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未來的區別在哪?這幾方面差異忒大

和以前不同,現在的孩子最親密的玩具可能就是家裡的手機,有的孩子甚至還早早地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玩手機時安靜不煩人,就

把手機當作了一個法寶,但是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很多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未來的區別在哪?這幾方面差異忒大

玩手機,最近的危害就是視力降低,別把孩子的“安靜”用視力來換

上半年大河報就報道過一則兩歲孩子近視900度的新聞,讓人十分震驚。原來女孩的媽媽帶孩子到婦幼保健院做身體檢查時,一位醫生髮現孩子總是習慣性地皺眉眯眼,樣子十分反常。經過檢查,孩子雙眼近視將近900度。

原來孩子的爸爸媽媽平時都比較忙,即便回到家裡也常常需要辦公,為了避免孩子打擾,就讓孩子獨自在一旁玩手機。加上孩子平時愛哭愛鬧,手機更是成為了這對年輕家長的救命稻草。正是這樣下來,兩歲的孩子才會近視到這樣的地步。

孩子愛玩手機,家長們也喜歡孩子安靜的樣子,但是手機遠不能代替遊戲和家長的陪伴。長久下來,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讓家長們悔恨不已。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未來的區別在哪?這幾方面差異忒大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差別多,這幾方面尤其顯眼

1)身體上的損害沉重而難以挽回

成年人用眼過度時也會感到眼睛酸脹,視力模糊,孩子的眼睛更是嬌嫩。而玩手機,第一個受到傷害到就是孩子的眼睛。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近視防治指南》指出,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率已經達到了90%左右。這樣的數字實在是觸目驚心。

同時,長時間以不正確的姿勢看手機,比如躺著看手機,側著看手機和低頭看手機等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容易導致孩子脖子前伸,脊柱側彎和形成頸後大包,影響孩子身體的正常發育,還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2)性格急躁,耐心都被手機消磨

孩子玩手機多是打遊戲或者是看動畫片,這些項目都有屏幕內容豐富,變化快,聲音大等特點,常常讓人應接不暇。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未來的區別在哪?這幾方面差異忒大

尤其是玩遊戲,各種獎勵都是即時的,當孩子習慣了這樣的快節奏刺激時,就會不自覺的變得沒有耐心

,甚至在聽爸爸媽媽說話的時候也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因為對於他們來說,等待和努力的過程變得更難熬了。

3)學習效果不如人,影響有時很隱形

前面說到習慣了手機高頻快速的刺激後的孩子會有耐心變差的情況,這樣的性格特點也就往往導致他們很難安安靜靜地坐下來認真的思考和學習,常常兩三分鐘後就開始覺得渾身難受。

年紀稍大一點,懂得手機搜索的孩子還會在做題的時候依賴上手機——用計算器代替筆算,直接網上搜題等。這些習慣都會讓孩子變得不愛主動思考,變得不善於思考,學習效果自然也就比不上那些坐得住,習慣了自己探索的孩子了。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未來的區別在哪?這幾方面差異忒大

說在最後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由於孩子自制力差而且沒有什麼時間管理意識,常常玩起手機來就停不下來,家長們可以一定要記得把控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千萬別讓手機成為了傷害孩子的利器。要想孩子不對手機產生依賴性,家長們首先要自己以身作則,別讓手機佔用了太多陪伴孩子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