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兩會·記者觀察】弘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吹響“同心同德幹事業、攻堅克難抓落實”號角

【兩會·記者觀察】弘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吹響“同心同德幹事業、攻堅克難抓落實”號角

過去的2018年,泰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殷殷囑託,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動力,以赴南方學習考察為契機,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城鄉建設面貌、幹部精神風貌發生了新的變化——

這一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分別增長5.5%、7.4%、20.5%,全市過百億元企業達到6家,新興產業揚優成勢,步入發展快車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煥發新活力,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這一年,博陽路、萬官大街、鳳凰路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車,擂鼓石大街中段、環山路東延改造工程順利推進,騰空市值7.5億元、佔地136畝的岱廟北側土地,改造建設岱廟文化廣場,將市值近10億元、佔地192畝的時代發展線黃金地段開闢為生態綠地健身活動公園……一件件惠民實事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一幅濃墨重彩的幸福畫卷在泰汶大地徐徐展開;

這一年,全市紮實開展“增信貸、降不良、打逃債、樹誠信”專項行動,清收不良貸款8.6億元;1.2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東平縣易地扶貧搬遷、黃河灘區遷建、移民避險解困“三大工程”穩步實施,3.5萬人實現回遷;紮實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開工項目215個,完成投資46.8億元……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勝利,為我市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保駕護航。

這一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3651.5億元、增長5.7%;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5億元、增長6%,其中稅收收入158億元、增長7.6%,稅收佔比72%、提高1.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3.8億元、增長8.8%;進出口總額160.8億元,其中出口127.6億元、增長8.1%;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和8.2%,連年保持平穩持續增長。

成績固然喜人,但“標兵漸遠、追兵逼近”的形勢卻讓我們容不得一絲懈怠。

當前,泰安正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整體經濟實力弱,產業規模小,經濟外向度低,城市基礎設施欠賬大,民生保障等問題亟待破解,要想爭先進位,不是提個口號、敲鑼打鼓就能解決的,必須認清實際、解放思想、奮勇爭先。

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大“雙招雙引”力度,著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不能撿進籃子都是菜,真正培植一批有利於新舊動能轉換的企業

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先認識問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邁出前進的第一步。

當前我市符合“四新四化”方向的新興產業項目不多,煤炭、鋼鐵、化工、建材、電力等產業仍佔全部工業的72%,高於全省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89%,與濟南、青島等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大企業大項目少。2017年過百億企業僅有4家,去年增加2家。2018年市重點項目中,投資過10億的45個,僅佔36.6%。

要素制約比較嚴重。各縣市區和功能區能源環境均已達到“天花板”。全市燃煤消費上限,去年是1713萬噸,今年要壓減到1699萬噸,明年降到1685萬噸。結構性用工矛盾突出,對105家企業開展用工調查,有71家存在“招工難”現象。

平臺建設水平不高。對標的嘉興市,有3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1家國家高新區,嘉興高新區在全國排名第55位,泰安高新區列第81位。全市現有8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定位不清、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動力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

以上這幾組數字,從一個側面說明,泰安急需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大“雙招雙引”力度,著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此外,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去年泰安GDP為3651.5億元,增幅是5.7%,總量位列我省第9位,但僅比威海高10億元,增幅排在了第12位。財政收入是219.5億元,已被濱州超過,排在全省第11位,財政收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6%左右,而全省多數地市都在8%-10%左右。稅收佔財政收入的比重排在全省第15位,四大主體稅收佔稅收的比重為53%,也排在第15位。另外,從縣市區情況來看,去年前三季度,6個縣市區的GDP增幅在全省137個縣市區中的排名,最高的(岱嶽區7.1%)排在全省第51位,最低的(東平縣5.3%)排在全省第92位。

對比可以發現,泰安要實現“位次前移”的壓力很大、任務艱鉅。

理性面對難題,盲目輕視不可取,需要沉著冷靜的深刻洞察和腳踏實地的真抓實幹。

今年,我市將著重抓好城鄉一體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泰山文化保護傳承、生態建設等宏觀規劃的編制實施,發揮泰安山好、水好、空氣好的生態優勢和文化優勢,突出文化旅遊、生態休閒、康養宜居等產業,做好綠色發展這篇大文章;集中領導力量,主要領導帶頭談項目、抓簽約、抓落地,創新體制機制,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用市場機制辦好市場招商競爭的事;集中培植“雙50強”企業,實行市級領導聯繫企業制度,“一企一策”解決難題,集中優勢資源要素,加大扶持服務力度,促進做大做強;著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今年完成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總量的70%,加快康平納智能染色工廠等6個省重點項目建設,抓好82個市重點項目建設,確保華能投資的光纖預製棒及光纖製造項目10月份試生產;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加強有效制度供給,著力破除影響項目落地、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抓好開發區改革,探索“管委會+公司”運行機制。

拉高思想境界的“標杆”,前推發展理念的“起跑線”

——拒絕平庸落後,真正成為新時代泰山“挑山工”

泰安面臨這麼嚴峻的形勢和這麼大的壓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黨員幹部在思想作風、境界標準、實幹擔當等方面存在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有的領導幹部墨守成規,只求“穩如泰山”、不求登高望遠,怕惹事、怕擔責,以不變應萬變,以“穩”對待各種風險,遇到問題只會背文件、套框框、找先例,對一些工作論證來論證去,就是不敢拍板決策,表面是負責,實際是不擔責;有的改革開放的意識不強,對先進生產力迸發的增長亮點,不懂、不學,不敏銳、不支持,招商引資思想不新、機制滯後、人才缺乏,對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新變化不研究、不掌握,辦法不多,力度不大;有的工作作風不實,缺乏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勁頭,工作上不用心、不上心、不盡心,既不研究外部的發展新形勢,也不掌握本行業、本區域的實際情況;有的區域發展的整體責任感不強,對全市發展大局漠不關心,不是“泰安發展我有責”,而是“敲鑼賣糖各幹一行”,不願做“今天栽樹,後天乘涼”的工作,“官本位”“權本位”“我本位”思想嚴重,沒有真正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為企業和群眾搞好服務。

