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在孩子出去遊玩時有一件事情會常常困擾著寶爸寶媽們,那就是孩子不受約束的跑來跑去。而且在此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那就是孩子在片前面瘋狂的跑,父母在後方賣力的追。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會撞到一些東西,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對於孩子出門亂跑的這種現象,家長需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其實孩子出門亂跑的這種情況並不是一種調皮的行為,而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一種表現。通過研究發現,對大多數1歲半至2歲半的孩子來說步行和跑步的學習是新的獨立感,這個期間也被稱為“空間敏感期”。

因此,每當和家長外出時,孩子就會異常興奮。通過跑步的方式來感受世界和認識世界。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其實這種行為是現階段幼兒普遍的心理和行為特徵。而且這種行為並不代表著孩子想要脫離父母的管束,簡單來說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天性的釋放。

因此,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行走路,同時保證能夠控制孩子的在自己世界範圍內進行活動,以確保孩子的安全。其實面對孩子亂跑的行為,家長不妨試一下以下幾種方法。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進行溝通,強調意圖

簡單來說就是在孩子外出之前,通過一些語言或行為的引導,讓孩子自己對自己亂跑的行為進行一定的約束。例如:在出門前家長可以用溫和的語言和孩子進行溝通:“寶貝,今天我們出去看你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不是帶你去遊樂園玩兒。因此在公共場合,一定不要亂跑亂鬧。避免打擾別人看電影。”

通過合適的語言引導,讓孩子意識到外出的目的。並且在外出過程中,如果孩子表現不錯,家長還可以給予禮物鼓勵。這樣可以讓孩子積極加強行動,得到肯定的反饋,並促進良性循環。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巧妙的利用遊戲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陪孩子進行遊戲的方法來告訴孩子外出亂跑可能帶來的危險。例如可以在家長保護下,讓孩子在家裡矇住眼睛走路。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未知的危險。並且在遊戲過後給予適當的引導教育。通過遊戲的方式比嚇唬和打罵孩子更有效。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不怕萬一就怕一萬,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奔跑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無法控制孩子亂跑的行為,那麼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教導孩子在走丟後如何採取保護措施讓自己免受傷害。

首先要告訴孩子在迷路之後一定要保持原地不動,不要到處亂跑,可以大聲喊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在附近,他會聽到這個聲音然後跟隨的聲音找到自己。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找到可靠的人並幫助他們

告訴孩子如果長時間等待後發現爸爸媽媽還沒來,就可以向值得信賴的人求助。在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尋找和幫助穿制服的職員,在路上可以找到交警叔叔幫忙。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玩兒類似的尋找遊戲,家長扮演警察角色,讓孩子模擬走丟後如何向警察叔叔求助。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年齡幼小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但是如果孩子長期呆在家裡就得不到外部信息,無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所以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在外亂跑一味的害怕他們受到傷害,從而剝奪他們外出的權利。家長們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楠哥推薦2本有關安全意識的繪本——《兒童安全教育繪本》與《幼兒園安全早知道》。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兒童安全教育繪本》中包含了近千個安全知識,從孩子的衣食住行到玩耍、人際交往的安全都面面俱到。這套繪本共有4冊,主要培養孩子在家、在學校、出門在外以及拒絕4個環境的安全意識。《幼兒園安全早知道》共8冊,讓孩子學會看懂安全標誌,養成孩子愛護自己身體、安全的意識。


孩子出門亂跑管不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孩子安全意識強不亂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