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光伏開釀高精尖新局 智能化成產業發展重頭戲

光伏開釀高精尖新局 智能化成產業發展重頭戲

基於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興起的光伏產業,被視作未來全球先進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6部委印發了《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文簡稱《行動計劃》)。自此,光伏產業將迎來一場新的變革。

經歷過“兩頭在外”的尷尬和“雙反”帶來的“冰凍寒潮”,中國的光伏產業正在復甦中迎來新的春天。數據顯示,在規模上我國光伏產業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超過52.17吉瓦,連續5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全球第一,佔全球半壁江山。

即便主要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但光伏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問題仍十分突出。要想不受制於人,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看準了行業短板,《行動計劃》明確了光伏產業今後的發展方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產業軟硬件的競爭力。所謂光伏智能化即減少人的介入、實現全自動化無人運行,實現故障的自動發現,自動診斷和自動修復,從而提升發電量,減少維護成本,提高系統收益。

《行動計劃》對我國光伏製造產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促進光伏企業向高精尖技術水平轉型發展定下了新的發展基調。具體來看,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堅持創新驅動、產用融合,堅持協同施策、分步推進,加快提升光伏產業智能製造水平。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此舉明確了今後光伏產業的發展方向,將加速我國從“光伏大國”向“光伏強國”邁進。

對於光伏產業而言,創新不僅指技術研發能力提升、供電成本降低等製造端的創新,未來更多的創新挖掘點要在應用端上。誠如提升智能光伏終端產品供給能力,以提升光伏系統效率、降低運維成本為導向,支持開發光伏電站系統智能清洗機器人、智能巡檢無人機等產品。同時鼓勵發展太陽能充電包、揹包、衣物、太陽能無人機、快裝電站等豐富多樣的移動產品。

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術深度融合,光伏將實現從“製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期間,智能光伏系統建設與運維水平提升並在多領域大規模應用,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光伏產業深度融合,鼓勵特色行業智能光伏應用,促進我國光伏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智能光伏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人才隊伍基本建立,標準體系、檢測認證平臺等不斷完善。

智能光伏時代的來臨,給了中國光伏企業站在新的更高歷史平臺的機會,對於光伏企業、光伏工程特別是分佈式光伏項目,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行動計劃》明確,發揮光伏產業市場化運營充分特點,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市場機制引導多方資本促進智能光伏產業發展。

未來,光伏產品從製造到運維的整個生命週期都將被浸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化調度、智能化集成的統一體中。在此背景下,未來紮根光伏體系中的新玩家,必將是能夠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和能源物聯網深度融合的企業。從長期來看,在智能創新驅動下,市場中具備研發實力、技術儲備的龍頭標的投資價值將逐漸顯現,並帶動整個行業向高精尖智能製造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