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裝修中,增項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超過一定限度,那就有問題了!尤其是很多裝修公司會藉著業主“看不懂”,各種挖坑騙錢!手段極其毒辣!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扒一扒裝修行業最常見的6種報價陷阱,提前做好準備合理避坑!

行業陷阱一:漏項、少報嚴重,導致增項嚴重

增項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主動增項,指客戶在裝修過程中自己有一些新的想法自己要求增加的項目;二是被動增項,這種情況在目前裝修客戶中大量存在。即指籤合同時故意隱瞞一些項目,或者少報面積,低價切入,後期再增,客戶又不得不增的。

比如,在裝修公司提供的報價單上,出現了不對勁的“報大項漏小項”,上面只包含最基本的施工項目,而像拆牆、打洞、加隔牆、做防水、地面找平等必備的工序不在上面,而裝修時要做這些還得再加錢。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行業陷阱二: 暗箱操作,模糊主材

有些裝修公司在報價單上模糊主材的重要參數,同一品牌的同一類主材也分質量等級,有的公司還貼牌生產家裝公司自有品牌材料,掩蓋材料真實的市場價格,業主更是無從知道材料的實際價值。

比如“多樂士牆面漆45元/平方米”,就很容易產生糾紛,因為“多樂士”只是一種漆的品牌,它有很多系列產品,每種漆的價格都有差異。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行業陷阱三: 虛報面積,產生多餘費用

有的無良裝修公司量房不準確,甚至採用不科學的計算方法計算施工面積,虛報面積,導致花費白白增加。如牆面按照地面面積的3.5倍計算的方法,受損失的肯定是業主;如門窗面積按 50%計入塗刷面積,而其實目前很多家庭都包門窗,門窗周邊就不用再塗刷了,但有些公司仍按照50%,甚至按100%計入牆壁塗刷面積。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行業陷阱四: 混淆概念,虛報主材

一些裝修公司會虛報主材用量,產生不必要的繞管繞線,讓人不易察覺。有的甚至,在材料數量、單價標註不明。一些公司混淆概念,如混淆色漆和清漆收費,一般而言,櫃子外刷色漆,櫃內刷清漆,但一些公司在收費時,色漆卻要收取兩次費用,理由是,上色漆前要先刷清漆。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行業陷阱五: 拆項收費,重複報價

拆項收費,重複報價是很多預算報價表的常見問題,把一個項目拆成幾個項目,看上去單價很低,但實際上人工費、輔料費等都重複收取了。

比如,在鋪設地面磚時,另外增加地面輔料和人工費等,這樣就等於重複報價了;在隱蔽工程中已經有了PVC電線管的報價,但在臥室或客廳等區域的報價裡又再次出現如掛牆電視PVC走線管的報價。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行業陷阱六: 拉低單項,提高總體

有些裝修公司會拉低裝修中的某一個項目的價格,作為噱頭吸引業主。但是很多業主對裝修瞭解的不夠全面,只知道裝修公司作為噱頭的某個項目很划算,就簽約了。但是實際上其他的費用都高於市場價格,總體也大大超出實際裝修價格。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對於無處不在的陷阱,別墅業主們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一家大規模、講信用、有工地可看的公司,逐項分析、審核,然後得出一個完全清楚的施工方案。.

近期裝修:戳左上角我的頭像,點擊主頁下方菜單欄【新用戶:提供4份2018年詳細裝修報價單+全屋設計方案】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

行內人總結:新房裝修這6個陷阱千萬別踩,小心錢袋子被掏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