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基金髮行火熱 匯添富“一拖十”頻繁暴露人才短缺

Photo by Walter Knerr on Pixabay

《金證研》滬深金融組 楊冰/研究員 蘇果 洪力/編審

2019年,可謂是基金的豐收大年,業績捷報頻傳的同時,新基金髮行氛圍火熱。其中,匯添富基金以767.88億元首發總規模位列前茅。然而,隨著基金數量的不斷增長,卻也從側面暴露出匯添富基金投資人才捉襟見肘,該公司旗下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早已屢見不鮮。

作為匯添富基金固定收益投資副總監的曾剛,就同時管理著11只權益基金,但曾剛在管理權益基金時仍不改固收老本行,即便是2019年A股市場領漲全球股市之時,曾剛仍採取輕權益重固收的操作方式,配置上更傾向於債券資產,股票倉位偏低,導致這些基金跑輸同類產品均值。

一、固收副總監曾剛執掌超10只權益產品,輕倉股票資產業績落後

在剛過不久的2019年,在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助力下,公募基金以優異的表現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若剔除異常數據以及新成立的基金,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超35%,亦有多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翻倍。

然而,一向標榜“業界選股標準最高團隊之一”的匯添富基金公司,在2019年的業績卻並不那麼穩定。

在最能體現基金公司投研實力的主動權益基金方面,剔除異常數據以及2019年新成立的產品後,匯添富基金旗下主動權益基金雖最高收益超70%,但同時也有20餘隻基金全年收益率低於20%,最低收益率僅不足3%,與績優基金相距甚遠。

通過羅列匯添富基金旗下2019年漲幅低於20%的主動權益基金可以發現,其中約半數基金都受曾剛管理。

那麼,曾剛何許人也?

公開資料顯示,曾剛曾在紅塔證券自營業務總部、漢唐證券債券業務總部、華寶興業基金研究部負責宏觀經濟和債券的研究,曾任上海電氣財務公司資產管理部經理助理。其在2011年11月加入匯添富基金,現任固定收益投資副總監。

身為固定收益投資副總監,曾剛卻大手筆參與管理主動權益產品,此種安排的確難以理解。其實,早前曾剛所管理的產品確實以固收類品種為主,但自2013年起,曾剛首度管理混基匯添富優選回報靈活配置混合A,2015年11月至今,曾剛管理的主動權益類基金逐漸增多,目前其共管理著11只主動權益產品(各類份額合併計算)。

《金證研》滬深金融組注意到,曾剛所參與管理的11只基金在2019年的收益率均低於20%,這顯然不是巧合導致。至於曾剛執掌的主動權益產品緣何業績落後,就要從這些基金的持倉來分析了。

將曾剛所執掌的主動權益基金中2019年收益率低於10%的基金全部列出,分別是匯添富睿豐、匯添富民安增益定開混合、匯添富新睿精選混合、匯添富達欣混合、匯添富年年益定開混合、匯添富年年泰定開混合。從這些基金的資產配置比例來看,清一色重債券輕股票,在2019年四個季度中,上述基金股票倉位佔淨值比例幾乎均低於30%,僅匯添富新睿精選混合在2019年下半年股票倉位略有提升,但也不足40%。

曾剛本就是以管理固收產品起家,其管理固收產品的時間遠超過權益資產,更擅長擇取固收品種資產本無可厚非,但曾剛目前手下管理著高達11只權益產品,又恰逢2019年傳統價值股與科技成長股兩大主線並行之際,曾剛仍遲遲不見加倉股票,始終採取輕股票重固收的策略,因此錯失2019年A股結構性行情,最終導致其掌舵產品集體跑輸同類型基金平均收益率。

二、新基金髮行火熱,基金經理一拖多突顯人才儲備不足

2019年公募基金以優異的表現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使得不少投資者感慨“炒股不如買基金”。在業績交出漂亮成績單的同時,基金髮行市場也隨之回暖,新基金髮行總規模也創出最近四年新高。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匯添富基金以767.88億元首發總規模位列全部基金公司第一,匯添富穩健增長混合基金首發規模超過130億,也是2019年首發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匯添富中債1-3年國開債、匯添富盛安39個月定開、匯添富紅利增長等其他6只基金髮行規模也超過50億元。

匯添富基金在2019年的新基金髮行規模上拔得頭籌,那麼“舊基金”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據不完全統計,匯添富旗下2019年之前成立的基金中,將各類份額合併計算後,仍有接近60只基金規模低於5億元。若以基金圈公認的規模低於2億元即淪為迷你基金來計量,那麼截至2019年末,匯添富基金公司旗下大約有25只基金歸入迷你基金行列。

一邊是新基金的火熱發行,一邊是迷你基金大量存在,匯添富基金公司如何在新老基金中找尋平衡點呢?

