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李彥宏:人工智能的本質是讓計算機瞭解人類、服務人類

日前,在印度理工學院(IIT)馬德拉斯分院舉辦的 Shaastra 2020 科技節,百度掌門人李彥宏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AI)的創新”的演講,聊未來十年,也繼續為人工智能佈道。

李彥宏:人工智能的本質是讓計算機瞭解人類、服務人類

  李彥宏認為過去十年的世界經濟是互聯網經濟,改變了消費方式、娛樂方式。而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標籤。智能經濟將改變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人類的生產力。

  比如進入AI 時代,搜索也在不斷髮展變化。第一條搜索結果通常是正確答案,目前搜索首條結果回答了大約60%的查詢。

  李彥宏指出20多年前當搜索引擎剛剛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候,背後的技術與人工智能毫無關係。現在當人們用文字、問題提出請求或者表達興趣的時候,計算機會推測人類或用戶的意圖,他認為人工智能的本質是“讓計算機瞭解人類、服務人類。”

  人工智能出現至今伴隨著爭議與讚美,霍金曾多次提醒要警惕AI,擔心失控威脅人類,在很多科幻電影中也能見到AI失控後的末日場景。不過持樂觀態度的人依然是多數,李彥宏很顯然是AI的擁躉也是樂觀派。

  樂觀的李彥宏曾經說過AI不是要毀滅人類。而是讓人類實現“永生”,這一次他又重提了該觀點,機器越來越智能逐漸可以模擬人類,比如互聯網上存儲了大量有關史蒂夫·喬布斯的信息,所以計算機可以模擬出喬布斯的思考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喬布斯永遠地活下去。未來如果蒂姆·庫克(Tim Cook)想評估蘋果是否應該開展自動駕駛項目,他就可以詢問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或者說經過數字化的史蒂夫·喬布斯。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工智能可以讓人永生。”李彥宏相信,未來任何人的信息都可以被存儲,被計算機學習和模擬,並且在需要時進行信息輸出。

  各位下午好,很高興大家在這個週六的下午來參加我的講座。我聽說沒有進入印度理工學院的人才最後去了麻省理工學院,今天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在座的各位對探索新知是那麼的渴求。

  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的一大潮流。今天,我將和大家探討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

  在談AI 之前,我想和大家回顧一下智能手機誕生之後互聯網的演變,或者說移動時代是如何改變互聯網的。當然,在座的各位可能對美國的情況比較熟悉,我將主要從中國的角度進行回顧。中國的情況與美國有些不同,因為我們擁有相對獨立的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

  首先,應用程序正在變成一座座孤島。也就是說,很多大型APP 已經成為相互孤立的狀態,它們的內容和服務無法通過搜索引擎或第三方程序方便獲取。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開始獨立運行,不再依賴搜索引擎。

  其次,內容開始直接與作者相連。在個人電腦時代,我們的互動對象主要是網站或網頁,我們知道網頁的背後是網絡管理員、站長,但我們可能從沒想過直接和網絡管理員進行交流。但是,在移動時代(尤其在社交網絡上),所有內容經常會直接與作者緊密相連。

  現如今,尤其是在中國,新聞推送或內容推送都非常流行。用戶進行搜索時,不僅能查找到相關內容,還能方便地找到該內容的作者。在查找到相關內容後,用戶可以提問題,而作者很可能直接回應用戶的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

  第三是視頻的興起。視頻正在成為主要的內容形式。在互聯網上,我們最初看到的是文字,後來看到越來越多的圖片。當前,視頻已經成為互聯網上最重要的內容形式。人們對視頻內容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

  比如說,如果你搜索廣義相對論,你看到的第一條搜索結果可能是維基百科條目。如果以百度為例,那百度百科將會是第一條搜索結果。但請設想一下,一個視頻片段或視頻形式的內容,可能會是這項查詢結果更好的答案。因為我們能找到一個很好的敘述者、很好的老師去用非常簡單易懂的形式闡述什麼是相對論。

  在這種形式下,你能感覺到自己和這位老師、這位講述者是相連的,而不只是面對一些單一的文字。像相對論這樣的理論是比較難以理解的,而視頻則降低了此類知識與內容的獲得門檻。

  這是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看到的情景。

  進入AI 時代,搜索也在不斷髮展變化。那麼,人工智能究竟如何改變搜索呢?

