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信仰之源 真理之光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焦 揚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週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時,用6個“深刻闡述”深入詮釋了《共產黨宣言》的豐富內涵,用3個“經典著作”高度評價了《共產黨宣言》的重大意義,並對在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學習《共產黨宣言》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高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重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更大決心、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強合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工作,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深耕高校土壤,深化馬克思主義教育教學改革。課堂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主渠道。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有育人責任”的要求,深化教材、教師、教學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親和力和針對性,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

做強自身底蘊,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馬克思主義學科。作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五路大軍中的主力軍,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在加快推進“雙一流”的進程中,堅持扶優、扶需、扶特、扶新,建設一批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強基固本,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落實立德樹人,建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隊伍。高校是孕育思想、傳播理論的地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最早就是在高校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群體中開始的。高校也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地方,理應為黨和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政治堅定、思想過硬、學養深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好用好《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熟讀精思、學深悟透,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

服務國家社會,為進一步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作貢獻。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高校要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作出貢獻。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根本和前沿問題,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研究,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推動黨的理論創新。高校要為黨的治國理政作出貢獻。發揮高校智力優勢,加強智庫體系建設,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全局性戰略問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好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開展政策研究和決策諮詢研究,形成高水平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提供高質量有價值的政策建議,不斷提升資政輔政能級。

講好中國故事,構建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真理力量,也深刻闡明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世界意義。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教育源與輻射源、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高校要大力推進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建設,建構立足時代、植根實踐、面向世界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背景下閃耀新的光芒,向世界更好地展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的原創性貢獻,不斷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全球影響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開闢了新境界。偉大的實踐呼喚著理論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今天,我們對馬克思和《共產黨宣言》最好的紀念,就是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繼續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更好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中國國門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