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進了!進了!”

電視上的足球進入球門的那一刻,德國球迷大路從沙發上跳起來,歡呼跳躍。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德國進球了呀?”

一旁的偽球迷、大路的女朋友阿麗舉起手中的pad:“咦?APP上推送了一條進球新聞。”

“德國隊克羅斯在比賽結束前20分鐘再進一球,目前德國隊比分領先,看臺上的球迷歡呼雀躍,主教練則揚起了勝券在握的微笑……”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略微有些機械的女聲從視頻中傳來,多角度的進球分析讓偽球迷阿麗也大致看懂了這個精彩的進球。

“等等,怎麼球剛進去不過半分鐘,你pad上就有了視頻新聞,這麼高端?”大路懷疑自己看了場假球。

而事實就是這麼高端,大路並沒有看“假球”。

現在的AI已經不僅僅能生成文字新聞稿了,生成世界盃的視頻新聞也只需要20秒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昨天,在北京新華社總部,能夠在20秒內製作新聞視頻的AI媒體人機協作平臺MAGIC智能生產平臺正式發佈了。

MAGIC智能生產平臺由新華社與阿里巴巴共同投資的AI媒體公司新華智雲研發,結合新華社的強大新聞能力與阿里巴巴的AI技術能力,實現日產一萬條視頻。

該平臺即將應用於俄羅斯世界盃的體育新聞報道。

據新華智雲聯席CEO傅丕毅介紹,MAGIC平臺已經為今夏的世界盃做好了準備,預計能夠產出包括比賽、花絮、精彩進球集錦在內的超過8000條世界盃相關視頻新聞。

MAGIC平臺長啥樣?

MAGIC智能生產平臺並不是新華智雲第一次亮相,因為,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媒體大腦2.0

它的上一代產品,媒體大腦1.0發佈時就以10秒生成兩會視頻新聞而震撼世人,而2.0的更新版則針對內容的生產做了一些優化。

具體來說,MAGIC智能生產平臺由4個系統構成:

智能數據工坊,通過爬蟲、埋點,採集各類視頻、圖片、文字信息,之後進行數據過濾、清洗、去重和抽取,產出結構化的數據。

智能媒資平臺,“媒資”這個詞是媒體資源的簡稱,包括各類新聞信息、圖片視頻等素材,可以理解為一個素材庫+知識圖譜,記者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新聞、找配圖、找視頻。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不過,這個智能媒資平臺並非完全自動運行的,還需要人工給素材打標,比如標註世界盃視頻直播中的進球、判罰等信息。

除了素材打標和任務審核分配之外,其他識別過程都是由AI自動進行的,比如: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識別照片中的人物是誰,防止寫稿的記者認錯人;

識別出由於版權原因而不能出現的旗幟、標識,防止記者一不小心用了不能用的素材而侵權;

從複雜的事件中提取主題;

從數小時的視頻直播中,找到重要的畫面並自動剪輯;

……

在世界盃足球賽的應用中,它還可以利用視頻跟蹤算法,標註出場上每位球員的運動軌跡,幫助分析賽場局勢。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 球員的“尾巴”,都是他們跑過的路啊

據新華智雲聯席CEO徐常亮介紹,通過命名實體識別(NER)、BRF識別技術,智能媒資平臺可以達到93%-94%的識別準確率

智能生產引擎,有了充足的素材後,具體生成一條視頻新聞的任務由智能生產引擎來完成。

當拿到一個給定的選題時,智能生產引擎會分析其中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從智能媒資平臺中調去相應的素材,進行自動剪輯,生成視頻新聞。

智能主題集市,解決“今天寫什麼”的問題,根據熱點、歷史規律、相關推薦,為內容生產者提供選題思路。

將這四個系統結合在一起,加上阿里雲提供的運算能力,就可以實現20秒生成一條視頻、同時處理10000條視頻的能力。

新華社+阿里,這個組合不尋常

新華智雲這家公司有兩個“爸爸”。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一個爸爸是新華社

作為一家老牌通訊社,新華社經歷了從紙媒到視頻到網媒的變遷,報道形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一直在變化。人工智能時代要來了,新華社需要考慮在新的時代裡,內容的產生要如何隨著技術而進步。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另一個“爸爸”是馬爸爸,馬雲的馬。

