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郯城李莊鎮徵集群眾來信,破解“三資”清理難題

新年即將到來,郯城縣李莊鎮陳埠村每戶村民都收到了一個信封。

這是一個空白信封,但村民們卻認為是包含著責任與義務的沉甸甸的“厚禮”。空白信封要求村民把所知道的村裡沒發包或發包沒效益的土地、樹木、荒山、汪塘等資產、資源,無記名填寫在信封裡交給農村“三資”清理工作隊。


郯城李莊鎮徵集群眾來信,破解“三資”清理難題


對於農村“三資”清理工作,人們都認為攤子大、時間跨度長、歷史遺留問題多,難清理、清理難,有著“老虎吃天,難以下口”的思想。集體的事,集體辦,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一直以來都是農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誰都想把自己知道的集體“家底子”亮出來,這次徵集群眾來信,群眾都積極踴躍的參與,查找到了一些“隱形”的集體資產、資源,得到了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例如“工資地”,即某些村組幹部發不上工資,村裡就劃給一塊土地長期耕種,不用交承包費。

每個村、組的發票、合同都明擺在哪裡,基本不會出現漏洞,農村三資清理的“盲區”主要在集體資產、資源上。對於新發現的“秘而不宣”、“隱身”了的集體資產、資源被無償佔有的項目,鎮裡彙集成表下發各村,或利用“微信”、“朋友圈”、“群”等廣泛交流,數據共享,以達到每個“三資”清理工作隊隊員成為農村核查集體“三資”項目的“活地圖”。

從農村群眾彙集來的、不在簿冊的新“三資”清理項目,大都是認可的事情,好清理,沒阻力,事半功倍,維護了群眾和集體的利益,破解了農村“三資”難清理、清理難的難題。


(王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