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黔城時評」農民工復工復產“梗阻”亟待疏通

□雲上黔城特約評論員 朱文華

據新華社報道,在2月2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人社部有關領導表示將通過支持返崗復工一批、幫助招聘錄用一批、動員投身農業解決一批、鼓勵重大項目吸納一批、扶持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崗安置一批等“六個一批”促進農民工就業。

自2月中旬以來,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但受疫情影響,一些地方封閉式管理人員只出不進,農民工返崗出行客觀上存在跨區域流動難、交通運輸不暢等困難,出現了用工企業人手不足“無工可用”,農民工出門難“返不了崗”的“兩頭堵”現象,形成復工復產“梗阻”,不利於儘快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必須儘快解決。

當前,防控疫情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但抓好復工復產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同樣不容忽視。黨委、政府要建立跨區域聯席工作機制,研究農民工返崗問題,結合實際制定出臺專項措施,支持農民工返崗、就業、創業、投身農業等,為農民工“走出門”予以剛性制度保障。在具體操作中,要從細微處著眼,通過線上線下設立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快捷完成農民工疫情期間外出手續,妥善安排返崗交通工具,為農民工返崗提供便利,減少返崗成本。要針對疫情期間可能會出現的工傷、加班等勞動權益糾紛進行明確,消除農民工心中顧慮,使他們安心上崗。要為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提供政策、資金、技術、資源支持,為農民工創業創造良好條件。同時,還要關注農民工中的困難人員,採取有效手段進行託底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

工會組織要樹立幫助服務農民工返崗就業就是助力復工復產,就是助推經濟建設,就是抓好疫情防控的思想,切實擔起“孃家人”職責,充分發揮黨聯繫職工的橋樑紐帶作用,將“四個第一人”工作機制融入日常,準確掌握農民工工作生活情況和思想狀況,及時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加強形勢教育,並深入走訪慰問,做好農民工權益保障工作,予以他們更多關懷和幫助,為他們解決好實際困難。要通過線上開展文化學習、技術培訓等活動,幫助農民工提高文化和技能水平,增強就業本領。同時,主動聯繫用工企業,積極組織農民工,持續實施“春風送崗”、專場招聘等工會就業招聘活動,既幫助企業招錄到員工、緩解用工荒,又為農民工求職牽線搭橋、解決就業難,為降低復工復產壓力、實現經濟社會迅速回歸正軌助力。

農民工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值此特殊時期,黨委、政府及工會組織務必要進一步重視疫情期間農民工返崗就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疏通復工復產“梗阻”,解決企業“無工可用”、農民工“返不了崗”問題,儘早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黔城時評」農民工復工復產“梗阻”亟待疏通

特約評論員簡介:朱文華,1975年12月生,主任編輯,現任勞動時報社工會新聞部主任、《勞動關係》執行主編。從業二十餘年,常有文章見諸各類媒體,作品多次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