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2019年末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範圍、額度進一步擴大,不良ABS產品的發行數量、規模有望繼續穩步上升。


國家部委牽頭整治暴力催收行為,對不良ABS底層資產的回收產生了一定影響。但隨著行業規範性的增強,未來資產回收情況或將恢復穩定。


2019年不良ABS的發行單數、規模較去年略有下降,但發行重心有所轉變,零售類不良資產成為主要的資產類型。其中信用卡不良ABS發行規模攀升。


從發行規模來看,不良類ABS仍是信貸ABS市場上的小眾產品。


本年參與不良ABS發行的發起機構有所減少,但平均發行規模增加。同時有新的發起機構發行了首單不良ABS。


二級市場交易量保持增長勢頭,未來交易活躍度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存續期基礎資產回收情況表現良好,整體與中債資信的預期回收水平基本相符。


此外,優先檔證券發行利率屢創新低。次級檔證券溢價創歷史新高。


受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影響,大額信用類不良資產增加,不良資產賬齡縮短。


信用類不良資產回收率有降低趨勢。抵押類不良資產回收情況繼續保持良好態勢。


清倉回購條款成為信用卡不良項目中交易結構的常態化設置。


隨著試點範圍、額度的擴大,不良ABS產品的發行規模或將穩步上升。


零售類不良ABS發行量將穩定增長。


未來或有更多機構探索大額信用類不良ABS的發行。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一、市場情況


(一)行業分析


2019年,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機構範圍進一步擴大,試點發行額度再增1000億,未來不良資產證券化將繼續作為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盤活存量的重要工具。2019年11月,監管部門啟動第三輪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國務院再度審批1000億不良資產證券化額度。此次試點新增包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與多家城商行、農商行在內的22家發起機構。


與2016年、2017年的兩輪500億額度試點相比,本輪試點規模、範圍創下新高,將多家農商行、城商行以及資產管理公司納入試點範圍,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側面體現了監管層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信心(摘自《2019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


與此同時,隨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各家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不良壓力上升,不良資產的出表需求較強。第三輪試點將為更多的金融機構帶來新的不良資產處置機會。


工信部牽頭八部委以及幾大電信運營商,響應打黑除惡的政策號召,嚴厲打擊暴力催收行為,對不良證券化資產回收產生一定影響。2019年4月以來,工信部對暴力催收,尤其是電話催收的方式進行了整治與規範。各地銀監局也不同程度地對管轄範圍內的金融機構的暴力催收整頓進行窗口指導,要求管轄區域內的發起機構不允許出現暴力催收行為,並明確懲罰措施。這對業內部分發起機構的回收情況產生了較大影響。


從逐月真實回收數據來看,4月至8月業內的回收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單月回收下降幅度近20%,新發行項目的回收估值下降20%-50%不等;8月份之後,部分發起機構回收情況企穩,部分發起機構回收依舊維持低水平,但未呈現繼續惡化態勢,隨著行業催收進一步規範,未來行業內回收或將保持穩定。


(二) 發行情況


2019年,不良ABS發行品種包含信用卡不良和個貸抵押類不良兩個品種,無對公不良;信用卡不良ABS發行單數以及發行量同比繼續攀升。截至2019年底,全年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發行規模為143.49億元,發行總單數為29單。


本年度發行的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其基礎資產類型僅包含信用卡個人消費類不良資產、個貸抵押類不良資產兩大類型,其中信用卡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共計發行22單,發行金額共計69.02億元,規模同比增長24.85%,發行單數與發行規模同比攀升;個貸抵押類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7單,發行金額為74.47億元,同比有所下降。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從保證方式來看,2019年發行的抵押類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單數較去年下降,但由於抵押類不良資產的估值水平高於信用類不良資產,單個產品的證券端發行規模更高,發行規模與信用類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基本持平。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與2018年的34單產品共計158.80億元的發行量相比,2019年整體發行規模有所下降,同時不良產品的發行重心發生了變化。整體發行以零售類不良產品為主,其主要原因是零售類不良資產天然缺少批量轉讓的處置路徑,因此不良ABS成為零售類不良資產主要的出表工具和處置渠道。2019年全年,通過不良ABS渠道出表的不良資產規模達663.36億元。


