些想寫信但不確定如何寫信的接受者可以獲得支持與捐贈者的家庭取得聯繫。

參與這項倡議的護士安吉拉·迪奇菲爾德說:“捐贈者家屬說他們希望聽到他們所愛的人幫助甚至挽救了別人的生命,這是最大的安慰。”

但是這個過程是複雜的,它涉及了方方面面。捐贈人家屬的想法,受助人甚至其家庭成員的想法,心理學,倫理學各方面都影響了這個聯繫的過程。

家長忍痛捐出過世子女的器官,卻只有20%的受助人願意給予反饋

不過,可喜的是,去年霍頓一家收到了受助人的第一封信——這封信來自一位蹣跚學步的孩子,他接受了威爾的肝臟。孩子在心中表示威爾是他的英雄。

對霍頓來說,“從悲傷中走出了美好的東西”的感覺是壓倒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