  我們目前看到很多新的趨勢。首先,第一條搜索結果通常是正確答案,目前搜索首條結果回答了大約60%的查詢。

  有越來越多的搜索將直接得到答案,而不是像過去,給用戶大量鏈接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正確答案。我相信這種情況會越來越普遍,也就是說用首條搜索結果或一段內容就能直接解決搜索問題的情況將更多。

  目前的首條滿足率是60%,之後將上升至70%、80%甚至90%。人們將更容易直接得到正確答案,而不再需要點擊不同的鏈接、瀏覽不同的網頁。因為搜索問題本質上是一個人工智能的問題。

  在20、25年前,當搜索引擎剛剛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候,背後的技術與人工智能毫無關係。現在之所以說搜索本質上是一個人工智能的問題,原因就在於,當人們用文字、問題提出請求或者表達興趣的時候,計算機會推測人類或用戶的意圖,從而提供相關答案。而這就是人工智能的本質,即讓計算機瞭解人類、服務人類。

  所以說,解決搜索問題實際上更像是解決一個普遍的人工智能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其次,內容推送與搜索結果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搜索結果就可以解決你的搜索問題,你不再需要翻看其他鏈接的時候,這些鏈接也就成了多餘信息。

  實際上,我們也不需要提供多餘信息。一旦你提出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我們會更願意提供與你搜索的話題相關的其他知識,而不需要與你的問題直接相關。

  比如說你搜索梵高,首條結果是對他的概述,那麼第二條可能就是對莫奈的簡要介紹。這個結果並不一定需要包含梵高兩個字。所以,一旦你提出的問題得到解答,我們就會基於你的興趣擴展你搜索得到的內容。不需要與你的問題直接相關,而是根據我們對你的興趣的理解來提供內容。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對用戶的瞭解遠比在個人電腦時代豐富的多。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擴大對用戶興趣的瞭解。我們給的內容越多,用戶花費的時間也就越多。

  在中國,人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大約是五個小時,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那麼就搜索而言,如果我們可以直接滿足搜索要求,人們花費的時間越多,就意味著我們正為客戶提供越來越多的與之相關的內容。

  第三,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已經有了這樣的體驗,相機和麥克風已經成了新的鍵盤。未來搜索將不僅限於文字,用戶還可以用語音、圖像或者視頻來表達意圖。比如你對某個植物感到好奇,不知道它叫什麼,那麼對它拍個照就會有答案。人工智能使這樣的搜索結果變得越來越精確。

  我們已經步入2020年,回望過去十年,如果要給這一時期的世界經濟添加一個標籤的話,我認為這個標籤應該是互聯網經濟,因為這十年間,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東西。

  互聯網改變了支付、外賣、零售和約車方式。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互聯網改變了娛樂方式。

  在上一個十年,我們大多數人會花很多時間看電視。兩週前,我出席了一個論壇,規模跟今天差不多,約有400人在場。當我問道“有沒有人昨晚看電視了”,沒有一個人舉手。

  今天,人們會用手機玩幾個小時的遊戲或者看幾個小時的短視頻,但根本不會去看電視。也就是說,互聯網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但是,展望未來,我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人工智能時代,而世界經濟的特徵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標籤。如果說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娛樂方式,那麼智能經濟將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將大大提高人類的生產力。

  這一點也可以分成三個方面來講解。首先是全新的人機交互模式,其次是人工智能將變革各行各業,最後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我想在座很多人已經體驗過人機交互的新模式。當前市場上銷售的新車都是互聯汽車,都是連接互聯網的車。進入車內,你會看到一個比手機更大、更好的屏幕。車內配備了更昂貴的麥克風、攝像頭、以及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因此從本質上講,當你進入車內之後,就不再需要使用手機了。

