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如果說演員的誕生是一次西天取經,而演員楊皓宇則是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幸運兒,在他身上,能看到普通人不安於現狀、抽絲剝繭,不斷自我挑戰的精神和人生態度。

最近電視劇《安家》熱播,這部由孫儷、羅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觀眾的關注。當然除了主演孫儷、羅晉外,眾多演員的參演也為這部劇增色不少。

劇中有我們天真可愛的"豬傻傻",也有老油條謝亭豐,有謙虛謹慎的魚化龍,也有"滬飄"不怕吃苦的婁山關。

當然,這樣一部熱播劇,也捧火了很多不被熟知的演員,其中就有被人稱為"小葛優"的楊皓宇。

在他身上,有著許多普通人勵志的身影,是萬千有志青年不斷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典範。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01、那個不安現狀的有志青年

雞蛋從外打破是蛋炒飯,從內打破是生命。

1974年出生於重慶的楊皓宇,父親是一名油田工人。

從小學習成績不好,上了技校後,在上海的一家地鐵公司當了一名電工。

電工這個行業,在那個年代很吃香。

父親看到他有了一技之長,能自力更生,非常高興,特意囑咐他好好幹。

但是,公司的項目不經常出問題。他在工廠就是簡單喝喝茶,看看報紙,打牌、睡覺。

如果對於平常人而言,這樣輕鬆的工作可遇不可求。

但對他而言,他不認為是好事。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他開始反思自己,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嗎?

於是,他毅然決然選擇了辭職。

辭職後,他做過放碟員,服務員等很多工作。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演戲。

那種在表演中荷爾蒙和腎上腺素的加速分泌讓他愛上了這個職業,找到了自我。

電工的經歷讓他明白,與其渾渾噩噩的混天熬日子,不如尋找自己的愛好,為夢想而活。

雖然當時的他並不一定明白,演員這份職業對於他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但是,他依然做出了選擇。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02、那個不被父親待見的倔強追夢少年

於是,楊皓宇萌生了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的想法。

他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父親,父親並不理解。

並質問他,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偏要去學什麼表演。

兩個人吵得很厲害,但倔強的他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

但學費成了難題,父親不給他出。

到最後沒辦法,楊皓宇瞞著家裡人給親戚借,到了大三,他終於可以攢夠自己的學雜費。

但是,他跟父親的矛盾,並沒有因此消除。

對於他而言,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雖然父親暫時不理解他,但他依然為演員夢而努力,不斷用演技證明自己的選擇。

但是,大學的生活並沒有多麼愜意,從大一到大二,他遇到了很多危機。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因為剛開始不懂表演,喜歡演一些誇張、肢體表達豐富的人物,導致大一差點因表現不合格而開除。大二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於是他夜以繼日學習專業課知識,開始研究如何才能把表演呈現好。當時的他性格內向,他也開始為此做出改變,多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多露臉。

終於,從大三開始,他學會了如何去表演。他對錶演的理解,從誇張的表演到真實還原生活的表演之路,用了整整2年。

當學期,他接演了《寶蓮燈》,他希望通過這部劇父親能看到自己,能真正理解自己,原諒自己。但可惜父親並沒有看到,他比較失落。

但這也成為了他不斷努力的動力,作為兒子,他不希望跟自己的父親產生隔閡,他更加努力的多爭取表演機會,雖然大多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他卻依舊樂此不疲。

大學時期的生活,鍛鍊了他的表演功力,也完成了從一個渾渾噩噩的電工到充滿希望和前途的演員道路的轉變。

路漫漫其修遠兮,他明白,演員這條路還需要走很遠,但是,他依然堅守,永不停歇。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03、那個重獲父親理解,用話劇錘鍊演技的實力派演員

畢業後,楊皓宇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著急去參演影視劇,反而把重心放到了話劇身上。

像張譯、段奕宏大學時期的他們一樣,楊皓宇喜歡話劇中舞臺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那種外化的表現形式,可以錘鍊對人物的外部情緒的控制力和演技,可以更好的把握人物。

