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特斯拉產業鏈系列:特斯拉國產化率在提升(附股!)

核心觀點 :


⚫ 特斯拉新能源車全球銷量領先。


特斯拉 2019 年交付量 36.75 萬輛,同比增長 50%,2014 年至 2019 年,特斯拉交付量年均增速 63%。2019 年四季度,特 斯拉交付汽車 11.2 萬輛,同比增長 23%,單季度交付量達到歷史新高。2014 年至 2016 年,特斯拉全球市佔率維持在 10%左右,2018 年 12.2%,2019 年 1-11 月提升至 15.7%。在美國中小豪華車市場,憑藉 Model 3 的熱銷,特斯 拉形成對 BBA 等傳統燃油豪華車的市場份額擠壓,2019 年在美國市場銷量超 過奧迪。


⚫ 國產 Model 3 降價後,預計將對 BBA 的中低端車型形成一定的競爭力。


降價後國產 Model 3 價格逐步下探到 BBA 中低端車的價格區間,對該級別豪華車 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考慮到車輛購置稅的影響,國產 Model 3 的 29.9 萬的 落地價,比奔馳 A 級、寶馬 1 系和奧迪 A3 的價格中間值高約 7%、19%和 2%,其中與奔馳 A 級和奧迪 A3 的落地價較為接近。在車身尺寸、軸距等未 明顯落後於 BBA 的中低端車;同時 Model 3 續航里程達到 460 公里,快充僅 需 1 小時,緩解駕駛者的里程焦慮。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統目前是行業內最 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之一,支持 OTA 升級,通過不斷更新持續提升其智 能駕駛功能,成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國產 Model 3 的重要理由之一。包括奔馳 C 級等在內的 6 款主要 BBA 競爭車型在 2018 年和 2019 年 1-11 月的銷量合 計分別是 59.4 和 57.6 萬輛,為國產 Model 3 提供了一定替代市場空間。


⚫ 特斯拉國產化率提升,預計更多零部件公司將進入其配套體系。


根據高工鋰電的數據,純電動新能源車成本構成中,由三電系統構成的動力系統的成本佔比較高, 合計達到 50%,其中電池、電機和電控的成本佔比分別達到 38%、6.5%和 5.5%。在三電系統以 外,底盤佔比 14%,車身佔比 5%,內飾佔比 15%,電子電器佔比 9%,其他零部件佔比 7%左右。


在電池系統部分,目前主要採用松下和 LG 化學供應的動力電池,但國內供應商已經進入 pack 和 BMS 部分。其中,華域汽車供應電池盒等產品,旭升股份供應散熱系統等產品。據測算,電池系 統國產化部件佔整體比重約為 3.8%。在電機系統部分,目前旭升股份已經為 Model 3 供應電機殼體,中科三環為特斯拉供應銣鐵硼磁體。


在電機成本構成中,電機殼體佔比約 13%,永磁體佔比約 45%,合計 58%。據測算,電機系 統國產化部件佔整體比重約為 3.3%。


在底盤系統部分,拓普集團為特斯拉供應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結構件、大型車身結構件等產品;保隆 科技供應 TPMS 產品;廣東鴻圖供應支架類產品。其中拓普集團供應產品的單車價值量較大,達到 5000 元以上。據測算,底盤系統國產化部件佔整體比重約為 7.0%。


車身部分主要構成為白車身,目前華域汽車為特斯拉供應側圍、車身分拼總成件、後蓋模具等產品, 天汽模提供模具開發製造服務,文燦股份供應鋁合金車身結構件等產品。同時,特斯拉上海工廠建 立之後預計可以完成汽車車身衝壓等全部工序,車身部分國產化部件佔整體比重約為 5%。


在內飾系統部分,目前華域汽車為特斯拉供應座椅整椅等產品,岱美股份供應遮陽板等產品,均勝 電子供應方向盤等產品,寧波華翔供應內飾條等產品。在汽車內飾系統中,僅座椅整椅、遮陽板和方向盤的價值量佔比就在 70%以上,由此推測內飾系統部分國產化部件佔整體比重約為 10.5%。


在電子電器部分,目前均勝電子供應 HMI 產品,四維圖新獨家供應導航地圖,長信科技供應中控 屏模組產品。據測算,電子電器國產化部件佔整體比重約為 0.9%。


此外,我們假設 Model 3 在電控系統和其他零部件的國產化率均為 0。由此我們通過分部國產率的 估計,測算出則目前特斯拉 Model 3 的整體國產化率在 30.5%左右。路透社等媒體的報道,根據特斯拉的規劃,2020 年初國產 Model 3 的零部件國產率在 30%左右,與路透社等媒體的報道基本一致。根據路透社的報道,到 2020 年底特斯拉期望 Model 3 實現完全國產化。


⚫ 更多零部件進入特斯拉配套體系路徑選擇。


目前國產 Model 3 的零部件國產 化率為 30%左右,未來在進一步提升國產率的過程中,將會有更多的國內零 部件供應商進入特斯拉供應鏈。路徑一,國產化率提升,會有更多零部件將逐 步落地國產,拉動更多的國內零部件供應商進入供應鏈。路徑二,目前國內供 應商已經實現供應的零部件,未來有望進一步增加二供等新的供應商。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看好進入特斯拉產業鏈及新能源車配套的供應商,建議關注標的:華域汽車、 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岱美股份、銀輪股份、愛柯迪、均勝電子、精鍛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