國內互聯網公司在內容領域的角逐一直十分激烈,擁有強大技術實力的阿里巴巴剛好與新聞能力強大的新華社相合作。

於是,兩家合資10億元,共同創立了新華智雲這家公司。

甚至新華智雲的CEO都是兩位,一位來自新華社,一位來自阿里。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 新華智雲聯席CEO傅丕毅

新華智雲聯席CEO傅丕毅,此前是新華社浙江分社副總編輯,一位十餘年的媒體人。當下面臨的AI挑戰讓這位新聞人一直在思考,如何用AI推動內容行業的發展。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 新華智雲聯席CEO徐常亮

另一位聯席CEO徐常亮此前曾擔任阿里雲大數據業務第一任總經理。

加入阿里之前,徐常亮曾在紐約時報負責新聞標籤化與搜索,與新聞行業結緣。之後,他回國加入了阿里雲。

在阿里工作多年後,徐常亮想嘗試換個環境,出來創業。

當時,徐常亮看好三個方向:

一是自己的在普林斯頓讀博時的研究方向生物相關的方向;

二是教育行業;

三是曾經在紐約時報接觸過的新聞行業。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時勢造英雄。拿著三個主意的徐常亮恰逢阿里與新華社籌備新華智雲,於是,他果斷加入了進來,成為了新華智雲的聯席CEO。

於是,新華智雲成為了不多見的兩位CEO的公司,一位懂新聞,一位懂技術,從此相得益彰。

MGC,超越PGC和UGC?

20秒生成一條視頻,生成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觀看的速度,人類手動製作內容的速度更是遠遠慢於了機器。

這也意味著,機器生產內容在未來可能成為主流。

熟悉內容行業的人知道,最早的內容——文章也好、圖片也好、視頻也好,多數是記者、作家、學者等專業內容生產者來生產的,稱為專業生產內容(PGC)

而後,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後,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上傳自己的內容,可以是一篇博客、一條微博、ins上的一張照片、鬥魚上的一場遊戲直播或者抖音上的一段短視頻,內容生產進入了用戶生產內容(UGC)的時代;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如果未來有一天,機器創造內容成為主流,新華智雲對此定義了一個新的概念——機器生產內容(MGC)

傅丕毅預計,未來UGC生產的內容將會僅僅佔到10%,剩下的90%都是PGC+MGC,即專業的人與機器協作生產出的內容。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鋼鐵俠的感覺?專業的內容創作者加上機器的武裝後,能用更高的效率創作更優秀的作品。

媒體人永不失業

在所有AI可能取代工作崗位的討論中,媒體人都首當其衝。

從進球到生成視頻新聞只要20秒,新華社和阿里對世界盃下手了

但新華社記者出身的傅丕毅卻對此十分淡定:“媒體智能化的一大特點是人機協作,目前不寄希望於機器可以完全取代人。”

看來,寫AI的量子位暫時不會被AI搞失業。

* 。٩(ˊωˋ)و✧ 請做知識圖譜和NLG的同學加油。

魔法不只賦予世界盃

MAGIC智能生產平臺已經為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準備了831個主題,另外還連接了2010年、2014年兩屆世界盃的相關數據,足以支持本屆世界盃的報道工作。

而除了世界盃之外,新華智雲未來一段時間將逐步完善各個領域的內容生產能力,包括但不限於籃球等其他體育方面。

另外,新華智雲總部位於杭州,在杭州和北京都有團隊。整體團隊約150人,其中90%左右都是技術人員,包括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和國外高校的學生,以及曾就職於阿里、微軟、百度和谷歌等技術公司的人才。

目前,新華智雲也在尋找NLP、圖像/視頻處理和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人才。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覆“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