  正如在視頻中見到的,這幾乎都是語音控制的。車內各種服務、內容都具備語音控制功能,並且可以連續響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必每次都要使用喚醒詞,現在上市的汽車已經具備這一功能。

  我們在家也能得到與當今移動互聯網截然不同的體驗。

  所以,當家裡有這樣一臺智能屏時,我們就有可能不再那麼依賴手機了。假如想知道明天的天氣,我們只要對智能屏問一句,它就可以立刻回答。但是如果要通過手機知道,我們通常需要從兜裡掏出它,解鎖,打開APP,輸入相應的關鍵詞……需要很多很多步驟。

  但是對於這樣的語音設備,它更直接、更方便,使用門檻也更低。我們甚至不需要識字,只需要說出問題,它就能給出答案。

  正因為如此,在過去十年裡,我們越來越依賴手機,而對於未來十年,我有一個判斷:我們對手機依賴程度會逐步地降低。因為無論走到哪裡,我們周圍都有傳感器,有基礎設施,它們可以回答我們的問題,為我們服務,所以我們不必每次都掏出手機。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力量。

  在生產中,也存在這種新型的人機交互模式——我們稱之為“數字人”。它本質上是一個人型虛擬助手,能夠幫助我們完成任務。例如:

  為什麼這是有用的?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將其應用到銀行服務中。很多銀行都無力在各大城市開設分行,因為租金以及僱用大量人員的成本太高。但是,如果用戶想要開設一個銀行帳戶,或者想要借錢,或者任何需要人工協助的銀行服務,我們都可以通過這種虛擬助手來實現。

  而且我們發現,與真實的人相比,用戶與虛擬人打交道時感覺更舒服。這樣不僅節省資金,節省空間,而且也更加人性化。在虛擬人面前,我們沒有任何壓力:可以沒有顧慮地交談,做任何想做的事。

  所有這些都在改變著我們的人機交互模式。人工智能還在為許多行業帶來變革,提高效率降低風險,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客戶服務。我們已經瞭解了銀行業的虛擬助手案例,在許多其他行業中,人工智能還可以改進客戶服務。我們一直與許多電信運營商合作,協助他們使用虛擬助手進行客戶服務。不僅在中國,我想在印度也是如此,一般情況下,一位電信運營商會有100種不同的套餐計劃。當客戶來電時,客服人員通常可以推薦適合該客戶的方案。

  但是,如何能在一兩分鐘之內找出最適合該客戶的方案呢?對真人客服來說,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但是對於虛擬助手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它實際上非常簡單快捷,能夠提供更高效的客戶服務。不僅僅是電信行業,對於許多其他行業,我們同樣可以找到類似的案例。

  教育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找一位私人導師,或私人助教來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當學生有任何問題或疑問時,我們都可以通過虛擬助手來幫助學生梳理各種知識點,促進學生學習。

  同樣對於製藥行業,人工智能將加快藥物研發的步伐。我們看到,已經有很多初創公司都在這樣做了。通過人工智能,我們可以提出各種不同的分子組合作為藥物靶標,然後非常迅速地生成很多潛在的藥物靶標,並讓生物學家和科學家篩選和驗證這些藥物靶標。

  此外,人工智能也在改變著交通方式。這在中國是一件大事,因為在中國,我們已經建造了許多交通基礎設施,如高速公路、地鐵、立交橋等,這花費巨大。但是,交通運輸的軟件層面沒有太大的改進。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認為這將發生巨大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尤其是 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車路協同。路側設備將與車輛進行通訊,以提高交通效率、避免道路盲點、協助自動駕駛、管理泊車等等。