在整個ABS市場中,不良ABS仍屬於小眾產品。截至2019年底,信貸ABS市場共發行182單產品,規模共計9,634.59億元,平均每單的發行規模為52.94億元。與之相比,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平均發行規模僅為4.95億元,發行規模僅佔全年發行總量的1.49%。對於投資者而言,不良類產品仍屬於市場上的小眾產品。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三)發起機構情況


發起機構參與數量較2018年減少,但平均發行規模明顯增加,從項目數和規模佔比來看,主要集中在工行、建行、招行、浦發等機構。從發起機構來看,參與機構類型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共8家。中國工商銀行的發起規模居第一位,發起7單,規模總量為59.04億元。其次為中國建設銀行,發起8單,發起發起規模約為50.74億元。2019年,中國光大銀行首次發起信用卡不良ABS,不良ABS的參與發起機構有所增加。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四)交易情況


2019年我國不良資產證券化的二級市場交易量同比仍保持增長勢頭,與2018年相比交易活躍度有較大提升。自 2016年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以來,不良類ABS的發行規模穩步增長,同時二級市場交易量也保持增長勢頭。2019年全年現券交易量為90.86億元,同比增長158.13%。由於不良類產品的小眾屬性,其全年交易量僅佔全部ABS現券交易量(包含企業ABS和信貸ABS(含ABN))的1.50%。整體來看,隨著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試點發行規模的擴大,未來二級市場交易量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五)存續期情況


信用卡不良項目整體回收進度較好,與中債資信預計回收基本一致,但仍需持續關注催收政策變化對信用卡不良回收的影響。截至2019年底,信用卡不良ABS共有16單處於存續期,除去12月新發行的7單項目,其餘9單項目的累計真實回收/累計預測回收均在1左右,回收情況較好,與中債資信預計回收現金流基本一致。由於信用卡不良資產的回收主要依靠委託外部機構催收,催收政策的變動對回收率的波動有較大影響,中債資信已在評級過程中對催收政策的影響加以考量。


2019年4月的整治暴力催收工作,對信用卡不良項目的回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部分頭部催收機構的話機系統被封,上門催收的比例降低,導致回收率降低,2019年4月至8月,部分機構單月回收率下降20%-50%不等;另一方面,整個催收行業的環境收緊,催收風格相對謹慎,造成整體回收出現較大的波動。但長期來看,催收行業會逐步合法化、規範化,行業整體的回收水平將趨於平穩,中債資信後續仍會持續關注項目回收情況。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存續期內,對公抵押類不良以及個貸抵押類不良回收情況較好,但各項目存續期內回收表現略有不同。截至2019年12月末,除尚未開始攤還的新發行項目外,優先檔仍在存續的對公不良以及個貸抵押類不良分別為2單和14單,整體回收率高於中債資信預測值,其中,個貸抵押類不良項目累計實際回收率均值為43.21%,低於對公不良49.01%,高於信用卡不良。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二、產品特徵觀察與分析


證券發行利率方面,優先檔發行利率屢創新低。2019年,受資金面充裕影響,不良資產ABS的優先檔發行利率不斷走低,利率集中在3.60%~4.98%之間。2018年優先檔證券的平均發行利率為5.16%,而2019年全年的平均發行利率為3.94%,同比下降了122個bp。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不良ABS次級檔溢價創歷史新高。次級檔發行價格方面,不良證券化產品的次級檔證券的發行溢價在2019年也創下了歷史新高。2018年,信用卡不良的次級價格均價在102元/張左右,2019年均價上升至109元/張,次級檔證券發行價格最高至140元/張。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在信用卡不良資產攀升的背景下,基礎資產中,大額信用類不良資產增加,不良資產賬齡縮短。


2019年以來,受外部環境及國內需求不足影響,宏觀經濟增速穩步回落。截至2019年三季度,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為5.40%,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放緩,居民槓桿率升至56.31%。槓桿率不斷攀升且居民收入增長乏力導致借款人還款能力承壓,信用卡逾期總量仍在不斷攀升,商業銀行不良率同樣出現波動上升的態勢。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根據中債資信對各家機構的信用卡不良貸款靜態池的統計分析,成為不良時未償本金餘額的逐年佔比,以及金額大於10萬的比例均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可見大額信用類不良資產佔比逐步增加。從入池資產來看,2019年,部分發起機構發起的信用卡不良產品入池資產的單筆平均餘額均有所上升,同比均值上升約1~2萬。預計未來,大額信用類不良入池的佔比將會繼續上升。


