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本文自-砭財經-微信公眾號-kcban01-中創青年

幾乎沒人花兩三個小時,便能為你講清楚區塊鏈,什麼是區塊鏈?

自媒體從來不缺熱點,這時候還寫區塊鏈,顯得那麼不合時宜。

其實這篇文章寫了有半年,就是在該發可是沒發的那個時間點。

我後來想著,寫都寫了,不管說的對或者不對,不發等於白寫肯定沒錯。就是這麼回事。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中國方式區塊鏈

這是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被屠殺的恰是中國一幫自認為最聰明的中產階級。

潮水退去,回頭看誰沒有穿褲衩。中國方式區塊鏈的特點和悲劇,說到底是一場人血饅頭。

一場粗劣又低級的金融騙局,緣何搞得風生水起?說到底,人心太貪。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世界上還沒有出現過任何一種只漲不跌的商品,尤其當這個商品在過去幾年、十幾年裡面,每年以幾番、十幾番的速度暴漲。

比特幣從2018年初到年末,從2萬美金到4000美金,蒸發的不是錢,是命。

關於區塊鏈,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說他研究了四年,最終也沒弄明白究竟是什麼鬼。

在中國搞區塊鏈的大致可以分為四種人,幣圈、礦圈、鏈圈和媒體圈。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幣圈:罪犯。

比特幣3000的時候,幣圈有一句流行話,叫“一幣一世界,一幣一嫩模”。才3000,已經用上30萬的口號了。

有人不以為意,說這個叫價值投資,因為它早晚會漲,始終會漲。

那麼同樣的一個邏輯,價值投資就是小A去嫖娼沒給錢,小A說他這顆精子的前景很廣闊,它現在只是一顆精子,但長大成人以後少不了飛黃騰達。小A問小姐姐要不要用這點嫖資先價值投資他這顆精子?——小A不被打死算沾了和諧社會的光。

幣圈所謂價值投資,其實就是巧言令色,變著法地嫖娼不給錢。

中國ICO的發展之路可謂喪心病狂。

2018年5月,股神巴菲特曾公開表示,99%的虛擬貨幣會死得很慘。換言,未來市場上99%的虛擬貨幣,將變得一文不值。

其實2017年底比特幣衝高回落,ICO紅利已經戛然而止。同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正式宣告,“ICO是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行為,要求各類代幣髮型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幣圈就已經玩完了。

數據顯示,2018年各大交易所登陸的247種ICO中,有87.5%處於長期破發狀態,破發比例超過90%。90%的破發率意味著,所有ICO項目中,除少數操盤人以外,幾乎所有的人血本無歸。

2018年9月,逾百家炒作區塊鏈、虛擬貨幣的媒體被永久封禁......發幣的人人自危,剩下的出路是跑路。寶二爺赴美之後遲遲不肯不肯回國,去年投資多個ICO項目的薛蠻子快把中國周邊的國家逛了個遍,就是不回國,你說奇不奇怪?

唯一識相的是火幣網的徐明星,他說自己隨時準備把公司捐給國家。

回頭看2008年到2018,剛好的幣圈十年,不巧趕在了“內憂外患”。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礦圈:精明商人。

礦圈是比幣圈人更加高級的存在,幹著更加“高級”的生意,倒賣礦機,開礦場,託管,挖礦。

從PC挖礦到GPU挖礦,從單兵作戰到集團戰。門道很多,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產業鏈,甚至也衍生出了違法犯罪的另外一些產業鏈。

不久前看到一個新聞,著實嚇了一跳,說現在已經有人利用木馬病毒,遠程操控別人電腦進行挖礦。

“電腦是我買的,網費電費都是我交的,不知不覺錢卻叫別人給掙了。”具體的我也不太懂,反正就覺得挺嚇人。

當然這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因為如果單說挖礦這個事情本身,經營成本和風險,也是非常高的。

以一臺價格一萬多的礦機為例,它一天可以挖出差不多 0.002 個比特幣, 以目前 25000元一個幣計算,差不多是50塊錢;礦機一天運行24小時,差不多耗電31.2度電,民用電0.5元計算,一天是15塊錢。總共算下來,按現在的市場航行,挖礦一天的收益是50-15=35元。

產量、投資成本是固定的,掙錢多少,掙錢還是賠錢,過度依賴於幣圈走勢。幣圈一旦崩盤,礦圈也是唇亡齒寒。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鏈圈:搞技術的一種人。

鏈圈是得到國家認可的,也是區塊鏈領域唯一獲得政策層面承認的。

其實到現在,不少人仍把自己炒幣賠錢歸咎於政府層面,覺得是政策反覆導致,一會認可,一會又打擊。事實上政府層面從面沒有承認過炒幣,也從來沒有反對過搞區塊鏈技術,因為這本身就是兩回事。

說回鏈圈:以研究區塊鏈技術和應用開發為主的圈子。這個圈子的主力軍差不多就是一些老闆,和更多一些程序員。

一個新的技術,從無到有,從被人提出到有所作為,需要一個無比漫長的過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瓶頸,舉個簡單例子,炒過幣的人都知道,炒幣過程中,轉賬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轉賬一次最快也要十分鐘。我們完全有理有相信,區塊鏈技術是非常不講效率的一個技術,性能極差,即使真的區塊鏈+了,用戶體驗也十分堪憂。

區塊鏈未來價值,在於企業級應用發揮,而非用戶端。具體發展到什麼程度,怎樣與實際應用場景相結合,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BAT等大企業在驗證,其他人看看就行,犯不著一門心思往裡面扎。

反正沒偷沒搶,已經比上面兩個高級多了;敢於嘗試,就值得被尊重。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媒體圈:莫名其妙一種人。

區塊鏈媒體圈是和區塊鏈本身最八竿子打不著的一個圈子,這些人不炒幣、不挖礦、不懂技術,卻深刻影響了中國區塊鏈發展的每一個階段。

看一組數據: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2014年6月,大數據在百度指數上的熱度是3000+,人工智能是2000+,區塊鏈區區兩位數熱度。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2017年6月,人工智能的熱度6889,反超大數據的6515,隨後一路領先。大數據風口總共持續三年,2017年正式被人工智能取代。與此同時,區塊鏈的熱度也從三年前的兩位數,來到了四位數時代。

一篇文章看懂區塊連

2017年底,區塊鏈的熱度突然反超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猛增到9000+,正式取代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成為2018年的新風口。

有意思的是,我們看區塊鏈在百度指數上的變化,幾乎每一次高點都出現在週六、週日兩天。2018年一整年,幾乎所有媒體關於區塊鏈的大範圍炒作,全部集中在週六、週日兩天。主要原因可能是媒體工作者的作息習慣所導致。

媒體圈深刻影響了中國區塊鏈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完全有理有相信,中國區塊鏈的風口,實際上就是被各路媒體一路鼓吹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