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抗擊疫情黑龍江時刻系列報道“我是黨員,我先上!”黑龍江黨員幹部將黨旗高舉在戰“疫”第一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衝在一線。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中,黑龍江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充分發揮出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抗擊疫情黑龍江時刻系列報道“我是黨員,我先上!”黑龍江黨員幹部將黨旗高舉在戰“疫”第一線

黑龍江援鄂抗疫臨時黨委成立大會現場。圖片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黑龍江省援鄂醫療隊成立臨時黨支部

1月27日深夜,黑龍江首批援鄂抗擊疫情醫療隊抵達武漢,在去往安置住所的路上,哈醫大二院抗疫醫療隊的19名黨員迅速做出了一個決定:成立哈醫大二院抗疫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築起疫情防疫戰鬥前線的堅強"戰鬥堡壘"。

1月30日中午11時,黑龍江省援鄂抗疫醫療隊臨時黨委正式成立,黑龍江省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為臨時黨委書記,省衛健委張丙才副處長為臨時黨委副書記。“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成立會上,黨員們緊握右拳,向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黨旗,飄揚在挺身而出的關鍵時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哈醫大二院18名醫護人員主動向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紛紛寫下,“看到黨員同志衝鋒在前的身影,我備受鼓舞。在進入病區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工作前,我寫下這封入黨申請書,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願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抗擊疫情黑龍江時刻系列報道“我是黨員,我先上!”黑龍江黨員幹部將黨旗高舉在戰“疫”第一線

接受專業防護培訓後,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病房護士長全紅佳在房間內反覆練習穿脫隔離服。圖片由哈醫大二院

一線醫生: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

“領導,我是黨員,從事重症護理工作17年,如果咱們醫院派人,您一定要派我去!一定派我去!”當看到全國各地紛紛派遣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消息時,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病房護士長全紅佳第一時間給總護士長王立平發去了信息。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的傳染病,作為一名呼吸科的醫生,經歷過非典、甲流的救治工作。作為一名黨員,我先過去,年輕人守好後方。”這是出發前,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三病房副主任王宏偉決定報名時說的一段話。

“我是黨員,不怕辛苦!國家有難,職責所在!”結束病區夜班工作的哈醫大二院呼吸科醫生趙帥,脫下防護服後,裡面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當時報名的時候沒想那麼多,我是一名黨員,在這種危難時刻,需要我上,我立刻就得上,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哈醫大二院抗疫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李家寧和哈醫大二院感染科醫生陳立豔走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隔離病房時,他們已經汗流浹背、渾身溼透。被問及為什麼要報名的時候,陳立豔堅定地說。

“從非典到甲流再到‘新冠肺炎’,我們疾控人將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硬仗,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17年黨齡的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軍手機24小時處於緊急待命狀態,天天帶領科室人員加班至清晨,由於長期睡眠不足,辦公桌上放著降壓藥。許軍目前承擔著為全省疑似病例的確診提供實驗室檢測複核結果的重任,她負責全省各地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流調工作,調配全省的實驗室檢測試劑和人員,“困了累了就在摺疊床上睡會兒,疫情的事是大事。”她說。

這些樸素而充滿力量的話語,都出自現在依舊奮戰在一線的黨員醫生和護士,他們用實際行動,將黨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困難在哪裡,共產黨員就在哪裡。

抗擊疫情黑龍江時刻系列報道“我是黨員,我先上!”黑龍江黨員幹部將黨旗高舉在戰“疫”第一線

佳木斯市郊區沿江鎮泡子沿村於洪彬正在做防疫宣傳。圖片由佳木斯市委宣傳部提供

社區幹部:將黨的關懷送到群眾“家門口”

“咱是黨員,關鍵時刻咱們一定得衝在最前線......”1月29日下午,在佳木斯市郊區衛生健康局疾控辦公室內,科員張穎東對同事說。佳木斯市郊區衛生健康局的15名黨員不僅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聯絡外出人員、上門測量體溫、將信息分類、彙總、上報,從22日至今,每天工作量大,時間長,即便如此,黨員們沒有一句怨言。

在他們的辦公桌上,筆、聯絡單、材料擺放得滿滿的,與以往不同的是,每個人的桌子上還擺著標準的“工作餐”,一盒泡麵、一袋麵包。

面對面測溫、一天有時要撥打上百個電話、做好信息上報工作......佳木斯市郊區衛生健康局黨支部充分展現“走在前、做表率”的風向標作用,積極向群眾廣泛宣傳疫情防治知識,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七臺河,七臺河市城管局副局長潘峰及其愛人,自大年三十接到疫情防控命令開始,作為黨員,夫妻倆就主動請願深入防疫第一線,妻子作為醫護人員向傳染病房“逆行”,潘峰則深入垃圾填埋場靠前指揮醫療廢物的處理,直到現在夫妻倆都忙得無暇見一面,只能通過電話來叮囑彼此要注意安全。

雖然隨時都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心裡有所擔憂,但是城管隊員們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勇敢地衝鋒在前,安全地把這些醫療垃圾運走,極大地降低了人民群眾被二次傳染的風險,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抗擊疫情黑龍江時刻系列報道“我是黨員,我先上!”黑龍江黨員幹部將黨旗高舉在戰“疫”第一線

牡丹江寧安市渤海鎮蓮花一村王春茹發動婦女力量進行防控知識培訓。圖片由牡丹江市委宣傳部提供

村屯黨支部:以紅色力量把好村級防控“第一關”

黨旗高高擎起,群眾就有了主心骨。領導幹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保障。

“喂!喂!早上我已經播一回了,現在再播一回大家聽好了,外地返鄉的村民不要挨家串門了。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全村老少爺們負責,出門記得戴口罩,大家得往心裡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像這樣的話,佳木斯市郊區沿江鎮泡子沿村黨支部書記於洪彬每天在大喇叭上都得播上好幾回。“多說一遍,就多給大家提個醒兒。尤其是歲數大的不當回事,咱的工作就是得讓他們當回事。”

“泡子沿村有1102戶,3720人,常住人口1300多人。村子大,流動人口多,排查返鄉人員信息工作任務較重。”該村黨支部將所有黨員分組,把全村47條街劃定四個責任片區,確保每個片區有黨員、有責任人入戶排查。“泡子沿村比較大,從接到上級通知到現在,鎮裡也成立了巡查小組,逐戶排查返鄉人員做到不漏一人。目前這個村入戶已經達到130多人次,大部分都是黨員。”沿江鎮黨委副書記劉曉輝說。

黨員跑得多了,宣傳的多了,在村民心裡的恐懼也卸下了不少,大家都掌握了基本的防控常識。82歲的老大爺郭鳳山張嘴就來,“與人說話保持距離,勤通風、勤洗手、出門戴口罩。不串親戚門,不害自己人”。

在牡丹江寧安市渤海鎮蓮花一村的王春茹,她是一名黨員,也是婦女主任、村醫,身患骨癌,已經60歲了。在此之前切除了乳腺的惡性腫瘤,暫時沒有復發,去年腰椎骨折,臥床小半年。就這樣,一個樸實的農村黨員,拖著病痛的身軀,依然駐守在工作崗位上,走街串巷,積極宣傳防控知識,做好一線防控工作,發揮著黨員的引領作用,用黨性的光輝溫暖著村中的每一個人。

在疫情面前,黨支部不僅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更是戰勝一切的力量源。黨員在考驗面前躬身擔當、堅守本色,以紅色力量把好村級防控“第一關”。

在抗“疫”戰場上,他們出生於不同年代,來自不同行業,卻都有著同一個信念,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黨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