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在漢中人的文化裡,如果說麵皮、菜豆腐和人們生活的緊密程度,那它們和漿水菜是沒法比的。在困難時期,漿水菜伴隨著人們的一日三餐。涼拌漿水菜就苞谷拉拉,那是多少人的童年記憶。那漿水拌湯,安慰了多少挨飢受餓得肚皮。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漿水菜是漢中地區特色小菜,做法很簡單,油菜、白菜、蘿蔔纓子、包包菜、石頭菜等等,選老一點的洗淨、切碎,在開水鍋裡略煮,連菜帶湯舀入裝漿水的器皿,或直接將菜置於缸、盆之中用開水燙,若有現成漿水,少量加入做母子(引子),漿水便酸得快;若無,攪些麵湯倒入亦可,然後加蓋捂嚴,過一半天,菜葉發黃,湯汁變酸,便可食用了。不過夏天漿水菜易變壞,要勤攪動。冬天,山裡人一次煮一大缸或一黃桶,可吃到第二年春天。漢中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你要知道漿水水水從哪裡酸了的?“,以提醒那些忘本不記恩情的人。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在漢中人的心頭也確實存在著這樣的疑惑,不論是被問到的,還是發問的人都無法回答漿水水水從哪裡酸了的問題,就像人們普遍回答不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這漿水水從哪裡酸了問題就成了一樁歷史公案跨越歷史的靈魂大拷問。儘管七說八說,但唯獨這個答案最接近事實真相。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在北伐的路上。這對於蜀漢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損失。為了穩定住國內形勢,蜀漢暫時放棄了諸葛亮一直以來所主張進攻策略,從而轉入了短暫的休整期。此時魏國皇帝曹睿也突然病逝,國內形勢也進入了新舊交替階段。由於曹芳年幼,所以曹睿在臨死之前也安排了曹爽和司馬懿兩個共同輔佐新君主。但是曹爽與司馬懿的奪戰爭鬥也就開拉開了序幕,為了架空司馬懿,樹立自己在軍中威望。公無244年3月,曹爽任命夏侯玄為統帥,郭淮為前鋒,出兵十萬直奔漢中而來。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此時蜀漢的漢中太守正是王平,在此駐紮蜀漢軍隊也不過三萬餘人。面對曹爽浩浩蕩蕩而來十萬大軍,很多人都認為應該固守待援,也即等待費禕、姜維等人的援軍,因為魏蜀雙方兵力相差過於懸殊。而且漢中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不然當年劉備也不會在此地和曹操硬碰硬,拼死拿下漢中地區。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知道,一旦漢中有失,那麼蜀漢的都在益州就會保不住了。客觀來說,當時王平手下提出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畢竟如果倉皇出擊,勝算可能性太小了。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讓所有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漢中太守王平拒絕了“固守待援”的戰略方針。因為在王平看來,蜀地險峻各方援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過來。雖然漢中地區地勢險要,但是魏軍在兵力上有著絕對優勢,一味地固守待援,很有可能等不到援軍到來,漢中就有可能被攻破。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所以王平做了相應戰略部署,首先他派護軍劉敏等領兵在興勢抵擋魏軍來攻,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王平還命令劉敏多立旗幟長達百餘里,這樣就會讓遠道而來的曹爽誤以為蜀漢主力部隊已經到達,從而不敢輕易發動進攻。此外王平親自率軍在後防禦,防止魏軍分兵來攻。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戰爭開始後,正是由於王平前期部署得當,魏軍攻勢很快被懈怠下來。魏國十萬大軍久攻興勢不下,再加上漢中地勢險要,魏軍後勤補充困難,所以當時曹爽就面臨著極其被動一個局面,那就是前面攻不下興勢,如果退兵就是無功而返。同時也正是曹爽這前後猶豫不決的時候,費禕自成都督軍趕至漢中。曹爽得知此消息後有意撤退,但已經為時已晚。因為費禕率軍繞道佔據三嶺,斷其歸路。這樣魏軍被圍困在秦嶺大山之中進退兩難,軍糧日漸緊張,只好消減軍士口糧,每日煮些稀飯充飢。那稀飯真的是越來越稀,都能照見人影,就像開水裡放了幾顆米。開水在那時被稱作湯,所以這稀飯大家都叫米湯,一直流傳到今天,洋縣人還把稀飯叫米湯就從這而來。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光喝湯不行啊,曹爽就下令讓士兵們利用戰鬥空隙在山上搜尋野菜,然後把野菜淘洗乾淨也放進稀飯鍋裡一起煮。有一天,他們剛剛鍋裡把湯煮沸,就在王平和費禕前後夾攻之下慘遭大敗,魏軍更是在此戰中損失多達數萬人。那些攻上山的蜀軍將士經過一天的大戰過後,此刻也是飢渴難耐,兩腿發軟、眼睛發綠。他們在魏軍的營地上發現魏軍還沒來得及吃的稀飯, 就毫不客氣地操起傢伙事狂喝起來。經過一天的發酵,這些野菜湯變得酸酸爽爽,再加上人本來是飢不擇食,這些野菜稀飯就成了他們口中的美味,紛紛說非常好喝,吸引了更多的人發生了哄搶。驚動王軍前來查看,詢問爭搶原因,看到鍋裡這東西,就問這是啥?有膽大的上前回答問話,看了這東西也迷糊,比稀飯要稀里面還有野菜,比水稠比飯稀,靈光一閃就臨時自己給起了個名字,說從軍士因為這漿水爭鬧。這漿水也就因此得名啦。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後來他們經過研究,原來漿水不過米湯里加入菜經過放置一段時間而成。他們也開始仿製便在漢中各地流傳開來,後來又嘗試著做出了菜豆腐,也有把菜撈出,加入調味品當菜食用,食用方法越來越多,和很多食物都可以混搭。隨著漢中對外貿易交流,傳遍西北五省,成為老百姓的心頭之愛。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當年圍困魏軍發現漿水的地方到底在哪裡呢?史載它就在今天的陝西洋縣東北槐樹關境內。


三天不吃漿水菜,連個門檻都難邁。話說漿水菜的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