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會後悔?

對於步入晚年的丁克群體,他們這一生是否幸福,是否會蹣跚地走過淒涼的晚年獨自哀傷呢?


在這裡我希望擁有孩子的家庭不要妄加揣測,你選擇了扶養自己的孩子,你很幸福,但絕不代表那些當初選擇不要孩子的人就一定不幸福。

我的觀點是: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和要不要孩子沒有關係,只是選擇丁克的人到了老年一定會有遺憾。但遺憾不代表後悔,後悔的負面程度比遺憾要深得多。

那究竟丁克家庭最後到底會不會後悔,還取決於另一個指標。下面,我就來詳細解釋一下以上的觀點。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會後悔?

一、丁克家庭的幸福與否和有沒有孩子無關。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丁克家庭與不孕家庭的區別。不孕是人類無法選擇的不能擁有孩子,而丁克是一個人主動選擇此生不養育下一代。

既然是選擇,那人們肯定會選擇自己認為對自己更有利的事情。

人的一生中要面對無數的選擇,而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都意味著你在獲得的同時也註定要面對失去。所有人都會選擇相對而言收穫更多,自己更希望的生活方式。

丁克家庭的人們既然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丁克並堅定的走了下去,那肯定是他們選擇了自己更向往的生活方式,為什麼會不幸福呢?

也許傳統的理念認為人的一生建立家庭、生兒育女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沒有孩子是畸形的人生。但是傳統理念不一定就是真理,從宋代開始被追捧的女性“裹足”,保持了近千年的歷史,而這種對女性的“侮辱”和“折磨”,也曾經被奉為“真理”。

也有很多人會說,不養育孩子,年輕的時候雖然自由,但是老了就沒人管了。

西方國家有很多老人選擇獨自走完一生,他們或與親朋好友相伴,或在環境還不錯的養老院了結此生,他們的晚年也有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會後悔?

不考慮個人情感,從客觀上來講,孩子對父母來說,付出一定大於獲得。父母養育下一代,必然要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和捨棄很多的理想與計劃。而丁克家庭卻有充足的時間和能力去完成個人的理想與追求。

而且,為什麼有些人會認為年輕時候的快樂、自由就比不上老年時期的子孫繞膝呢?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養育孩子有養育孩子的快樂和辛酸,丁克家庭也有丁克家庭的快樂和辛酸,有沒有孩子並不影響一個家庭的幸福。

娛樂圈的紅人梁朝偉和牛家嶺也是選擇了丁克的家庭,他們現在過得很幸福、瀟灑,因為對於娛樂圈的夫婦而言,充分的自由和時間是非常的重要的,因為他們平時非常忙碌。


馮遠征也曾經是娛樂圈炙手可熱的老戲骨,他和妻子93年登記結婚至今,已經在一起攜手走過了足足快30個春秋,他們也同樣選擇了“丁克”,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現在仍然甜蜜幸福,而且曾公開直言:“對於“丁克” 從來都沒有後悔過。”。

二、丁克家庭步入老年一定會有遺憾。

既然我上面說了有沒有孩子並不影響一個家庭的幸福,那在這裡,我為什麼又會說丁克家庭步入老年一定會有遺憾呢?

其實不僅僅對於是否生育孩子這個選擇,所有的選擇都會導致你有獲得喜悅,同時也擁有失去的遺憾,這是避免不了的。萬事有利皆有弊,人們總是無法釋懷自己得不到或者失去的東西,這是一種人性,是所有選擇都避免不了的結果。

你是不是也時常設想,假如當初我做了另一個不同的選擇,我的人生會不會變得更好?

其次,人是典型的群居動物,丁克家庭的人身邊充斥著大量擁有孩子、幸福美滿的同齡人家庭,他門在享受著快樂自由的同時,也會看到很多父母對孩子寵溺的眼神,這種時刻在他門周圍的母子或父子之間的甜蜜,一定會偶爾撼動他們的心房。

最後一點,這種不得子的遺憾到了他們的老年會尤為沉重一些,因為在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丁克家庭已經完全失去了擁有孩子的機會。一件事情一旦由於你曾經的決定而導致你現在再也無法悔改的時候,這種對於失去的遺憾會更為強烈許多。

但遺憾終究只是一份遺憾而已,每一個選擇都會帶來遺憾,這是無法避免的。


我身邊有一個幹財務經理的女強人,現在已經快50歲了。當初她為了工作,放棄了生育孩子的機會。

雖然現在她擁有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位和財富,但她每次看到身邊的朋友帶著孩子,都會很羨慕的抱一抱。並且坦言,她經常會幻想,如果擁有孩子會是怎樣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會後悔?


三、遺憾在什麼情況下會導致後悔?

最終丁克家庭會不會後悔取決於另一個指標,那就是他們對自己一生的滿意程度。

對於滿意程度高的人而言,此生沒有自己的孩子永遠只會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只會是一個插曲,不會給他們帶來太多的影響。

相反,對於那些步入老年對自己人生很失望的丁克人而言,這份無子的遺憾將會無限被放大,最後可能會成為他們總結的,導致自己一生不幸福的關鍵原因。

比如說,我身邊有一個選擇“丁克”的男性,他到晚年後悔了,為了要孩子而找了小三,最終毅然決然離開了自己的原配夫人。而原配夫人此時早已“美人遲暮”,再也不能生養自己的孩子了。

由於丈夫的離開,那個被拋棄的女人終日“自怨自艾”、以淚洗面,她認為自己的不幸完全是由於選擇了“丁克”所致。

但她沒有想過的是,曾經她也因為沒有孩子而得到了幾十年的自由和快樂,而且他老公的出軌真的僅僅只是因為他想要一個孩子這麼簡單麼?即使老公出軌,那她就不能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了麼?

任何人都不能影響和決定別人的想法,那個失去了丈夫的女人何曾知道,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想出軌,可以有千萬條的理由?看得開放得下,才能讓你快樂的度過一生。

事實上,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並不取決於你一生擁有了多少失去了多少,而在於你對待生活的態度和一個人是否懂得知足。


中國首批丁克家庭走向晚年,他們日子過得如何,是否會後悔?

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知足的心態才是最終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的關鍵因素。


最後

我希望那些擁有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的家庭不要對丁克家庭妄加揣摩或者不懷好意的指指點點,他們只是做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你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們。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傳統的理念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在這裡我也想對那些因沒有養育子女而後悔的丁克家庭說:“是否選擇擁有孩子並不是影響一個人幸福與否的決定性因素。真正決定你現在是否幸福快樂的是你的生活方式以及你對生活的態度。”

珍惜生命,懂得知足,才是幸福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