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韓國導演 金基德

我電影中出現的那些人物不是“好人”或者“壞人”,他們只是人。—金基德

韓國導演中的異類金基德,因為其驚世駭俗的電影主題和暴力血腥的表達方式飽受爭議,被韓國國民嘲諷為"娼妓導演",亦或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這個半路出家從未受過正統電影教育,32歲才開始執導人生中第一部電影的韓國導演,總是聚焦於5%的邊緣人類,用最極致、荒誕的故事去揭示那些隱藏在光亮背後角落裡最殘酷、恐怖的人間意象。

在韓國大眾眼裡,金基德顯然不受待見,被視為譁眾取寵的跳樑小醜。而在西方世界,卻對這位飽受爭議的東方導演讚譽有加,金基德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摘得桂冠,儼然是登得大雅之堂的東方電影人主力。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追溯金基德的成長

金基德這個壞小子1960年出生於一個經濟落後的小山村,從小熱愛繪畫,因為在父親眼裡"不是學習的料兒",服從父親的安排中學還沒畢業就輟學進入工廠,幾乎在工廠裡度過了所有青春期,直到20歲為了逃離高高在上專制的父親應徵入伍,加入韓國海軍這座"避難所",退伍後為謀生從事了幾年的體力勞動,但從未放棄繪畫,30歲的金基德再一次為了遠離父親前往法國巴黎深造美術,靠賣畫為生,兩年後回國發現自己有說故事才能的金基德開始了劇本創作。

對金基德影響至深的父親是個經歷過朝鮮戰爭的退伍軍人,母親則是一名普通主婦。金基德的少年生活充斥著惶恐和壓抑,父親對他而言是家裡至高無上的君主,趾高氣揚的發號施令、訓斥謾罵,為了逃避面對父親,經常胡亂吃一口飯就逃離家,餓了就去菜園裡偷拔白菜充飢,而父親每週一次去首爾中藥局抓藥,則是金基德兒時生活裡最快樂、安慰的一段時光。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不堪重負的少年生活,使金基德一直籠罩在自憐的悲情人格里,同時也塑造了金基德看待世界與眾不同犀利的眼光和角度,他經常將自己的個人體驗融入到電影作品中去,在金基德2001年的電影《收件人不詳》中,治歆和他的父親便是他們父子倆的自畫像,電影裡對於父親的態度:"雖然可惡,但又無法徹底憎惡他,因為他也是一個受害者",也正是他自己內心的投射。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金基德的電影作品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鱷魚藏屍日記》 海報

金基德的電影並非一開始就風格詭異,他1996年的處女作《鱷魚藏屍日記》,源於日常的生活體驗,經常散步走過漢江大橋,發現了大橋下聚集生活的流浪人群,並結識了一名靠打撈投江者屍體賺錢生存的社會底層。金基德便著手蒐集素材創作了該劇本,還拒絕了1億韓元買斷劇本的電影投資,換回第一次執導的機會,這部處女作是以現實和想象交錯的電影,不同元素的交織有種混亂之感,並不成熟,沒有取得大範圍的成功,可金基德的電影之門已然開啟。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漂流欲室》 劇照

1998年的第三部電影《雛妓》(又名《藍色大門》)上映,金基德忽然就躍入電影人的眼簾,讓整個電影評論圈躁動、不自在起來,而《漂流欲室》更使他成為了爭論和非議的焦點,甚至很多原本支持他的電影評論家也紛紛倒戈。

至此,金基德的電影逐漸形成了非常強烈、獨特的個人風格,有人將他奉為大師,有人對他恨之入骨。

  • 邊緣群體的瘋狂故事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呼吸》 劇照

金基德電影總是在揭國人和歷史的瘡疤,從傷痛中走來的男男女女,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大多以最恐怖、極致的面目展現出來。在汙穢惡臭的漢江邊以打撈溺水屍體謀生的的勇佩《鱷魚藏屍日記》; 為了尋找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姐妹,不惜賣身輾轉於全國各個角落的貞花《雛妓》(又名《藍色大門》); 為了報復來自高等階級的歧視不惜設計讓女大學生淪為妓女的亨吉《壞小子》; 監獄裡一個死囚犯關於慾望和絕望的掙扎《呼吸》。

