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坦克和步兵協同仍是攻堅戰主要戰法,單打獨鬥必定損失慘重

坦克和步兵協同仍是攻堅戰主要戰法,單打獨鬥必定損失慘重

《狂怒》裡面,坦克和步兵之間不但相互掩護,步兵還能給坦克提供目標指示。

有人說現代戰爭中由於反坦克武器的多樣化,坦克的作用降低了,也沒有必要在演練步坦協同這種老式戰法了,其實步坦協同訓練/作戰非常重要,因為在戰場上他們之間的密切到了“魚水關係”,現代戰爭中坦克沒有步兵護衛存活時間也許不會超過十分鐘,就會被敵方的各種反坦克武器打成零件狀態,甚至一個單兵火箭筒繞到坦克後面的發動機艙...就能將坦克摧毀!而步兵沒有坦克的支援進攻/防禦都會遇到極大的困難,坦克裝甲防護的目的不只是掩護坦克乘員,也是掩護一個班級作戰小隊,它就是一個移動的進攻/防禦堡壘!

坦克和步兵協同仍是攻堅戰主要戰法,單打獨鬥必定損失慘重

圖片上以色列“梅卡瓦Ⅳ坦克”很好的演示了坦克的移動堡壘作用,正好給一個步兵班提供了移動作戰當中的掩護,而這個步兵班也給坦克提供了400米內的安全保障和目標指示,畢竟12雙眼睛看到的要比坦克的觀察設備視野開闊了

坦克和步兵協同仍是攻堅戰主要戰法,單打獨鬥必定損失慘重

圖片上是坦克駕駛員的觀察窗,只有半張A4紙大小,視角嚴重受限,雖然車長/炮長也有光學觀瞄器材,但這也不足以較全面的觀察到坦克外面的敵情,如果坦克單獨作戰這種視野受限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二戰以後由於有了應付坦克戰的經驗,單兵反坦克武器日新月異,從50米~2000米的距離說不定會從什麼方向上就有一枚來襲的反坦克火箭彈或者反坦克導彈,而坦克雖然防禦能力交強,但它並不是全車身都是厚甲防護,側面和車尾的裝甲很薄,會被反坦克武器輕易的穿透,將坦克摧毀!

坦克和步兵協同仍是攻堅戰主要戰法,單打獨鬥必定損失慘重

車臣戰爭中俄軍參戰的坦克、履帶式步兵戰車有近1000輛之多,但是有接近半數不同程度的受到毀傷,戰場上坦克受到損失是必然的,但是近半數的損失實在是步坦協同的戰術戰法生疏所致。

這樣的戰例非常多,比如:“車臣戰爭”中俄軍的一個T80坦克團就是步兵戰車沒有跟隨,獨自行動結果在格羅茲尼火車站附近被車臣武裝全殲!這個戰例表明,坦克在作戰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步兵護衛協同作戰才行,步兵手裡的機槍和步槍可以構成50~600米的射擊距離,坦克進攻路線上的任何地段和區域都是步兵武器的打擊範圍,並且步兵觀察也不受視野限制,發現敵反坦克手就可以直接將他擊斃,如果是碉堡之類的硬目標則通知坦克將它摧毀。

坦克和步兵協同仍是攻堅戰主要戰法,單打獨鬥必定損失慘重

這張是蘇軍1960年代演習的圖片,步兵伴隨坦克行進,除了增加了機動性之外,還能彼此間形成掩護,步兵班的輕機槍和突擊步槍構成了400~600米的火網,這個時候單兵反坦克火器的作用會降低很多...就是到了21世紀這種戰法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步坦協同訓練/作戰在目前的戰爭當中仍舊是陸軍訓練的重要科目和主要作戰手段,他們之間在戰場上是不能分離,相當於一隻手,張開則無力握緊就是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