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東莞商業進入發展的第三個週期!投資要素要記牢

前段時間,在東莞CBD正式升級為“國際商務區”之前,貓姐的朋友,三位東莞土豪,夜訪開發商,急急下單包下了CBD地鐵口附近、一棟商業物業剩下的近十間尾貨。

聽聞東莞CBD升級,水澗頭村拆遷工作啟動,周邊物業水漲船高。

有土豪認為,如果東莞的發展可以像一線城市那樣,那麼CBD周邊的地鐵口商鋪,甚至有可能漲到10萬元/平方米以上!現在以5萬元/平方米左右的入手,自然是很超值的!(貓姐不由得感慨:這個時候買商鋪,才是真愛!)

這自然只是土豪們的“豪賭”遊戲!無論輸贏,無論多貴,土豪們都可以很“隨意”!但是普通的購房者、投資客卻沒有這個資本。

因此,更多的人還是關注物美價廉的商業物業。比如,價格低、租金高、前景好的商務公寓、寫字樓和商鋪!

上週,貓姐在文章 東莞老闆入局:只為有一棟公司命名的樓,出現在這條街上!中預告,本期要對如何投資商業物業進行解讀,現在,你可以收藏下這份投資指南了。

東莞商業已經收割了一茬茬韭菜

Happy Halloween

說起投資商業物業,不能迴避的一個話題就是“返租”!在樓市調控期間,特別是市場不好的時候,不少的商業物業通過“返租”的方式來吸引購房者。

前段時間,東莞陽光城·MODO返租“爆雷”,讓人們發現,原來,“返租”已經再次出現在東莞樓市!

這些年來,東莞的商業物業返租,已經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東莞商業物業出現的三輪“返租”潮

01

第一茬韭菜,成長於2003-2004年。東莞商業地產的第一個春天!

東城世博廣場、華南MALL、第一國際是東莞首批商業物業,東莞商業地產初試鶯啼,多個樓盤就採用了“返租”銷售商鋪的形式。

15年時間過去了,儘管匯一城商業已經做得熱熱鬧鬧,但是第一國際仍然有不少商鋪空置。

2005年,劉先生購買了第一國際商場一個40多平方米的商鋪。當時開發商承諾5年返租,劉先生也確實收了5年的租金;但5年返租期結束後,劉先生的商鋪就變成了一個“空殼子”。

幸運的是,由於開發商沒有放棄,經過幾輪重新招商後,幾個商場部分商鋪經營有了改善的希望。在商鋪土地年限到期之前,或許還是可以再次收到租金的!

貓姐的朋友,就有這樣的一套23平方米的商鋪,月租金約700元

02

第二茬韭菜,成長於2011-2014年,分割產權,格子鋪之殤!

2012年,宏遠時代廣場改名為宏遠萬菱廣場,把原來共400套商鋪,分割成1184套幾個平米或者以上的格子鋪出售。

當年,運營方為了吸引投資者買鋪,曾表示“租金為200元/平方米/月起”。後來,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句空話。

2011年起,聚福豪苑、宏遠萬菱廣場、鳳凰時尚城、鴻福少年藝術宮殿、潮匯星城等通過分割產權而形成的格子鋪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總價低、首付低,返租吸引力大,成功讓一波小投資客入市。


東莞商業進入發展的第三個週期!投資要素要記牢


貓姐猶記得,一天傍晚,一位朋友突然打來電話,說自己在潮匯星城買下一個商鋪,5萬元/平方米(這在當時是非常高的單價)!朋友說,在銷售的三寸不爛之舌的勸說下,“不知不覺就交了錢!”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格子鋪項目由來自廣州、深圳的銷售團隊運營,他們用高菥挖來金牌銷售,成功的說服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客,高價出售格子鋪。

最可怕的是,這樣的團隊往往只關心出售商鋪後獲取高昂的佣金,並不在意出售後商鋪如何運營、出租。

後期沒有實力雄厚、有豐富經驗的運營團隊,最終這些格子鋪均以大門緊鎖、失敗告終。比第一輪韭菜更慘,不少格子鋪至今還沒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東莞商業進入發展的第三個週期!投資要素要記牢


