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一心向陽第2期:在原生家庭裡缺失的,要靠自己找回來!

FM101.1專欄

一心向陽

做一個溫暖的人

一心向阳第2期: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的,要靠自己找回来!

伴隨《都挺好》的收官,原生家庭話題的討論熱度再次掀起。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很重要。

記得曾經在看《爸媽學前班》時,正式開課前,主持人對四對明星夫婦家庭做了一個小測驗,通過提問幾個關於原生家庭的問題,每確定一個答案的人就向前走一步,最後問題結束,四對夫妻之間距離其實就每個人原生家庭的折射。

那幾個問題大概是:

1、你的印象中,父母是否從來沒有對你發過火?

2、你的父母是否誇讚你總比責備你要多?

3、你的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

4、你和父母之間是否經常說“我愛你”?

5、你的父母是否從來沒有拿你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過?

那麼面對這些問題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一心向阳第2期: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的,要靠自己找回来!

我想起了曾經看到的兩個故事:

故事一:

張大花,女,39歲,是一名律師。

她出生在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小時候,家裡有什麼好東西都是哥哥的,什麼髒活累活都是自己的。

不僅如此,她還經常被爹媽罵,也經常被輾轉寄養在親戚朋友家裡。

顯然,她註定在被忽略中長大。

現在的她,過得怎麼樣了呢?

她靠自己在廣州市中心買了100多平米的學位房,養了兩隻她自己認為很好看的貓,經常在朋友圈曬各種聚會照,也偶爾會招待從湖北過來看她的、曾經嫌棄她的爸媽。

她大齡單身,但是自認為過得很逍遙快樂。

有什麼能比一個人活得快樂,更大的成功呢?

一心向阳第2期: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的,要靠自己找回来!

故事二:

周小樂,女,34歲,自主創業者。

她小時候的記憶,就是家裡總是充滿戰爭和爭吵,自己的父親也總是習慣性動手打自己的媽媽,每次發生家庭戰爭她就總是第一時間躲在一張寫字檯的下面,連頭都不往外伸一下。

無疑,周小樂有一個極其破碎不安的童年。

現在,她過得怎麼樣呢?

她開了一家潮汕火鍋店,目前已經在廣州開了三家分店,她正計劃著把火鍋店開到她的山東老家。

她懷孕六個月了,正準備迎接人生中的第一個寶寶。

她說她這個生意很累,要進貨啊記賬啊,很麻煩,但是她很滿足。

其實讓人滿足的人生,應該也算是成功吧?

當然還有《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終逆襲成為職場精英。

分享這些是想用她們的故事來證明:原生家庭≠糟糕的人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東西,你會發現真的很踏實。

一心向阳第2期: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的,要靠自己找回来!一心向阳第2期: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的,要靠自己找回来!

如今,我們似乎越來越多地聽到一些聲音,那就是很多人似乎習慣了用原生家庭論來當生活各種困難的擋箭牌。工作不順,婚姻不順等等,而歸結其原因似乎最後都落到一個字上,那就是“錢”。

然而在一個家庭、一段個人生裡,最大的匱乏不是缺少錢。

而是,缺少愛。

我曾經聽過一段對原生家庭最好的感悟,是王弢說的:

一群人坐在一起談論原生家庭,就好像被傳染的病友坐在一起集思廣益,要找到一個罪魁禍首,從而得以治療。我們聽到過很多人來時路上的風霜雪雨,討論原生家庭讓我們發現根源,讓我們在核心家庭的建立中避免二次傷害,但絕對不能走進一個誤區,就是給自己的品格找藉口。一個有品格的人,絕對不會把自己所有不完美的鍋都扔給原生家庭去背,相比尋覓原生家庭,人生的主題,難道不是應該在搭建生態系統健全的再生家庭之上嗎?我們要在對原生家庭的凝望中,解放自我!

相信每一個人在《都挺好》中都會有所感悟,最親的愛人、家人,往往會是傷你最深的那個人,同樣地讓你感覺最受傷的,往往也是你內心最在乎的那個人。也許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把在原生家庭中缺失的東西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回來,讓自己過得更好。對於有些傷害,無法原諒,至少可以選擇放下,因為放下,才會釋懷,心才能騰出來去愛。

願我們都能學會和自己和解,願我們終能被溫柔對待!

-END-

2019.03.28

好聽的經典音樂新鮮的熱點資訊動人的溫暖故事

1011· 一路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