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政企合力,按下園區建設“加速鍵”

政企合力,按下園區建設“加速鍵”

欄目主持人 王俊傑

園區是發展的載體,園區建設速度事關招商引資的成敗。

不久前,筆者在濰坊臨朐採訪時瞭解到,2016年12月,一位北京客商到臨朐中歐節能門窗產業園考察時,園區還是一片荒地。次年8月,廠房就建成投用。正是這樣的建設速度,吸引了大批客商入園。近年來,臨朐整合企業市場力和政府公權力,推行“政府+龍頭企業”市場化運作模式,實施園區從招商到開發建設的“PPP模式”,按下了園區建設“加速鍵”。

政企合力建園區,要用好政府公權力,提升園區公信力和吸引力。以蘇州工業園為例,該園區之所以成為全國樣板,與政府主導規劃建設密不可分。在開發建設之初,蘇州工業園就在新加坡有關部門指導下,投資3000餘萬元編制了城市規劃。管委會還將園區生活配套的主力——“鄰里中心”導入城市設計,讓每個園區人都能享受“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務”,增強了園區吸引力。事實證明,在園區建設中,政府必須樹立系統思維,發揮主導作用,尤其是在園區規劃、產業佈局、政策配套等頂層設計上下功夫,放眼長遠,對標一流,超前規劃,最大限度發揮規劃綜合效益。

政企合力建園區,要用好企業市場力,提高園區建設效率。民營企業具有高效、快速、靈活的市場運作優勢,在園區建設中更能摸透行業動態與客商需求。同時,在後期招商、人才引進、園區管理配套等事項上,專業化公司更具優勢。由此可見,在園區建設上應善於發揮企業市場力,因地制宜,借鑑先進,改善園區開發建設、管理運營體制,把資金籌集、廠房建設、基礎配套等事項交由企業去做,真正通過把市場的事交給市場去做,激發和釋放市場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