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FM889」這個局怎麼破?沾化冬棗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點擊"濱州綜合廣播"關注我們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沾化區下窪鎮沾化冬棗專業代表小組聚焦沾化冬棗產業發展在品質提升、品種推廣、品牌建設中面臨的突出難題,整隊出征,依法履職,深度參與“三大戰役”,推動實施高端發展戰略,不斷為沾化冬棗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多措並舉,決勝品質“攻堅戰”

針對沾化冬棗品質參差不齊問題,市人大代表、專業代表小組品質攻堅戰的“急先鋒”孫觀朋指出,沾化冬棗屬於“三高”產品,即“高投入+高品質=高效益”。20年前市場上每公斤二三十元稀鬆平常,近幾年每公斤三四元錢司空見慣,對高投入的棗農形成衝擊,一批普通棗農入不敷出。

“2014年,我5畝沾化冬棗收入43萬元,每公斤均價100元。2017年遭遇風雨減產,收入27萬元,每公斤高價達到200元。”孫觀朋說,他的棗個個是精品,連續五年贏得“林茂杯”沾化冬棗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等榮譽,每年參加“沾化冬棗大講堂”無償授課,並因此當選人大代表。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2017年春換屆後,下窪鎮人大組建沾化冬棗專業代表小組,包括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28名,特意把區委書記和區冬棗辦主任編入小組,其餘全部為技術專家和種植、營銷大戶。鎮人大主席王景龍介紹:“下窪鎮是沾化冬棗原產地。全鎮耕地10.3萬畝,其中種植沾化冬棗9.8萬畝。沾化冬棗短短几年從稀有果品成為大眾水果,市場價格一路下滑。下窪鎮作為首屈一指的沾化冬棗集散地,承受巨大壓力。社會各界多方努力想盡辦法,我們想通過專業小組發揮代表作用。”通過人大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鎮黨委政府及廣大選民中形成了共識。

2017年4月,專業代表小組及時組織代表外出考察,到陝西大荔、山西臨猗等地學習水果生產管理經驗。代表們經過深入研究,確定開展“四園”“四統一”的品質提升行動,通過沾化冬棗高端產品研究會積極開展交流研討,帶頭領辦沾化冬棗合作社,指導建設沾化冬棗核心園、精品園、示範園和普通園“四園”,推廣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組織、統一田間管理和統一銷售渠道的“四統一”模式,引導棗農跳出“栽植越密越好”“產量越高越好”“果實越大越好”“上市越早越好”的老路,凝聚“控產量、提品質、保牌子”的思想共識,帶動選區選民、親朋好友、身邊鄰居種植高品質沾化冬棗。在疏密間伐的基礎上,使用粘蟲膠、無紡布、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廣泛應用“履帶式開溝機”“自走式噴藥機”“植保無人機”等設備,減少農藥殘留,實現管理科學化。開展套袋、養草等試點,運用大棚、滴灌、物聯網、水肥一體化等,全鎮新技術推廣率85%。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2017年,孫觀朋無償授課近百場,走遍了全鎮60多個村,領辦的專業合作社棗園達到1950畝。鎮人大代表、2016年獲沾化冬棗大賽特等獎的丁太平,複製“孫觀朋模式”將畝產2000公斤降到1000公斤。“過去我種40畝,賣20多萬元。現在我種20畝,賣27萬元。”丁太平說。2017年,下窪鎮沾化冬棗總產1.3億公斤,優質果品率80%,平均價格比上年高出一倍,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棗農人均收入超過14500元,實現了“減產增收”。

2014年,國家林業局非木質林產品(沾化冬棗)認證試點項目落戶下窪鎮,覆蓋14個專業合作社1017戶棗農8120畝棗園。經認證的沾化冬棗批量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沙特等地。在此基礎上,專業代表小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充分利用非木質林產品認證這張國際市場“綠色通行證”,與俄羅斯、南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對接,積極建設“出口沾化冬棗質量安全示範區”,增加出口棗園,擴大出口基地,力爭到2020年建成出口示範區3萬畝。

集中優勢,誓贏品種“突擊戰”

