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水: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完成兩大目標任務

清水: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完成兩大目標任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清水縣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揚優勢,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確保順利完成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清水: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完成兩大目標任務

一是對未退出的白駝梨灣、秦亭麥池等6個貧困村、未脫貧的670戶2572名貧困人口實行掛牌督戰,高質量制定未脫貧村“一村一方案”,精準制定完善未脫貧戶“一戶一策”脫貧計劃和脫貧監測戶“一戶一策”鞏固提高計劃,推動各項幫扶措施落地生效,確保6月底前各項工作措施全面到位、9月底前各項脫貧指標全面達標,實現現有貧困村和貧困人口的全面清零,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重點對603戶脫貧監測戶和1141戶邊緣戶實時動態監測,確保脫貧不返貧。

清水: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完成兩大目標任務

二是積極實施“6213”產業富民工程(即:開展6大行動,實施2大工程,推進1項改革,實現人均產業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30%的目標),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治本之策,著力補強補齊“三農”領域短板,進一步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推貧困群眾實現高質量的穩定脫貧。深入實施“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把貧困戶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繼續扶持發展“六大”“五小”產業,配套發展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扶貧車間、鄉村旅遊等新型產業,多方位、多途徑增加農戶收入,鞏固脫貧成果,提升群眾對產業發展政策的滿意度。監管指導2019年第三批1685戶6948人到戶產業補助資金落實到位;投資524萬元扶持524戶脫貧監測戶發展種養產業;指導全縣種植各類糧食作物65萬畝,確保產量穩定在17萬噸以上;種植蔬菜12萬畝,新建設施蔬菜大棚200座;種植中藥材6萬畝,馬鈴薯11萬畝。新建、補建乾鮮果基地1萬畝。扶持12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9089戶貧困戶,建設村級光伏電站11座48.8兆瓦,確保每村年均實現村集體收益2—5萬元。有序輸轉農村富餘勞動力7.65萬人,創勞務收入16.5億元以上。在秦亭鎮建設中蜂繁育場1處,在全縣種植蜜源植物2000畝;投資150萬元種植飼用玉米3000畝;投資61.29萬元,在6個未脫貧村中的未脫貧戶實施生豬養殖、貧困戶養牛補助項目及牛棚建設項目;帶動350戶1319人養殖生豬1319頭;投資300萬元對650戶貧困戶開展技術培訓2期;鞏固提升未脫貧村1124畝花椒、2754畝梨園、4505.7畝花椒園,狠抓深度貧困村2000畝花椒標準化示範園後續管理,全力實施貧困戶1100畝大營養缽花椒園建設項目,全縣新增果園面積1萬畝,果品產業規模達到62萬畝以上;推廣示範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3萬畝,改造老舊果園1萬畝,確保20萬畝果園提質增效;繼續抓好構樹項目建設,全面完成黃門630畝、金集540畝、賈川250畝種植任務;不斷提升壯大金集鎮構樹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帶動貧困戶積極參與發展構樹產業。狠抓農發公司管理、“五園一中心”生產運營等重點工作,確保年內實現生產總值1億元,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帶動50個農民合作社發展重點產業,讓1000戶貧困戶戶均實現收益3000元以上;選優配強合作社帶頭人和合作社輔導員隊伍,投資114.3萬元實施貧困村合作社帶頭人培訓項目,培訓貧困村合作社帶頭人381人;加大項目支持力度,投資700萬元支持12個貧困村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投資120萬元,支持全縣未脫貧的6個貧困村通過資金入股、建設光伏電站和扶貧車間等方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確保2020年底全縣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2萬元以上。

清水: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完成兩大目標任務

三是加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年內新建行政村公廁73座,建制村衛生公廁覆蓋率達到100%;新建或改造戶用衛生廁所1.5萬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0%;創建115個省級清潔村莊、4個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全縣1028個自然村村容村貌整治達到全覆蓋。強化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農作物秸稈利用率、尾菜處理利用率分別達到80%、83%和40%以上;加強糞汙綜合治理、防疫廢棄物處理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廢棄物處理達到75%以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3%以上。加大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建設力度,確保年內建成山門腰套村、史溝村、高橋村,秦亭麥池村,賈川梅江村,白駝梨灣村6個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高標準栽植行道樹100公里,組織指導各鄉鎮在全縣公路沿線種足種好百日草約1000公里2700畝;抓好1個省級森林小鎮、8個國家級森林鄉村、7個綠化美化達標村莊創建、6個未脫貧村和牛頭河北岸4.4公里河堤綠化美化工程;年內撫育森林1萬畝,退化林修復0.5萬畝,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清水:毫不鬆懈,持續加力,堅決完成兩大目標任務

四是實施自然村村組砂礫路養護鋪砂工程196公里,香怡南塬田園綜合體道路建設項目一期工程7公里,“暢返不暢”整治項目14公里,水毀維修114條20公里,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22.06公里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做好大灣口至百家公路改建工程13.5公里、郭川鎮政府至S207線公路改建工程8.06公里、S218安業路口至清秦縣界改建工程2.8公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納入全省項目建設予以實施。按照農村公路“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原則,靠實縣、鄉、村組養護主體責任,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綜合服務水平;加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做好路產路權保護,確保農村公路完好率達96%以上,進一步鞏固“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果。認真學研交通運輸領域的各類政策,全面梳理服務農業農村工作中的短板問題,高質量編制全縣“十四五”交通專項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