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駛入快車道 跑出加速度——阿克塞縣優化旅遊發展環境打造民族旅遊品牌

今年以來,阿克塞縣藉助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有利契機,依託濃郁的地域民族特色,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在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輻射拉動下,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旅遊資源,打造全域智慧旅遊服務平臺,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速,旅遊市場潛力不斷挖掘,民族旅遊發展駛入快車道、跑出加速度。

一是政策惠民,民族旅遊發展環境更優。為推進自治縣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實現旅遊產業的全景化、全覆蓋,形成資源優化、空間有序、產品豐富、產業發達的旅遊系統,進一步激發全縣各族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民族文化旅遊開發的熱情。今年年初,阿克塞縣研究制定了《阿克塞縣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形成政府引導、市場帶動、社會參與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機制。此辦法針對在阿克塞縣域內新晉的A級旅遊景區、星級賓館(飯店)、規模牧家樂(農家樂)、旅遊購物商店、旅行社、旅遊商品(紀念品)研發、優秀導遊以及在阿克塞縣依法註冊登記,實際入駐並正常經營的文化旅遊產業、事業的實體企業和電商企業等方面給予了獎勵扶持。此辦法的出臺,將更好的扶持和引導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使民族旅遊逐步成為自治縣“三產”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和首位產業。

二是項目扶貧,民族旅遊發展底蘊更厚。大力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突出哈薩克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與蘭州大學共同建立了哈薩克歷史文化研究基地。全縣整理非遺項目14類56項,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哈薩克族阿依特斯列入第五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力開發海子溼地公園、老縣城影視基地等景區,多方融資2500多萬元啟動了多壩溝胡楊峽景區、沙漠公園旅遊開發自駕車營地項目建設;城區四座商務賓館進展順利,累計實現投資8100萬元;整合資金3.7億元,開工實施了文化路商業一條街、胡楊峽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商務賓館、遊客接待中心、星級公廁等一批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工程,吸引著名導演張藝謀再次來我縣取景拍攝電影,帶動上半年全縣旅遊人數再創新高,達到19.39萬人次,增長18.2%,旅遊收入達到1.67億元,增長31.5%。同時,鼓勵引導農牧民群眾開辦“農家樂”、“牧家樂”等氈房旅遊,餐飲、住宿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延伸民族旅遊產業鏈條,完成勞務輸轉962人次,勞務收入2803.66萬元,使民族旅遊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富民產業。

三是產業融合,民族旅遊發展勢頭更旺。圍繞大敦煌文化旅遊圈,推進文化旅遊業融合發展。文化普惠工程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遊客接待中心已完成主體建設任務;“三館”(網球館、籃球館、排球館)建設項目、五分鐘體育建身圈、全民健身中心籠式足球場、健身館全部建成並免費向群眾開放。特色旅遊活動豐富多彩,累計開展常態化特色文化旅遊活動60餘場次,成功舉辦了“阿克塞之鷹”第三屆絲綢之路騎射邀請賽、全省少數民族廣場舞大賽、阿克塞縣第三期賽馬匯暨美食文化節、“隴商行古道、尋故阿克塞”文化體驗等活動。先後組團參加了“絲路春正好”2018年甘肅省春節聯歡晚會、上海“國樂雅韻之哈薩克民歌”等文藝演出活動,完成了央視《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厲害了我的國》等專題攝製組取景錄製工作,進一步擴大了自治縣知名度。民族旅遊業產業化發展,策劃開發了縣城至小蘇幹湖、老縣城舊址、多壩溝胡楊峽景區,野生動物園至敦煌陽關景區等4條精品戶外運動線路,已經市體育局批准,列入敦煌旅遊線路中,正在進行線路的融合佈局工作。“旅遊+文化”、“旅遊+互聯網”、“旅遊+體育”、“旅遊+交通”、“旅遊+脫貧”等跨界融合的發展模式正在形成,呈現出長線遊客增多,自駕遊客爆長,周邊遊、民族風情遊、錯峰遊的良好態勢,民族旅遊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驶入快车道 跑出加速度——阿克塞县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打造民族旅游品牌
驶入快车道 跑出加速度——阿克塞县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打造民族旅游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