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平均工資這麼高?“國內某招聘平臺”你在忽悠誰呢?

近日,楚天都市報微博發佈了一則新聞,標題是“武漢白領平均月薪7082元,你拖後腿了嗎?”

4月3日,國內某招聘平臺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春季武漢地區白領的平均月薪為7082元。平均月薪4000元至6000元的職位佔職位總量的35.0%,8000元以上的佔24.5%。十大高薪行業中,第一名仍是中介,為9811元;其次為保險,薪酬水平為8982元;再次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平均月薪為8897元。”

平均工資這麼高?“國內某招聘平臺”你在忽悠誰呢?

“是我拉了你們的後腿”,很多人看這篇新聞後發出無奈的感慨。

對於各種渠道發佈的城市薪酬排行數據,大多數看客通常一笑了之,當作一個笑話。究其原因,這種數據是完全脫離實際的偽科學數據,在“被平均”的前提下許多人感到非常憤怒,3000的工資被說成7000,換成是你是什麼感覺?

“國內某招聘平臺”發佈的數據,和往常一樣“高估”了平均工資。那麼,這些數據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說它是偽科學數據呢?

第一,小樣本。此類數據通常就是幾十家招聘企業薪酬彙總平均,然後一組工資待遇的數據就產生了,這能代表一個城市千百萬人口的平均工資?簡直是荒唐。

第二,招聘薪酬而非實際工資。很多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招聘簡章上說的是7000,實際上進公司以後只有5000,扣這扣那以後就更少了。“國內某招聘平臺”根據企業招聘崗位的薪酬數字做出這樣的報告,雖然是行業慣例,但是非常不嚴謹,這樣的數據就是在誤導全社會。

第三,平臺的小心機。互聯網時代,流量、關注度是最大的資源,試問一個平臺上全部都是月薪上萬的工作是否會引起更大的關注,毫無疑問發佈這樣的數據,平臺是想博得話題效應和社會關注度,至於數據是否嚴謹和科學,那就顧不上那麼多了。

當然,當今媒體的推波助瀾也起到一定作用,這種關於個人收入的敏感話題人人關心,媒體不加驗證的炒作,助長了平臺的不良風氣。

再來看看全國主要城市的平均薪酬吧,你是不是也拖後腿了?其實對於這種數據,大可不必相信,某某某譁眾取寵的數字工具而已。

平均工資這麼高?“國內某招聘平臺”你在忽悠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