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微信在國內月活躍量超過10億人,為何在國外卻難博得一席之位?

微信成為了很多人每日通訊的必需品,想當初QQ時代盛行的時候,每日也是離不開QQ“滴滴”的聲音,熬夜偷菜的農場時代已成過去式,微信撒紅包的時代卻成為了現代式。辦公、家用、社交等等,很多人都首先選擇微信,微信如此強大實際上也只是在中國,微信在國外可是一點也不吃香,不是個人需求的話幾乎無人知道微信這個軟件。

微信在國內月活躍量超過10億人,為何在國外卻難博得一席之位?

比如說日本的社交軟件主要是Line,也有一少部分日本人是因為和中國朋友,有長期合作或者是交易的工作關係,所以才會因為工作需求而使用微信。美國主要使用的社交軟件是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根據App Annie的排名發現微信的排名雖然是靠前,但是並沒有入列前三名,微信的一畝三分地主要還是以中國為主,即使微信的月活躍量超過了10億,但是在國際市場上微信還是無法獨佔鰲頭。

歐洲國家的德國和法國,WhatsApp是他們主要的社交工具,需要注意的是:包括WhatsApp在內,還有Messenger、Facebook和Instagram,都是Facebook旗下App,由此可見國外所流行的社交軟件還是Facebook更甚一籌。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微信在中國的月活躍度可以超過10億,為何就是不能走入國外市場呢?微信不能走入國外市場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習慣不同:雖然說微信的功能比較豐富,但是有大部分的功能在外國是不能使用的。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更喜歡使用的是比較純粹性的社交應用,平時聊天、社交的時候,都喜歡使用不同的軟件,因為這樣可以體驗更頗勝一些。比如說,哪個軟件裡的營銷賬號讓你厭煩了,換一個聊天軟件接著使用,可以避免美麗心情的破壞。

第二,競爭對手:在微信沒有進入國際之前,Facebook 、Skype、Twitter等社交APP,已經搶佔了國外的社交軟件市場,並且這些軟件已經流行開了。就好比是我們使用微信習慣之後,再去使用其它類型社交軟件的時候,會發現使用的感覺完全不對,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自己用慣的軟件上。

第三,聊天方式不同:外國人平時聊天的時候喜歡通過短信來交流,因為他們的手機套餐,基本上都附帶了無限通話和短信等福利,在外國帶視頻的通話也非常流行,有著手機本身的交流方式,社交軟件平時自然也使用得比較少數了。在中國的話,使用帶視頻的通話方式應該會比較少,因為不是所有手機都支持視頻電話。

記得微信曾經還花重金請來梅西做代言人,這也算是為了將微信推入國際而砸錢的行為吧,但是從微信在外國的使用效益上來看,微信的全球推廣效果還是不怎麼理想的。那麼,你是如何看待微信很難在國外市場博得一席之地的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