此外,新發產品爆發式增長,無疑給匯添富基金旗下的基金經理增添了重擔。目前匯添富基金旗下共有232只基金,基金經理40人,整體來看,有10位基金經理累計任職年限不足2年,4位基金經理累計任職年限不足1年。

基金數量不斷增長,而投資人才捉襟見肘,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早已屢見不鮮,匯添富基金也不例外。

據統計,匯添富旗下有11位基金經理管理著5至10只基金,更有6位基金經理管理著10只以上基金。除前述的曾剛以外,管理10只以上基金的基金經理還包括徐寅喆、吳振翔、吳江宏、過蓓蓓、鄭慧蓮。

一拖多的現象,暴露出公募基金快速發展和投資人才稀缺的客觀矛盾。事實上,一直以來,公募圈基金經理掛名現象都普遍存在,由於基金經理的知名度及歷史業績往往對基金銷售有較大影響,故部分基金公司寄希望於以明星基金經理效應“帶流量”,採取“老帶新”的雙基金經理組合模式。

整體而言,匯添富基金的高管團隊及投研團隊較為穩定,但2015年該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監事長等均發生變更,其中董事長由塗殷康變更為李文,總經理由林立軍變更為張暉。

匯添富基金的現任總經理張暉則是投研出身,且來自於公司的創業團隊,參與了匯添富發展的整個週期。

三、匯添富旗下寬基ETF,涉嫌超權重換購遭投訴

近年來指數投資在中國方興未艾,尤其是ETF取得了快速發展,規模節節攀升。ETF基金不僅受到普通投資者關注,亦受到上市公司大股東青睞,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以股份換購ETF份額,當中也出現了超比例換購的現象。

作為全市場率先發行成立的跟蹤中證800指數的ETF產品,匯添富中證800ETF(515800)的問世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全新把握中國核心資產的投資機遇,該基金也同時受到個人投資者及機構投資者青睞,以1.73萬戶、66.01億元的首募成績單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

中證800指數中約28%的權重分配在金融行業,以醫藥衛生、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成長型行業佔比超30%。匯添富中證800ETF的基金經理過蓓蓓表示,中證800指數行業配置合理,是‘核心+潛力’的優質組合,保證了中證800指數本身既有穩健的業績基礎和價值錨,又有成長的彈性和可變性。

然而,匯添富中證800ETF成立後不久,即因淨值異常下跌而遭投資者質疑超權重換購。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後短短十天內淨值即下跌超過4.6%,有投資者質疑該基金涉嫌超權重換購,且表示“這絕對是赤裸裸的利益輸送,等於幫大股東變相減持,嚴重侵害了廣大現金認購基民的權益”。

通過查詢上市公司公告不難發現,匯添富中證800ETD發售期間至少得到了3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手筆換購,換購總金額約為9.25億元,約佔該基金募集規模的14%。

其中,深科技控股股東中國電子以均價12.30元/股、1471.2萬股深科技股份換購匯添富中證800ETF的基金份額,換購金額約1.81億元;白銀有色股東瑞源基金以4.23元/股、12,023萬股換購匯添富中證800ETF基金份額,換購金額約5.09億元;福斯特控股股東福斯特集團以45.09元/股、522.6萬股換購匯添富基金中證800的基金份額,換購金額約2.35億元。

在匯添富中證800ETF成立後,為了跟蹤基準指數,就要賣出超權重的認購股票,而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在換購後短期內均大幅下跌,從而造成該基金淨值10天內跌幅超4.6%。

上市公司股東用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換購ETF份額是常規操作,背後是否涉及上市公司大股東“借道”減持?只是相比發減持公告沒有那麼直接,股東方可以說換購ETF是出於優化資產配置考慮,沒有直接進行減持。但實際上,多數股東在ETF上市後,仍然會擇機賣出所持有的ETF份額。這種情況下,部分權重股股東認購比例超過成分股的自然權重,增加了ETF基金成分股的調倉難度和衝擊成本,導致部分產品跑輸跟蹤指數,影響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本文源自金證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