針對沾化冬棗品種千差萬別的問題,專業代表小組把推廣沾冬2號作為搶佔高端市場的重要抓手。

市人大代表、沾化冬棗研究所所長於洪長說:“沾化冬棗的根在沾化。從下窪鎮開始推廣種植,靠的是換頭嫁接。這些年快速普及品種發生變異,外觀相同口感差別很大。”《沾化冬棗志》記載:沾化冬棗原為零星分佈在農家庭院中的珍稀樹種,因成熟晚而得名。1984年全國林業普查,全沾化樹齡50年以上的冬棗只有56棵。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遠近聞名的“沾化冬棗之父”於洪長擔任專業代表小組召集人,就把小組活動室設在下窪鎮於家村的沾化冬棗研究所。沾化冬棗研究所1994年成立,於洪長擔任所長至今。經過多年的多品系對比試驗,2008年選育成功了沾化冬棗新品種——沾冬2號。作為沾冬2號種植最早的棗農之一,區人大代表王長青2009年6畝沾冬2號收入15萬元,並通過服務棗農贏得廣泛尊重。2017年,專業代表小組選在東平村一舉建成千畝示範園,全部嫁接沾冬2號,沾冬2號新品種得到了快速推廣。

專業代表小組注重發揮沾化冬棗研究所博士後工作站作用,深入實施“泰山學者種業人才團隊支撐計劃項目”,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對接力度,其中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農林科學院合作,研發優質三倍體品種——沾冬3號,研發工作全面啟動。

各顯其能,打好品牌“保衛戰”

針對沾化冬棗品牌雜亂無章的問題,專業代表小組既發揮團隊合力,又支持重點項目建設。

“專業小組實際是特色產業的精英團隊和專業智庫,不僅提出產業發展的議案建議,還帶頭推動實施。作為全市人大代表‘為人民履職,做合格代表’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沾化冬棗專業代表小組是一種創新,體現了人大作為、人大擔當。”區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主任尹金卿說。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獨立辦賽。專業代表小組提出每年定期舉辦下窪鎮賽園賽棗活動的建議,得到鎮政府採納。2017年9月23日,舉辦了下窪鎮首屆沾化冬棗賽園賽棗大賽。獲獎者均產銷兩旺、名利雙收,並在接下來的第十九屆沾化冬棗節及第十屆“林茂杯”沾化冬棗賽園賽棗大賽上嶄露頭角。目前,第二屆大賽正精心準備。專業代表小組積極備戰第二十屆沾化冬棗節,迎接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三十年大慶。

完善市場。區人大代表、浩華聖源集團董事長梁勝國介紹:“我們引進了全世界第一臺冬棗分選機,由法國邁夫諾達機械設備公司專門設計生產。”通過該智能化機械,統一設定冬棗糖度、硬度、重量參數,每天選棗5萬公斤。不依賴肉眼識別的智能化設備,維護了沾化冬棗市場全國集散地的信譽。

智能監控。2012年,沾化冬棗研究所承擔國家863計劃試驗項目——沾化冬棗物聯網標識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初步建立起安全追溯體系,有效解決“生產者不誠、消費者不信”的問題。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覆蓋20多個生產基地,實行標準化和精準管理。今年4月,專業代表小組與龍濱公司合作在東平村打造“智慧棗園”,利用物聯網平臺,跟蹤記錄棗樹生長管理信息。通過網上“認籌”方式進行預售,一棵樹15公斤沾冬2號計999元,認購者可在線監控田間管理,沾化冬棗開啟標準化生產4.0時代。專業代表小組還在沾化冬棗研究所設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2017年8月引進東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入駐。代表們紛紛加盟天貓、京東沾化冬棗旗艦店,並帶動各合作社和廣大棗農開設網店。

品牌營銷。2002年於洪長註冊“沾化冬棗”商標,2011年獲評“中國馳名商標”,2016年榮登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品牌價值54.93億元,2017年6月引進濱州市沾化冬棗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對“沾化冬棗”商標實行公司化運營。於洪長說:“沾化冬棗關係廣大棗農民生大計,必須用好這個品牌。”沾化冬棗品牌管理公司負責人魏達介紹,天貓旗艦店最貴的沾化冬棗,是研究所院內300多年樹齡的祖樹。這棵樹年產150公斤,在售價每公斤1996元,人稱“棗王”。

“沾化冬棗是山東農產品的一塊金字招牌。沾化冬棗專業代表小組是擦亮沾化冬棗品牌,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推動沾化冬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載體新動能。要認真總結經驗,提高能力水平,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力量。”沾化區委書記丁鋒說。

「FM889」这个局怎么破?沾化冬枣二十年前每公斤二三十元,如今每公斤三四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