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美國白宮“權限危機”愈演愈烈 涉事官員將被國會傳喚

美國“第一女婿”庫什納等官員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取政府最高安全權限的問題,長期令美國各界感到不滿。近日經美國國會查實,“政審”不合格卻仍然獲得高級權限的白宮工作人員竟然高達20多人,足以形成堪憂的國家安全隱患。目前,國會眾議院已準備對涉事官員進行傳喚,標誌著該機構對白宮的權限問題調查正式進入新階段。

法新社2日報道,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監督與改革委員會對政府官員權限問題的調查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委員會主席卡明斯本月1日致信白宮,指出特朗普政府最高層存在“重大違規情節”、且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卡明斯聲稱,白宮共有25名高級官員“政審”存疑、卻依然獲得了高級安全許可;雖然他並未指出這些人員的姓名,但在信中明確要求白宮方面提供現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及女婿庫什納等多名白宮現任、離任官員的相關信息。

據美國《舊金山紀事報》2日報道,監督委員會對白宮的調查經歷了一波三折。調查工作開展早期,白宮方面千方百計地阻撓政府工作人員配合國會取證。為避免“人多眼雜”,國會工作人員特意在某個週末秘密約談了一位資深安全官員——現任白宮人事安全辦公室負責人特里西亞·紐博爾德,並獲得了重要信息。據瞭解,該辦公室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對白宮工作人員的背景進行審核與評估,並對安全許可的簽發提供意見或建議。紐博爾德早在2000年就以安全專家的身份入職,算得上美國聯邦政府的“三朝元老”;更重要的是,她也是之前明確拒絕為庫什納“開綠燈”的兩名安全官員之一。

根據紐博爾德提供的信息,特朗普政府的人事安全工作比她效力過的歷任政府都要“鬆懈得多”,並不符合“國家安全的最大利益”。她表示,白宮很多人事問題在特朗普執政早期就已暴露無遺:比如,臨時安全許可當時在白宮內部氾濫,很多不具資格或未完成背景審核的工作人員長時間持“臨時證明”獲取政府敏感信息,曾遭到過很多政府部門的質疑。

據瞭解,美國政府安全權限的申請人需要填寫一份長達127頁的申請表,表格內容涉及申請人生平的方方面面,就連“婚外情”等個人問題也要交代清楚。如申請人在外舉債、或被人抓住某些“把柄”,大概率無法通過這道“政審”。據紐博爾德透露,特朗普政府“精簡”了審核項目,比如不再過問申請人的信用狀況,這一漏洞十分危險。

自2018年起,紐博爾德暗自記錄了25名白宮“問題官員”,這些官員最初均未通過背景調查、卻依然獲得安全權限,他們的不合規情節涉及利益衝突、財務問題、“易受境外勢力影響”、嗑藥,甚至犯罪行為。紐博爾德曾經表達過自己的顧慮,卻受到了她的直屬上級卡爾·克萊恩的阻撓與打壓——後者是特朗普親自委任的人事安全辦公室主管。據她表示,克萊恩多次粗暴推翻她與其他同事做出的評估,曾要求她修改評估意見、甚至在個別案例中要她“別礙事”。由於長期與領導不合,紐博爾德聲稱曾多次遭到“打擊報復”:比如,她的身材十分矮小,克萊恩就有意將一些重要文件放置在特別高的位置;2018年1月,紐博爾德被莫名停職兩星期,重返工作崗位後得知已被“降級處分”。

隨著這項調查的深入,國會民主黨人已經做好了與特朗普政府“短兵相接”的準備。據美國沃克斯(VOX)新聞網稱,眾議院監督委員會已宣佈將在本月2日起正式向白宮涉事官員“下傳票”,第一個面臨傳喚的就是卡爾·克萊恩。有分析認為,“權限危機”調查是民主黨重奪眾議院後對白宮進行的首批重大調查項目之一,過程當中將免不了與特朗普政府產生激烈對峙。在輿論看來,由於白宮方面之前的高度不配合,國會的態度已是日趨強硬,現在基本已是在“發號施令”。截至目前,白宮方面並未就此事發表評論。

與此同時,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也對此案發表了不同意見。據該黨派人士提交的一份備忘錄稱,作為這宗調查的關鍵證人,紐博爾德是一位長期“心懷不滿”的政府僱員、且她對政府安全權限簽發流程的認知“非常有限”,其證詞未免存在一定“水分”。還有知情者指出,監督委員會在與紐博爾德舉行會晤之時,有意將共和黨人排除在外。該委員會中職務最高的共和黨議員吉姆·喬丹甚至表示,卡明斯所謂的調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一場針對政府公務員的“釣魚”行動,與恢復白宮工作流程的正規性沒什麼關係。(楊徵 郝樹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