  Apollo 是一個自動駕駛開源平臺。但我認為,它不僅僅可用於駕駛,還可以用於整個交通系統。就目前的情況看來,要讓全自動駕駛汽車在世界各地普及,還需要很長時間。但在那之前,我們可以用人工智能來顯著改善當下的交通狀況。

  每一年,都有超過一百萬的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大大降低由交通事故引發的死亡。比如在交通信號燈處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實時瞭解路口有多少車輛,以及它們的行駛方向和速度,並且可以通過路邊傳感器實現對危險車輛的智能提醒。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實時調整交通信號燈的時間,使整個城市的交通更加和諧,從而大大減少交通延誤。

  在中國保定,我們的人工智能系統幾乎運用到這座城市的所有交通信號燈。在高峰時段我們可以將路口等待時間縮短20%到30%,從而減少了20%到30%的交通延誤。

  現在,我們來談談基礎設施。我們都知道,基礎設施非常重要。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高速公路和高鐵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但展望未來,我認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將極大地推動中國經濟的創新發展。其中包括應用開發平臺、深度學習框架、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專為人工智能設計的芯片。

  百度有超過2000名工程師正在致力於發展我們的人工智能平臺。而我們的全球開發者社區有高達數百萬名開發人員,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開發人員都能以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和更低的成本來開發各種應用程序。

  在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方面,我們擁有用於智能音箱、智能屏或任何物聯網設備的DuerOS。我們的百度智能雲也針對各種人工智能應用進行了優化。就像我剛剛提到過的,Apollo 是一個自動駕駛開源平臺。現在,我們已經擁有超過175個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各大汽車主機廠商(OEM),比如梅賽德斯、寶馬、豐田、福特等。通過百度大腦,我們提供多種基礎人工智能能力,例如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以及用於移動端內容的各種推薦平臺。飛槳(PaddlePaddle)是源於中國的深度學習框架,類似於 TensorFlow 或 PyTorch。

  可以說,人工智能是新興的浪潮,但不是每個公司、每個人都有能力開發出成熟的人工智能尖端技術。這就是為什麼人工智能平臺非常重要、為什麼我們在這種開源開放平臺上投入大量資源的原因:讓每個人都可以方便地從中獲益。

  我們還將人工智能用於公益事業。

  我們用人工智能幫助尋找走失人口。在中國,我們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是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找到了超過9000名走失人口,其中有的人已經走失長達二十多年。我們有一個案例,一個男孩走失時才4歲,而我們的系統在他25歲時仍然成功地找到了他。

  我們還用人工智能來幫助視障人士。我們已經在很多盲人按摩院安裝了百度小度智能音箱。那些患有視力障礙的按摩師可以使用語音來控制空調、窗簾等其他物聯網設備,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因此,人工智能在此類公益應用方面前景廣闊。

  我曾經說過,人工智能能讓人永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機器可以變得越來越智能,逐漸可以模擬人類。如今,數據存儲設備變得越來越便宜,這讓我們可以負擔存儲大量個人信息的成本。

  例如,我在這裡講話,通過錄制視頻可以把我說過的話長期存儲起來。我們的聲音可以被存儲,視頻可以被存儲,文字、文章以及關於我們自己的一切都可以用數字化的方式保存起來。

  以後,根據這些數字信息或內容,計算機可以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因此,不難想象,再過一段時間,如果蒂姆·庫克(Tim Cook)想評估蘋果是否應該開展自動駕駛項目,他就可以詢問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或者說經過數字化的史蒂夫·喬布斯。因為互聯網上存儲了大量有關史蒂夫·喬布斯的信息,所以計算機可以模擬出喬布斯的思考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喬布斯永遠地活下去。不僅是喬布斯,任何人的信息都可以被存儲,被計算機學習和模擬,並且在需要時進行信息輸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工智能可以讓人永生。

  這就是創新的魅力所在,這就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也是位居中國之後的第二大發展中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兩國的經濟都在快速增長。我認為在下一個十年中,我們將擁有更多的機會。因此百度非常期待能與印度的機構合作,通過創新來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謝謝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