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暴躁的媽媽,忍不住會打孩子罵孩子,事後後悔怎麼辦?

1.對孩子教育嚴格、打罵的原因:

①可能是自己曾經未完成的投射。

我們每個人,在童年時期,可能都有一些未完成的事情。那麼這些未完成就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在我們以後的歲月裡,潛意識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努力完成它。

比如父母要求你學習好,你沒有做到,或者你已經學習很好了,可父母還是覺得沒達到他們的要求,你也很想證明你可以是個讓父母滿意的孩子,但你現在已經成年,可能沒有這個機會再去完成這件事情,於是就把這個希望寄託在你的孩子身上。

這個事情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孩子想向父母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學習好,值得被愛的。

那麼問題來了,通過自己的孩子去滿足自己童年未被滿足的需要,這個方法行得通嗎?自己不會飛,下個蛋,讓蛋飛,自己內在未被滿足的需要其實永遠無法通過別人來得到滿足。拿我自己舉例:我小時候我媽很想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其實我學的並不好,我媽很生氣。等我有了娃,我也想讓她學各種東西,某一天我發現其實是我想把童年沒學好的東西讓孩子替我學會。我不是個全能的孩子,我孩子能啊!

暴躁的媽媽,忍不住會打孩子罵孩子,事後後悔怎麼辦?

②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固有模式。

心理學裡有一個理論叫“代際傳承”,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們會傳承原生家庭的很多東西,比如兩性、親子、子親等關係的相處模式、情緒模式等。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父母對你要求嚴格,稍有不如意就會動輒打罵,那麼很有可能你以後對待你的孩子也是這種方式。

暴躁的媽媽,忍不住會打孩子罵孩子,事後後悔怎麼辦?

③夫妻關係是否正常。

兩性關係是每個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兩性關係出現問題,那麼也會影響到周圍的其他關係,比如親子關係,夫妻一方可能會把未發洩出來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那麼孩子無形中就成了替罪羊,他做的再好都是不夠好的。

④周圍各種人和事帶給你的比較和壓力。

如今這個社會,競爭激烈、優勝劣汰,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績好、有特長,以後能在社會上混的體面一些,當我們看到身邊親朋好友的孩子們各種出色的時候,很容易就按捺不住內心攢動的小火苗,覺得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很優秀,在這種比較和壓力之下,我們就會把這份壓力傳導給孩子,讓他們承擔了很多可能他們這個年紀過多的東西。

暴躁的媽媽,忍不住會打孩子罵孩子,事後後悔怎麼辦?

2.如何改善:

①看了以上幾點,你可以探究一下自己的內心,對於孩子的高要求是源自哪裡,然後再看如何解決這個情況。

若是來自自己的未完成,那麼就自己去承擔起這份未完成,承認並接受曾經發生的一切,如果想去學什麼,那麼可以從現在開始就去學,而不是寄託孩子身上;

若是來自原生家庭的代際傳承,那麼就努力去改善這種模式,讓自己用一種更合理的方式對待孩子;

若是來自夫妻關係的問題,那麼就去看看問題出自哪裡,如何才能改善夫妻關係,同時不把夫妻之間的事情帶到孩子身上;

若是來自比較和壓力,那麼就試著收回一些高要求,更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孩子。

暴躁的媽媽,忍不住會打孩子罵孩子,事後後悔怎麼辦?

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相信他、支持他、鼓勵他、引導他,相信他能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而不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度過這一生,否則他只能成為你的翻版,而不是他自己。

③當然,學習這件事我是支持的,我個人覺得,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基本的學識和修養,才能更有助於做好以後的事情。其實父母並不是一個可以無證上崗的職業,我們也需要自我學習和成長,才能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東西。

另外,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比如兒童教育心理學、正面管教等可能都會對你有所幫助。當你成長了、進步了,你的孩子也會隨之而改變。

暴躁的媽媽,忍不住會打孩子罵孩子,事後後悔怎麼辦?

3.真正的教育不是叫別人如何做人做事,而是自己做在前面。

這裡送上一段我很喜歡的話——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

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然後,任由改變自然發生。

——雅思貝爾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