這些年來,早期返租的商業物業歷盡滄桑。

開發商上進的,投入大量資金,回收商鋪,重新進行規劃、統一運營。

不上進的,開發商、包銷商跑路,商鋪大門緊閉,業主“望鋪興嘆”,位置再好,也租不出去。

03

第三茬收割韭菜,似乎又要開始了……而這一輪比較特殊,更多的集中在公寓物業。

這一輪的公寓返租潮,開始於2017年。當樓市調控進行到一定階段,面對市場人氣下滑,一些商業物業開始借返租來吸引投資客。

比如,將公寓返租給快捷酒店,公寓“帶租出售”,投資客剛買房就可以收回十幾萬元的租金。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返回的十幾萬元租金,實際上是公寓提高價格後,再減少十幾萬元的結果。

如果運氣不好,酒店撤場不願意再簽約,小業主如何運營這些既沒有陽臺,又沒有廚房的“酒店式小公寓”,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不幸的是,陽光城·MODO的部分業主就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2017年,位於南城的陽光城·MODO有部分公寓進行返租託管出售。

在網上,有一份貼子是這樣描述的:陽光城MODO參與返租的是4號樓7樓以上的44平的兩房,每月返租3300-4100元。

前6年固定(必須託管),後4年可自由選擇續簽或者收回,陽光城物業統一管理的;交樓後第二年開始返租,包軟裝和家電,2019年6月交樓,相當於2020年6月開始返租。

按照一年的租金收益計算,20年可以回本;租金上漲帶來無限可能,也許要不了十五年就能回本了。

因此,儘管有託管協議的第4棟公寓的銷售單價比其它無託管公寓貴,但受到返租回報大的吸引,不少業主還是入手了。

可惜開發商、中介為小業主們描繪的藍圖並沒有實現!不久前,業主們接到通知,託管協議不能繼續執行了,理由是第三方經營不善,做不下去了。

廣東經致律師事務所陳錦洲律師提醒,商業銷售託管返租,銷售合同由開發商和業主簽署,託管返租協議由業主和託管物業方簽署,開發商和託管方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法人,一旦託管方違約,業主無法向開發商追索法律責任。

因此,最大的風險在於託管方的履約能力,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保證返租合同的履行。

貓姐的方案:怎樣投資商業物業?

Happy Halloween

從今年第三季度簽約數據來看,東莞商鋪的均價已經和住宅拉平。當年住宅底商門面店鋪出售時,現場拍賣的熱鬧形式,現在已經很難見到。

約十年以前,希爾頓廣場的住宅僅5000多元/平方米,但街鋪拍賣,最高卻能售出5萬元/平方米;虎門一些街鋪,拍出14萬元/平方米天價。

以前,商鋪是住宅遙遠的天花板,現在,部分住宅的價格甚至已經超過了商鋪的價格。目前,除了部分位置很好的商鋪、或是定價低的商鋪好賣外,大部分的商鋪都銷售都很差。

一、哪些商鋪值得投資?貓姐總結了以下方面:

1、大型綜合體項目,有開發商或者有一定實力的品牌長期租賃、持有了一部分物業的,前景看好。小業主可以借勢他們的人氣,在臨街、側邊商鋪那裡去投資。

2、大型社區門口的,主要服務於社區人群的商業配套,無論互聯網電商怎麼衝擊,對於這種圍繞著生活消費而建設的商鋪,影響不會太大。

3、TOD的項目或者是地鐵口項目的商鋪。由於東莞TOD還沒有成熟,加上商業氛圍不濃,商圈變化快,規劃中的TOD項目多,並不是每個TOD項目的商業都能夠火起來。還要看周邊的寫字樓配套、社區配套和定位、進駐企業和人群等。

另外,要小心大TOD項目的概念。一些公寓產品借TOD概念售出高價,實際上離地鐵口很遠;而商鋪對於地鐵的依賴性更強。就算是差距十幾米,都有可能會讓兩個商鋪擁有不同的命運。

4、但要注意的是,地鐵口的地下店鋪,目前全國來看,這種商鋪性價比不高,且沉澱的資金量太大,好的店鋪可能要一兩千萬。這樣的資金量太大,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渠道。另外,獲得回報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

5、從近兩年來看,東莞城市發展迅速,政府集中力量建設CBD,從很長遠來看,中心區的商鋪應該也是值得關注的。但是可能回報的時間要很長久,十多、二十年,甚至是更長。

6、人流量、車流量大,都不等於客流量會大。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人群消費習慣的改變,停車位不足的街鋪很難吸引人流長期停駐,早年的街鋪紛紛歇業,和停車位不足有重要的關係。在購買商鋪時,一定要考慮有足夠停車位的商鋪,才能投資

7、一層街鋪優於上層鋪,也優於住底商,超層高的優於層高較低的,慎投場內店鋪!