“泰安作為泰山‘挑山工’精神的發源地,傳承弘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泰安的黨員幹部理當先行、責無旁貸。”市委書記崔洪剛如是說,解決好這些問題,就必須把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作為一面鏡子,把弘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作為一把“金鑰匙”,“幹”字當頭,“勇”字當先,提振精神,磨鍊意志,通過破解難點堵點痛點,推動我市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目標是前進的動力,我市要實現“位次前移、走在前列”的目標,要靠每個部門、每個行業、每個領域的一個個具體目標來支撐,靠一個個強縣、強企、強產業來實現。各級各部門都要拉高思想境界的“標杆”,前推發展理念的“起跑線”,只要有利於泰安的高質量發展,就要勇於解放思想,敢於跳出條條框框,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

按照省委書記劉家義所言,改革推進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從紅門到岱頂,七千八百級臺階,泰山挑山工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特別是“十八盤”,雖然只有1800級臺階,但垂直高度卻有400多米,負重登攀的難度和危險可想而知,不咬緊牙關攻堅克難,就到不了南天門。

對我市而言,既要加快發展,又遇到自然資源和環保的“天花板”;財源後勁不足,剛性支出增多,既要保發展,還要保穩定、保民生;企業融資難、招才引智難、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困難,也需要黨委政府去幫扶。泰安的領導幹部必須勇於去面對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困難和問題,等不走、拖不沒、繞不過,只要在其位,就要擔這個責、盡這個職,這是黨性要求,這是幹部應有的素質,也是泰安人不服輸的勁頭。

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

——解放思想、發現問題,說到底還是為了解決問題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一個國家如此,一個市的發展更是如此。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年。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需要我們堅持走改革開放的創新之路、攻堅克難的奮鬥之路、高質量發展的效益之路、綠色發展的生態之路、以人民為中心的富民強市之路,在全市上下吹響“同心同德幹事業、攻堅克難抓落實”的號角,凝聚一切力量,用好一切資源,勠力同心、和衷共濟,砥礪奮進、奮勇爭先,以更高標準、更大擔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泰安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泰山“挑山工”挑著沉甸甸的擔子,沿著幾千個又窄又陡的臺階,一次次地超越遊人,勇敢地朝著山頂進發,在登山的過程中,不為風景所惑,不為風雨所動,他們咬定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不達岱頂不罷休”。而對比我們的黨員幹部,我們的目標在哪、怎麼咬定?幹到什麼標準、追趕到什麼程度?

尋標對標、找到目標是開始進步的第一步,關鍵要從腳下、從現在開始趕超。從全市層面講,就是要“爭先進位、位次前移”,泰安要選定市情差不多的市,高位對標對錶,努力趕超;縣市區和市直部門也要尋標對標、比學趕超,各自在省內、省外找準學習的榜樣,樹立追趕的目標,主動找差距、理思路、定措施,對標作戰、向標看齊、用標推進、對錶交卷。盯著一流做工作,咬定目標不放鬆,一步步達到目標。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泰山“挑山工”之所以被世人讚譽,就是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受別人不能承受之累、負別人不能負擔之重,人們敬仰的是他們腳踏實地、默默無聞的實幹精神。這也是山東人的性格特徵,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泰安現在難啃的“骨頭”不少,比如,產業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文化旅遊產業上新臺階、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抓好黨建統領和人才工作等,哪一項工作都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為此,我市確定實行“5+2”工作模式,即成立產業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文化旅遊產業、鄉村振興、黨建和人才5個重點任務工作小組,成立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城區項目和農村項目2個指揮部,由市重點工作小組協調推進辦公室一體推進、一體調度、一體考核,掛圖作戰、標旗推進,勢必把這些“硬骨頭”一塊一塊啃下來。

今天我們弘揚泰山“挑山工”精神,就是要弘揚這種實幹精神。幹部是來幹事業的,不能拿著黨和人民的事業來遷就幹部,定了的事就抓緊幹,幹就幹成。

堅持實事求是,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我們應當從黨和人民的事業出發,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既做顯功,也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取得實實在在的、群眾認可的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成效。

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市縣兩級,處在中央和省委決策落實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是“一線指揮部”,也是幹部幹事創業、鍛鍊成長的基本功訓練基地,不能光做“傳達室”“傳聲筒”。特別是市這一級,不能光當“裁判員”,更要當好“運動員”;不能光當“宣傳員”,更要當好“戰鬥員”。幹部幹部,就要先幹一步。

以實績看幹部、論英雄。今年市委常委會研究了2019年要為群眾辦的10件實事要一件一件地解決,堅決完成。要通過幹這些實事,來分析幹部、考察選用幹部。要倡樹鮮明用人導向,對善抓落實的幹部,要給予特別關注,重點考察干部幹了哪些真事、大事,幹了哪些群眾點讚的實事、好事,解決了哪些過去遺留的硬事、難事,在乾的過程中發揮了哪些作用,顯示出什麼樣的才幹,群眾口碑如何等。要按照省委提出的“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的要求,建立完善“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用人機制,為那些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的幹部提供發揮才智的舞臺。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腳踏實地、一往無前,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以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中乾 畢鳳玲 編輯 李孌鸞】

【兩會·記者觀察】弘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吹響“同心同德幹事業、攻堅克難抓落實”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