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令人生畏的力量——車臣戰爭中的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三)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一共摧毀了車臣非法武裝的215個支撐點、204個永久火力點、31輛裝甲車和自行火炮、34套機動防空裝置、5套“冰雹”多管火箭炮系統、52輛軍用汽車,壓制了400多個火力點。火力支援任務主要由米-24武裝直升機使用S-5、S-8、S-13、S-24等非制導火箭彈和反坦克導彈、機炮來實現。米-6、米-8、米-26直升機僅執行空降、運輸及其他特種任務。在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俄羅斯陸航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共有12架直升機(7架米-24、5架米-8)被擊落或因遭受嚴重戰傷而徹底報廢,20名飛行員喪生,30架直升機受戰傷,裝備損失率為10%,損傷率為25%。

令人生畏的力量——車臣戰爭中的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三)

總體而言,俄陸航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表現不能算出色,損失率也過高。直升機執行的更多是運輸任務,而非戰鬥任務。這是有其內在原因的。首先,第一次車臣戰爭發動時,北高加索的天氣狀況極為惡劣。1994年12月29日-31日,1995年1月27日、2月24日和3月22日這幾天因為大霧,直升機完全不能出動。其次,在車臣使用的米-24太過老舊,設備不完善。其機載導航系統極為簡陋,只能進行目視飛行。因此,只有在氣象條件良好的晝間,米-24才能取得較大戰果。這些老版的米-24壽命大都在15年以上,並未防禦便攜式防空導彈的紅外干擾系統,這導致了其高損失率。而且,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陸航的米-24很少能滿載彈藥出擊,因為彈藥極度匱乏,這也嚴重影響了其戰鬥力的發揮。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唯一比較管用的彈藥就是S-24NAR和S-24UR重型火箭彈。S-24NAR一般用於殺傷,S-24UR則用於打擊裝甲目標。這種重型火箭彈殺傷力巨大,在車臣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第一次車臣戰爭暴露出俄陸航飛行員的戰鬥素養嚴重不足。由於缺乏訓練,飛行員已經缺乏使用武器的技能,也沒有做好參加戰爭的心理準備。米-24飛行員為了躲避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攻擊,往往未抵達目標就提前發射火箭彈,這些火箭彈是無制導的,提前發射往往會導致其落在己方陣地上。

令人生畏的力量——車臣戰爭中的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三)

當然,導致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蘇聯解體以後,俄陸航得不到充足的資金支持,準備無法獲得充分保養,人員無法得到足夠訓練以維持戰術水平。另外,雖然陸航基層官兵是阿富汗戰爭的過來人,但蘇聯解體後,俄軍高層大換血,指揮作戰的高級將領未必有這種經驗,即便是在阿富汗作戰過的俄羅斯國防部長格拉喬夫也有意無意地忽視那些經驗,在上級的這種漠然和無知的指揮下,基層官兵的經驗和戰術素養的發揮多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如果沒有這些阿富汗老兵力挽狂瀾,恐怕俄陸航在戰爭中的情形會更糟。相比較經驗不足的陸軍部隊,由於有在阿富汗執行反遊擊作戰的經驗,俄空軍和陸航表現要好得多。

雖然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傷亡很大,但是到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後期,俄軍已多少獲得了一定的經驗,戰術素養明顯提高,基本達成了戰役目的。然而,俄羅斯國內複雜的政治局勢和西方社會的虎視眈眈就不是在車臣的俄軍可以左右的了,正是在這些力量的煽動下,俄羅斯政府不得不開始和車臣叛軍談判。1996年8月13日,俄聯邦政府和車臣地區武裝達成協議,規定將車臣問題擱置5年。歷時20個月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以“哈薩維尤爾特協定”而告終。

令人生畏的力量——車臣戰爭中的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三)

然而,北高加索的局勢並未隨著“哈薩維尤爾特協定”的簽署而改變。車臣地區的安全形勢繼續惡化,俄國內形勢也沒有因為停戰獲得什麼起色。隨後,由於連年缺少撥款,1997年俄羅斯陸航的直升機數量比93年下降了10%,而總飛行時間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二。

人員素質則是俄羅斯陸航面臨的更嚴峻的問題,1993年陸航機組還有75小時的年均訓練時間,到了1997年,這一數字下降到不足33小時。更為致命的是,由於待遇不足和欠餉嚴重,曾經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力挽狂瀾的大量老飛行員都離開了陸航另謀出路。失去了這些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飛行員,俄羅斯陸航的戰備質量更是一落千丈,許多單位都能夠只在白天和正常天氣條件下執行作戰任務,曾經令蘇俄陸軍航空兵引以為傲的夜戰和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已經一去不返了。

令人生畏的力量——車臣戰爭中的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三)

裝備老化也是這一時期令俄陸航頭疼不已的問題。米-24,米-8和米6雖然曾經是蘇軍上最好的直升機,然而現在早已過時,還佔用了大量的維修製造資源。固然它們在車臣戰爭這樣的局部戰爭中表現出色,問題是俄羅斯軍隊又不是隻需應付局部戰爭,北約東擴是實實在在的威脅,而車臣戰爭中西方表現出的態度又不能不令俄軍加以提防。此時,他們的老對手美國陸航已經開始裝備AH-64D長弓阿帕奇這樣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了,而當時更先進的RAH-66“科曼奇”研製計劃還尚未取消,這些先進裝備對俄羅斯陸航是一個極大的刺激。俄國人不是沒有自己的先進直升機,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卡-52直升機,米里設計局的米-28A和米-28N直升機都是世界一流的先進直升機,但全因為資金不足而無力批量生產,俄羅斯陸航能不著急嘛,可著急也沒用,俄羅斯當時的國情就是這樣,真正的轉機還要到普京上臺以後。

儘管如此,俄羅斯陸軍航空兵仍然針對第一次車臣戰爭在暴露出動諸多缺陷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進。俄陸航參加了北高加索軍區在1997年、1998年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練了直升機在城市巷戰、山地戰、反游擊戰中的作戰行動。1999年,俄陸航更是在“西方-99”大規模軍事演習中表現出色,展示了幾年來訓練的效果。正是在這種狀態下,俄陸航迎來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的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