投資前要看區域的城市規劃,判斷該區域的消費群體量、特性。成熟的商業需要標誌性建築,或景觀景點,或高密度的住宅和寫字樓支撐,這樣才能聚集一定量的消費群體,提升商鋪的投資價值。

8、遇到返租要謹慎,誘惑越大,風險越高。一般來說,商鋪要“養”三五年才有回報,而購買“返租”商鋪,回報是直接的。所以對於投資客來說,其初期的收入得到了保障。而開發商也可以迅速把商鋪銷售出去,回籠資金。

但是,“返租”誘惑越大,風險越高。如果回報率高達10%,甚至高於10%的話,購房者就應該小心謹慎,誘惑越大的產品,風險就越高,要仔細判斷。無論是商鋪還是公寓,同理都得小心謹慎。

二、如何投資?不同的物業,有不同的投資方式:

1、短期獲得投資回報,買入短期持有後高價售出,賺取銷售差價。在商業投資行情較冷的當前市場環境下,這種投資方式

只適用於稀缺的地鐵TOD項目或者城市核心區域中位置較優越的商業物業,有渠道能在項目前期較早入手,後期隨著項目銷售推進,價格上漲後轉手賺取一定的利潤。

2、長期持有收租,獲取租金收益。同等價格的商業物業,一般情況下比住宅的租金高得多,因商業租客不要求帶裝修出租,所以商業物業相對住宅,管理簡便,物業的實際耗用折舊也較住宅低。

由於目前商業項目開發量大,同時受到電商的衝擊,商業物業的租金回報越來越低,但長線來看,選擇租金穩定的商業,收益仍可跑贏五年期的定期存款。

適合這種投資方法的包括:上述的處於核心區域的大型購物中心臨街、主入口側的商業物業;超大型居住社區的住底商,需體驗式消費的餐飲、美容美髮、教育、健康理療等社區配套商業,投資門檻低,雖然出售差額利潤低,但因單價不高,租金回報較優。

3、投資物業自用經營,業主能實現長期自主經營的同時,物業隨著商圈的成熟而增值。

自用經營物業,首先要重視的是其使用和適用價值,根據商圈業態和物業特徵判斷其是否適合自己所經營的行業使用。

自用的商業物業,除了為資產保值增值,經營者一般都是為能持續、長期在固定的地點經營,並安心投入裝修成本,設立自主品牌的形象店,增強企業品牌實力。

簡單的表達就是,此類物業的投資不單純看租金回報,而是看重持續經營,否則,沒有自主的經營場所,如何實現百年老店的目標呢?

4、投資者將商業投資物業作為保值資產,平衡及完善其各項的資產類別的配置。

記得有一次,貓姐和一位投資者去深圳買一個物業,這個物業,處在市中心區域,周邊住宅和寫字樓密度都相當大,“可以買”!我將決定告知同行的投資人,此時,這個物業,租金回報不足1%。

這個需投資4000多萬元的物業,僅僅是佔投資人淨資產的3%,所配置的金融資產最大,核心商業資產幾乎為零,而針對他的總資產,再投資,最重要的不是獲利,而是實現保本、保值!

他覺得很有道理。事實證明,現在這個物業,歷經8年的時間,現在,回報率已達2·5%。假如出售,物業的銷售差價利潤是很可觀的,成功實現了保值的目標。

總之,商業投資除了投資額高外,相對住宅,投資的知識門檻要高。住宅對任何一個買家來說,本身自己就是消費者,所以,對住宅是否能滿足居住的需求、二手市場是否活躍,會有一定的認知,而對商鋪,就不一定了。

買投資性物業如同買股票一樣,再牛的股市,也有一直下跌的熊股,再熊的股市,也有漲幅喜人的牛股。

最重要的一點,要緊緊圍繞政府城市配套投資的目標區域去選擇,不要離開城市核心區域、不要離開地鐵交通沿線……


歡迎關注“叮噹看房”公眾號、入群諮詢!專業人士、評估師、稅務師、律師、項目管理層、土地拓展人等你來“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