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雲南省的成長史


雲南省的成長史

雲南[yún nán]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雲南省,簡稱雲或滇,中國23個省之一,位於西南地區,省會昆明。界於北緯21°8′-29°15′,東經97°31′-106°11′之間,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雲南省總面積39.41萬平方千米。

雲南省地勢呈現西北高、東南低,自北向南呈階梯狀逐級下降,屬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88.64%。地形以元江谷地和雲嶺山脈南段寬谷為界,分為東西兩大地形區。東部為滇東、滇中高原,是雲貴高原的組成部分,表現為起伏和緩的低山和渾圓丘陵;西部高山峽谷相間,地勢險峻,形成奇異、雄偉的山嶽冰川地貌。雲南省地跨長江、珠江、元江、瀾滄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雲南氣候基本屬於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滇西北屬高原山地氣候。

截至2019年8月,雲南省下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7個縣,29個自治縣,合計129個縣級區劃。177個街道、683個鎮、400個鄉、140個民族鄉,合計1400個鄉級區劃。

2018年,雲南省常住人口4829.5萬人,實現生產總值17881.12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2498.8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957.4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424.82億元,人均生產總值37136元。

中文名稱

雲南

外文名稱

Yunnan

別名

雲、滇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地區

歷史沿革

地名來源

雲南最強旅遊攻略:蒼山、洱海、古城、瀘沽湖,美景不容錯過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開西地南夷,置縣24,雲南為其一。取縣名為“雲南”有三種說法,一是“彩雲南現”說,建縣時,縣治駐地現雲南驛村北面的龍興和山出現五彩雲霞,縣城在彩雲之南稱“雲南”;二是“雲山之南”說,雲山即(現賓川雞足山,常凝雲氣高數丈,縣城在雲山之南稱雲南;三是“武帝追夢”說,相傳漢武帝夜夢彩雲,遣使追夢,在今祥雲縣境追到彩雲,因置雲南縣。


雲南省的成長史


雲南歷史老照片

唐朝,南詔王閣羅鳳遺使到長安拜唐王,王問:君在何方?使遙指南曰:南邊雲下。於是在朝廷心目中“雲南”便為祖國西南邊疆地域的代稱,開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閣羅鳳為“雲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設雲南等處行中書省,“雲南”正式作為滇域的名稱確定下來,雲南縣的地域上曾設過雲南郡、雲南賧、雲南州,“雲南”兩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為區雲南縣與省名的使用混暇,常將雲南縣稱為“小云南”。民國七年(1918年),為免省縣同名,將“雲南縣”改名“祥雲縣”。


建制沿革

雲南省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和亞洲最早人類之一。

夏、商時期,雲南屬中國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時期,

雲南被稱為“百濮之國”。


雲南省的成長史


雲南省相關地圖

前3世紀,楚國大將莊蹻進入滇池地區,建立滇國。

秦代修“五尺道”,在雲南派官“置吏”,標誌著中央王朝對雲南正式統治的開始。

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漢武帝時期,開西南夷,滇王降,設益州郡,領縣27個。東漢在今保山設永昌郡,亦屬益州部,對雲南的統治進一步深入,中國在雲南西部地區的疆域已大體奠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三國時南中部分奴隸主貴族據地自雄,諸葛亮率大軍渡瀘(今金沙江),平定南中,並調整郡縣建置。

西晉,雲南改設中央直接統治的寧州,為全國十九州之一。這時雲南廣泛使用鐵器,實行移民屯田,滇中、滇東北等地出現了新的封建生產關係的因素。南北朝時期雲南進入爨氏的統治時代。

晉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寧州。太康三年(282年),復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東晉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壽率兵攻佔南中,李壽被封為“建寧王”,爨琛為交州刺史。鹹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鹹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晉,晉王朝封爨琛為寧州刺史,並承認其世襲地位,從此彝族豪族爨氏統治雲南400年。

南北朝,梁大同年間,改置南寧諸州,承聖末年,雲南沒於群蠻。

隋朝,消除割據勢力,雲南重新置於中央政府的直接統治之下,唐初繼之,基本上恢復了漢晉時期的郡縣規模。隋開皇十七年(597年),復開南中,仍置南寧州,領羈縻數十州,後又領於益州都督府。


雲南省的成長史

南詔德化碑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管羈縻州三十二。貞觀六年(633年),於戎州置都督府,督南中一十七州。707年,唐朝擊敗南侵洱海的吐蕃擴張勢力,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區的蒙舍詔部落首領、哀牢夷人皮羅閣兼併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南詔時期的疆域東接貴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達西雙版納,北接大渡河;東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緬甸;西北與吐蕃為鄰,東北與戎州(今宜賓)相望的廣闊疆域。南詔內修制度,築拓東城(今昆明)。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天寶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羈縻三十六州。天寶九年(750年),南詔佔領雲南全境,稱臣吐蕃,僭國號曰大蒙。貞元四年(788年),吐蕃冊封日東王。五年,復歸唐。十年,請改國號南詔。太和三年(829年),復叛唐。大中十三年(839年),僭稱帝國,號大禮。879年,鄭買嗣殺南詔王建大長和。

