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小學校長調任教育局中層幹部,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

最近,小編一位在縣級一個鄉鎮小學任校長的朋友,被教育局的領導看上了,準備正式調進教育局任中層幹部,但他委婉地向該領導拒絕了。小編很不解,從鄉鎮小學到教育局,平臺更大,起點更高,他的歲數不大,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啊,為什麼不願意去呢?而且他還說,不光是他,其他學校的校長遇到這種情況多半也會拒絕。經過小編和他深入探討,原來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小編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也不願意去。

從小學校長調任教育局中層幹部,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

第一,身份無法轉變。

教育局作為政府工作部門,雖然屬於行政單位,但往往人員屬於混崗使用,因為他下屬還有很多的事業單位,比如招生辦、考試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等。而小學的校長身份是事業單位身份,即使是調到教育局,也改變不了身份,只能選擇那些事業單位的二級機構進行任職。即使年輕,想要繼續發展可能還得幹過幾年,論資排輩才行,因為已經在教師隊伍工作了一段時間,起點實際上已經比其他事業單位人員低了。

從小學校長調任教育局中層幹部,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

第二,工資待遇下降。

這是從教師隊伍調到其他事業單位時,教師們最不能接受的因素,而且待遇降低的幅度往往比較大。大家都知道,教師都是走職稱制度的,包括各級校長也不例外,校長也不會走管理崗位的。教師隊伍評職稱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他們的名額比其他事業單位都多,即使是小學教師,要評小學高級教師也還是比較容易的,何況他還是校長,這個職稱的工資待遇比公務員的正科級還要高。如果教師調到其他事業單位包括教育局,原來的職稱就沒有用了,往往只能走管理崗位,管理崗位只要不提拔到科級幹部,9級職員就已經到頭了,僅這一項,估計工資下降不少於1000。

從小學校長調任教育局中層幹部,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

何況,近年來各地都在試行校長聘任制,隨之配套的就是校長的津貼制度,只要符合考核要求,校長每年會獲得一大筆津貼,比各地公務員的年終考核獎勵還多,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另外,近年來各地鼓勵教師紮根基層工作,對於鄉鎮教師還有專門的補貼,一個月大概在500左右,當然各地可能不同。這幾項算下來,從小學校長調任教育局,經濟損失是比較大的,如果是實行校長評任制的校長,每月至少降低2000以上,確實很難讓人接受。

從小學校長調任教育局中層幹部,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去?

第三,工作壓力增大。

學校校長雖然管理著一個學校的全面工作,頭緒雖然不少,但工作畢竟單一,最大的無非就是學生安全、教學質量,其他事情操心的不多,一年還有兩個假期可以輕鬆些。而到了教育局之後,雖然作為中層幹部,管理的只是一個方面的工作,但面對的工作面不一樣,在一個縣就是面向全縣,在一個市就是面向全市,壓力要大很多。

綜合上述情況,小編這位朋友不願意從教師隊伍轉行到教育局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