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何海霞(1908-1998),1908年9月生於北京。1934年拜張大千為師,隨其學畫10餘年。1956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專業畫家,1983年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後調北京,任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何海霞長於山水,功底紮實,技法全面,舉凡界畫、青綠、水墨、沒骨皆能。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李苦禪(1899- 1983),男,出身貧寒。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李英傑,改名英,字勵公。山東高唐人。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擅畫花鳥和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鷹圖》《松鷹圖》《蘭竹》《晴雪圖》《水禽圖》。1978年出版《李苦禪畫輯》。中國近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美術教育家李苦禪(1899—1983)原名李英傑、李英,字超三、勵公。生於山東省高唐縣貧苦農家,自幼受到家鄉傳統文化之薰陶,走上了藝術征途。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多萬,又名倩、倩庵,字遹駿,東莊,別署醜簃,書畫署名湖帆。江蘇蘇州人。擅長中國畫。歷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美術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浙江美術學院國畫教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張大千名徒吳湖帆的線條讓我知道國畫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