從話劇《再見了媽媽》到後來的《鹿鼎記》,他從一個上臺哆嗦緊張的演員,逐漸克服恐懼,到最後能臨場發揮,盡意表達,慢慢的喜歡上了這種舞臺的感覺。

當然,他的努力也沒有辜負他。

隨著在演藝界的耕耘,慢慢在圈內和觀眾那裡有了一些名氣。這些也會在父母村裡的鄰居得到證實,他們會時不時跟楊皓宇父親提起他演技。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久而久之,在大學畢業5年後的一天,父親終於說出那句原諒他的話:"既然喜歡這個,就好好堅持下去"。

當時的楊皓宇,內心是開心和激動的,時隔近10年,父親終於能認可自己,理解自己,這對於他而言是努力和堅持的最好回報。

他對話劇的不斷堅持,也有了回報。

2010年楊皓宇主演的電影《夾邊溝》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1年楊皓宇憑藉話劇《我愛桃花》獲得第21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最佳男配角。2016年憑藉話劇《烏合之眾》提名上海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男主角。

各類獎項的獲得,是對他不懈努力最大的回報。圈內有個不成文的規律,很多成名的演員都是話劇出身,如張譯、段奕宏等。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影視圈的認可,慢慢的很多的導演找到了他。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04、實力派演員楊皓宇的"春天"

因寧財神話劇《鹿鼎記》,與他編劇的古裝喜劇《龍門鏢局》結緣。

劇中充滿喜劇爆發力的"恭叔"角色出現,迅速讓他人氣暴漲,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和垂青。

從此奠定了他喜劇化的表演風格,後續的《龍門鏢局》、《歡喜冤家》、客串出演電影《江湖論賤實錄》、《西虹市首富》等作品都是喜劇化路線。

當然,好的演員都不喜歡被貼標籤,楊皓宇也不例外。他也敢於突破自己的風格特色,嘗試不同角色的塑造。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比如《白鹿原》裡的冷先生,一個看起來讓人打怵、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楊皓宇對這個人物的自我表現並不是太滿意,他在拍攝過程中愛跟自己較勁,導演都喊過的鏡頭,他覺得表現不好,會再重新拍,力求更好的表現。

比如《大清鹽商》的鄭冬心,他跟張嘉譯搭戲,會時不時向他請教,如何將這個角色演繹的更加形象得體。

這兩個角色也是目前來說對楊皓宇表演形式的顛覆,他通過嘗試不同人物的表演風格,將更多表演形式的內核進行升級和重新構建,讓自己的演技進一步得到提升。

好的演員不拘泥於角色,善於掌控角色。多種情緒和性格的變換是對演員演技的考驗。

楊皓宇不斷大膽的嘗試,是對自我突破和打破標籤化的有力證明,好的演員就該如此,用演技詮釋不同角色,用形象帶給觀眾不同人生感悟。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05、《安家》裡的"老油條"謝亭豐,一個精於業務和人情的老司機。

經過多部話劇和影視劇作品的洗禮,楊皓宇又一次以喜劇化形式重回熒幕,給我們奉獻了一部房產銷售大劇《安家》。

劇中他飾演的大背頭"謝霆鋒",除了頭型,毫無一點謝霆鋒的冷峻。

但他卻是一個對客戶巧言令色,對領導察言觀色的職場老司機。

比如哄騙客戶簽約那段,讓同事檔公示欄給客戶的出色解釋,臨危不亂笑臉相迎,可見套路滿滿。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比如觀察房似錦動態那段,假借繫鞋帶偷看她書名,瞭解她的動向,動作嫻熟,流暢自如,可見輕車熟路。

就是這樣一個職場老司機,通人情、懂世故,在這個安家天下里也是除了領導以外的元老級人物。楊皓宇充滿詼諧和表情豐富的搞笑能力,給這部體現生活百態的劇增添了些許溫暖和看點。

不難看出,雖是配角,但依然光彩奪目,令人眼前一亮。


《安家》楊皓宇:從電工到演員,倔強的“老油條”也會有春天

結語

作為重慶男人楊皓宇,骨子裡充滿一種不服輸、倔強的天性,這種性格造就了他如今作為演員的爆紅。

雖是70後,但也算大器晚成。俗話說,好飯不怕晚,這樣一位忠於自己內心,忠於演技,忠於觀眾的實力派演員,他的春天不止於《安家》。

也希望,這樣一位好的演員,充滿勵志色彩的老大哥,能給觀眾帶來更多好的角色,迎接屬於自己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