  • 在沉默中爆發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空房間》 截選

金基德的大多數電影裡,沉默是主調,將近100分鐘的影像,大多電影對白廖廖,有時甚至不超過三句。在電影裡話語成為生活裡嘈雜的噪音,可以消除,這樣更直觀的直面潛伏在人心深處的慾望和意念,電影中人物的沉默也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無法表達,是一種自內燃燒的沉默,人類的沉默中其實隱藏著話語,這是金基德眼中的沉默。

而《空房間》、《漂流欲室》、《莫比烏斯》裡的沉默是金基德所有電影中最強烈、最具有衝擊力的,封閉空間和廣袤水域裡的沉默也有著極其不同的感觀體驗。

  • 生猛的暴力與情色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收件人不詳》 劇照

金基德的電影裡總是充斥著極端的暴力和性以及情慾,電影裡的女性大多都以妓女的形象出現,主動或被動的售賣或利用自己的身體,電影中的人物也總是隱藏著隨時會爆發的"自虐"和"他虐"的念頭,無休止的毀壞自已或他人的身體,彷彿暴力是僅剩的生活對策,《收件人不詳》裡昌國把母親乾癟的乳房割了下來,以此割斷和美軍之間的聯繫; 恩明則把重新復明的眼睛刺瞎,以獲得心靈的寧靜。這即不是為了抗爭也不是為了馴服的暴力毀滅之路,帶來心靈上的巨大沖擊。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金基德的自白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在2008年拍完《悲夢》以後,金基德經歷了三年的空窗期,在拍攝期間因為疏忽差點導致女演員窒息喪命,身邊的演員與親信也逐一離他而去,他受到重創,也患上社交恐懼症,隨即隱遁入深山老林,離群索居。他說:"拍不了電影,我就拍自己"。於是2008年及2011年就分別上映了《電影就是電影》和《豐山犬》,金基德只署名編劇,導演則分別由他一手提攜的張勳和全宰洪擔任。

《阿里郎》則是他三年後的首部迴歸之作,失意的金基德在物質條件極為簡陋的山上,開始了自我質疑和質問的心靈旅程,並用攝像機記錄下這一段歷程,於是有了這部電影,電影裡的金基德自問自答中不斷宣洩著自憐自哀的苦悶與不甘。

隨即2012年他執導的《聖殤》殺回國際電影節,獲得了第69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的金獅獎。這也是他繼《空房間》、《撒瑪利亞女孩》後再次獲歐洲三大電影節的青睞。

金基德|被韓國國民拒之門外的“歐洲電影導演”“娼妓導演”

《人間,空間,時間和人》 劇照

而2018年的《人間,空間,時間和人》是金基德復出後最具野心之作,也是他目前的最後一部電影,在電影裡他打造了一膄充滿隱喻的"諾亞方舟",各色人等在船上為了食物和生存上演了一幕幕野蠻、荒誕、血腥的"人吃人"的鬥爭和殺戮,電影的結局更是洩漏了此時的金基德對整個世界的絕望,惡在這個痛苦的世界只是無限輪迴的上演。若以往的電影作品裡金基德還留有一絲對人類痛苦的憐憫和同情,而在這部電影裡則早已消失殆盡。

諷刺的是這部電影上映之後,隨即就曝出了他的性侵醜聞,金基德遮遮掩掩:“我只是扇了耳光,只是強吻,不是性侵",拒不承認只是模稜兩可的口頭道歉,這個分不清藝術和生活邊界親身傳播惡的邊緣導演,估計很難再迎來下一部電影。

"於我而言,這個世界就好像是某個人不由分說地抽了我一耳光,然後又瘋狂逃遁的一個所在。這裡根本就沒有可以尋找犯人的路,於是,拍電影便成了我與這個世界對抗的手段。"

一個將生活融入創作,用生命來拍攝電影以對抗世界的赤手空拳的半吊子導演。大多數人並不能真正的喜歡這樣的導演和電影,卻又會忍不住被他吸引,想去窺探他鏡頭下世界背後陰暗殘忍的一面,只是窺探過後留下的是窒息的壓抑和絕望,甚至是對這個世界隱隱的愧疚,隨之又想立刻將他和電影拋出腦外。

-end-

我是荒妍,喜歡記得關注+點贊哦!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