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在這個快速的社會里,很少有人在沉下心來看一下紀錄片了。因為大家都喜歡看電視劇、電影,能夠滿足內心的缺乏。今天推薦2017—2018年自己看完以後感慨良多,眼淚直流的兩部紀錄片,一部是講述產婦與醫生之間的點滴《生門》,另一部就是講述重慶棒棒大軍的《最後的棒棒》。這兩部紀錄片讓即便是不愛看紀錄片的我也哭紅了眼,依據現實,來源生活,讓人不得不喜歡!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13集紀錄片《生門》用一年的時間,記錄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特殊的孕產媽媽在這所醫院裡發生的故事。幾乎每集都會有不同的孕產婦出現,但是她們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有太多的感動,也有很多的無奈,更多的是在生下小寶貝以後的欣慰。在這部紀錄片裡有很多媽媽都讓人印象深刻:為了想要生個兒子,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曾憲春夫婦;為了保住孩子心臟驟停2次,全身換血1.3萬毫升的夏錦菊;更有為了想要給老公生下孩子,臥床好幾個月的腦癱媽媽張穎等等。在這13集紀錄片中,有太多這樣的孕產婦,每一個人都是代表著一個家庭,代表著一種希望。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腦癱媽媽張穎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為了生兒子的曾憲春

毫不誇張地說紀錄片《生門》是我這兩年看完的紀錄片了裡最棒的一部,是我看完了基本上都會哭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多層次地表達了很多信息,有醫患關係,有醫療水平,有孕產婦家庭關係,更多是對新生命的渴望與生命延續的希望。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深深地為每一位母親的孕育,都表示真心的讚歎,她們太偉大了;也為那些為了生兒子,而不顧孕婦生命安全的人表示不解;更為李家福主任以及他們的醫療團隊點贊。這是一部讓人看了既感動又能思考良多的紀錄片,尤其是看見她們的故事,再來好好地對待自己的妻子,對待自己的家庭。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夏錦菊

另外一部就是《最後的棒棒》,這是一部由退伍軍人何苦作為導演,來記錄重慶即將消失的一個行業棒棒,何苦親自拜師當了一名棒棒,他不僅僅是作為一名記錄者,而是親自成為這一個群體裡的一名,這樣拍出來的紀錄片才能更有說服力,更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鳴!在這部紀錄片裡圍繞幾位典型的棒棒展開講述:認真工作的老黃,想要發橫財的河南,樸實的老甘,還有老金,靠轉租謀生的老石等。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在這部紀錄片裡雖然我們看到的主人公是這幾位,但是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幾種人生。每一位身上的故事,都是能夠讓我們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自力巷53號,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由於何苦的加入,讓這個小居所有了大意義。印象最深刻的是老黃了,他因為自己的出身不好,一直沒有對象,後來跟著一個大齡寡婦,生下了一個女兒。但是媳婦最後跟人走了,為了女兒的生計他就成為了一名棒棒。從女兒上學,到結婚生子,再到她買房子,老黃總是在想下次他肯定不用再當棒棒了,要享福了。可是給他的確實高血壓引起腦出血,這讓本來就不堪重負的家庭,更加難受。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後來他病急亂投醫,進入一家按摩店,說是可以免費幫忙按摩。但是卻不知道按摩免費,但是使用的藥物卻不免費。當我看見這個的時候,我感覺他肯定被騙了,但是沒想到世界上還是好心人多啊。當商家看見老黃用包了好幾層的方便袋當錢包的時候,那顫巍巍的雙手打動了商家。按摩師對他說,不用錢了,每天還讓他早點去,免費幫他按摩,做康復訓練。實話當看完這一點兒,眼淚止不住啊。真的很感恩世界上的好心人,感恩那些善良。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紀錄片的結尾,何苦帶著曾經的棒棒們加入了一個工程隊,帶領他們運用棒棒的精神幹著工程。生活不用憂愁三餐,還能有住的地方。結局是好的,走心的東西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從來不喜歡紀錄片的我,卻迷上了這兩部,最喜歡《生門》!

這兩部紀錄片是我這兩年內看到的最走心的,因為有些來源生活的東西最能擊中自己內心柔軟的部分,最能讓自己感同身受。紀錄片裡有好多東西都是我未曾說出來的,但是真的能夠感動到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