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他用五個“一”,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來源中國軍網

他用五个“一”,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陳訓楊。夏一軍 攝

“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向英雄老爺爺致敬!”網友“書蟲”在瀏覽了《百歲老兵陳訓楊復員後深藏功與名 連親孫子都不知道他的故事》的新聞後寫下了這樣一條評論。

一個秘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相信很多人在讀了老英雄陳訓楊的故事之後都會發出同樣的驚歎,他從戰火硝煙中走來,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復員返鄉後,卻把用鮮血換來的赫赫戰功當成“不能說的秘密”埋藏在心底,直到六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才有機會從塵封已久的往事中觸碰一位抗戰老兵的赤膽忠心。

“想想和我並肩作戰的戰友,一個個都倒下了,我還能活著,成了家,生了兒子,我哪有顏面到處對別人宣揚呢?” 在陳訓楊老人的心中,失去戰友是無法言表的傷痛,能替他們多看一看這太平盛世已是最大的幸運,沉默是他最自然的選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是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初心與堅守。

一碗麵

“那碗麵吃得好香喲!”黨和人民軍隊給予少年陳訓楊的溫度,像一團火苗點亮了他內心萌芽的信仰之光,懵懂的青年看到了一條追求美好和光明的道路。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在這個“憑什麼?為什麼?”常被人掛在嘴邊的年代,陳訓楊為年輕一代上了一堂關於對信仰的親身示範課,他的一生就是對守初心擔使命最好的註解。

一隻眼

和所有安靜慈祥的老人一樣,我們看到的陳訓楊滿含笑意不疾不徐,如果不是那隻深陷、坍塌的左眼眶,可能沒有人會把他和70年前那一次次殘酷慘烈的戰鬥聯繫在一起,也不會有人知曉這是一位在“渡江戰役”“解放江山”等戰役中屢獲戰功的老兵。

很多網友感慨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老英雄戎馬一生的戰鬥故事感人至深,也如同歷史的迴響,提醒著我們決不能忘記祖國強盛與人民富足是多麼來之不易,決不能忘記那些曾經以及正在為今天的美好生活負重前行的人們!

一座壩

陳壩根、陳壩英、陳壩鳳......老人給子女起的每個名字裡都有一個“壩”字。興修水利,利國利民,脫去軍裝後的陳訓楊投身水利建設,在鄉親們口中,他是興修水利大會戰的一員猛將。

崗位變了,作風沒變;身份變了,擔當沒變。打仗和修水庫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陳訓楊家國情懷最純粹的表達。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陳訓楊每一次選擇的背後,都是他對事業的忠貞不渝,是他時刻以共產黨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邀功請賞、不躺在功勞簿上,堅守初心、甘於奉獻,始終沒有停下來的前進腳步。

一件軍大衣

都說軍裝是軍人的皮膚,陳訓楊有一件入朝參戰時發的棉大衣,至今被他視若珍寶。這件大衣,包裹過他剛出生的兒子、孫子,還有重孫……老人無法忘懷那段烽火歲月,也希冀革命的火種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我自己的外公曾經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我老公的爺爺也是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很多網友都留言說老英雄的感人事蹟讓他們想到了自己的父輩。遠離鮮花和掌聲,迴歸平靜的生活,究竟還有多少無名英雄選擇了沉默,我們無法知曉。他們的故事或許就此塵封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當我們仰望浩瀚的星空,一步一個腳印地踩著腳下這片熱土時,我們彷彿能看到他們如星輝般閃耀的靈魂,看到他們為追尋理想和信仰而獻出的生命,感受到他們和共和國的心臟一起跳動的脈搏。

英雄不會消失,英雄從來就不曾消失。

人們總說,五星紅旗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沒有他們的前赴後繼、流血犧牲,就沒有今天的和平發展環境和改革發展成就。戰旗獵獵,迎風飄揚,地動山搖,旗幟不倒,老英雄捨身忘我的精神不能磨滅,開拓拼搏的壯舉必須銘記!

他用五个“一”,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