雲南省的成長史

光化四年(901年),鄭買嗣奪位,自立為王,改國號大長和。後唐天成三年(928年),楊幹貞建大義寧。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政權。大理國政權基本上承襲了南詔以來的疆界,行政區劃設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實行封建農奴制專政。大理國政權在雲南的統治基本與中原的宋朝相始終。大理王向宋朝稱臣納貢,其首領先後被宋朝封為雲南八國郡王、大理王等,併成為南宋王朝抵禦蒙古貴族西部戰線的助手。大理國政權始終保持著對宋王朝的臣屬關係。

元朝,1253年,忽必烈率大軍乘革囊渡金沙入雲南,滅大理國,1260年,設“大理國總管”。1276年忽必烈選派賽典赤·贍思丁賽典赤為“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省會中慶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為雲南的政治中心,雲南完全納入了元朝的統一治理範圍,自此,“雲南”一名便正式作為行省一級的機構出現。此後元朝封也先貼木兒為雲南王,1290年封皇孫甘麻剌為梁王,雲南王鎮大理,梁王管轄全省,雲南實際上存著行省與諸王府兩套政權。


雲南省的成長史


茶馬古道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率軍西進平定雲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雲南內地設府、州、縣,實行以流官為主的統治,在邊遠地區則建立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轄,礦冶業迅速發展,銀、銅的產量居全國第一。明末,以李定國為代表的大西軍,曾擁護流亡皇帝永曆帝以昆明為根據地為抗擊清軍。


雲南省的成長史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進攻雲南,永曆帝及其隨員逃至緬甸。康熙元年(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吳三桂從緬甸逮回,絞死在昆明金蟬寺,明朝最後一代王朝覆滅。清康熙年間,吳三桂的叛亂被粉碎。清朝時期大量移民入滇,並推行“改土歸流”,邊疆部分地區仍保留土司制度。鴉片戰爭後,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將雲南劃為法國的勢力範圍,蒙自、蠻耗、河口等地被劃為商埠。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雲南同盟會會員舉行了河口起義。宣統二年(1910年)滇越鐵路建成,雲南大錫等物資主要由鐵路運輸出口。宣統三年(1911年)10月30日,發動了昆明起義(重九起義),組建雲南大漢軍政府,推翻了清政府在雲南的統治。

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後,廢府、廳、州,只保留縣,分全省為滇中、蒙自、騰衝、普洱4道。

民國四年(1915年)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領導發動了護國運動,點燃了全國討袁護國的革命之火。


雲南省的成長史


民國時期的雲南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設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蔣介石任命龍云為雲南省政府主席等,以龍云為首的雲南地方實力派統治在雲南確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雲南成為全國抗戰的大後方,是安置內遷企業和發展戰時工業的基地,雲南先後派出20萬雲南軍隊開赴臺兒莊、武漢等前線抗戰,投入10萬多民工搶修滇緬公路。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免除龍雲的雲南省主席職務,龍雲逃亡香港。中共雲南地方黨組織全面開展了組織、發動民眾,武裝奪取政權的鬥爭,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區縱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在黨的統一領導下,解放了61個縣城,建立了14塊根據地。同時,解放軍野戰軍揮師南下。

1949年,全省分設1個省轄市、12個行政督察區、112個縣、17個設治局、2個對汛督辦區。12月9日,盧漢率部在昆明起義,雲南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3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雲南風景名勝


雲南省的成長史


雲南建成一批以高山峽谷、現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熱、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蹟、傳統園林及少數民族風情等為特色的旅遊景區。全省有景區、景點200多個,國家級A級以上景區有134個,其中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處,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有53處。有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1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1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旅遊景點


雲南省的成長史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昆明、大理、麗江、建水、巍山、會澤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昆明市石林風景區、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麗江古城、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普達措國家公園、騰衝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昆明世博園


雲南省的成長史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理風景名勝區、西雙版納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昆明滇池風景名勝區、騰衝地熱火山風景名勝區、瑞麗江─大盈江風景名勝區、九鄉風景名勝區、建水風景名勝區、普者黑風景名勝區、阿廬風景名勝區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祿豐縣黑井鎮、會澤縣娜姑鎮白霧村、劍川縣沙溪鎮、騰衝縣和順鎮、雲龍縣諾鄧鎮諾鄧村、石屏縣鄭營村、巍山縣永建鎮東蓮花村、孟連縣娜允鎮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紅河哈尼

雲南省的成長史

梯田

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中國南方喀斯特(昆明石林)、澄江生物群

雲南省3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名錄

所在州市等級景區名稱

昆明市5A昆明石林、昆明世博園

4A九鄉風景名勝區、雲南民族村、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昆明金殿景區、官渡古鎮、雲南野生動物園、七彩雲南景區、轎子山


雲南省的成長史

3A

雲南人家、晉寧盤龍寺、昆明經典假日谷、青龍峽風景區、昆明星耀·水鄉旅遊度假區、星河溫泉、巖泉風景區、昆明石林萬家歡藍莓莊園、中國兵器房車溫泉度假中心、翠湖.講武堂景區、黑龍潭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