與此同時,2019年發行的22單信用卡不良產品,入池資產成為不良的賬齡明顯縮短,2018年,入池資產成為不良時賬齡均值為7個月左右,2019年,該值下降至2.8個月,說明2019年的入池資產多為新增不良資產。


受外部宏觀環境以及暴力催收整頓影響,信用類不良資產回收率有降低趨勢。


2019年,信用卡不良產品入池資產賬齡明顯縮短,根據信用卡不良回收規律,賬齡越短,整體回收率越高,成為不良時未償本金餘額越高,回收率越低。從2019年發行的信用卡不良產品來看,部分產品賬齡短,成為不良時未償本金餘額減小,但回收估值整體呈現明顯下降。


背後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外部宏觀環境面臨的挑戰增多,居民收入不穩定因素仍存,信用風險下沉至個人,借款人還款能力降低;另一方面,行業內由於暴力催收整頓工作的持續進行,部分催收機構被取締或被處罰直接導致入池資產的整體回收下降,對應產品的回收估值也下降。


抵押類不良資產區域分佈保持穩定,回收情況繼續保持良好態勢。


2019年發行的個貸抵押類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其抵押物在區域分佈上保持穩定,分散度較高,資產池回收情況繼續保持良好態勢。資產池的回收率估值情況整體保持在35%以上,最高達到了80.20%。整體回收情況與去年保持一致。


不良資產2019盤點,預計2020不良類ABS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交易結構方面,清倉回購條款成為信用卡不良項目中交易結構的常態化設置。


清倉回購條款主要是指在滿足指定的條件下,發起人有權對發行證券進行清倉回購的條款。例如:某單項目清倉回購條款規定,證券餘額降至10%以下時,在不影響優先檔投資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時次級檔投資人實際收益高於交易文件約定的固定資金成本(13%)時,發起機構有權對發行證券以公允價值進行清倉回購。清倉回購條款的設置於發起人而言,可提前幫助發起人鎖定後端超額收益,一般情況下,在滿足次級人固定收益之後,資產池回收金額將用作超額收益在投資人與發起人之間進行二八分配,一旦進行清倉回購,後端的超額收益將全部歸屬發起人,該條款設置可以更好的幫助發起人鎖定超額收益。對於投資人而言,此條款設置能夠更好地穩定投資人收益預期。綜上該設置逐漸成為信用卡不良產品交易條款中的常態化設置。


三、產品展望


隨著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範圍的擴大及額度的增加,不良ABS的發行量或將穩步上升。2019年11月,第三輪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的啟動,發起機構主體數量與試點規模都繼續擴容,預計不良類ABS在明年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新擴容的22家試點發起機構包含多家城商銀行、農商銀行。這些發起機構的業務發展受地域限制,零售類業務的開展規模較小,資產主要集中在對公領域。因此,對不良資產的處置需求主要集中在對公不良貸款方面。同時,本次試點的機構還包括國內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資產同樣以對公類不良資產為主。預計明年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產品類型結構將發生改變,對公類不良證券化產品明年有望再次發展。


零售類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量將保持穩定增長。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個人借款人的還款壓力增加,零售類不良資產的存量不斷增長。與對公類不良資產相比,零售類資產在處置時難以批量進行轉讓,考慮資產證券化作為處置不良資產的渠道優勢,個貸抵押類以及信用卡類不良ABS發行量將持續穩定增長。


大額信用類不良資產入池佔比將呈上升趨勢,整體回收水平將保持平穩。自2018年起,部分發起機構開始探索、發行以大額信用類個人消費不良貸款作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形式,陸續發行了一系列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依託於發起機構較強的盡職、催收能力,此類產品的回收估值相對較高,被市場所看好。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發起機構嘗試探索以大額信用類不良貸款入池的資產證券化發行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