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隱隱有種感覺,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看一下最近的世界,幾件事情同時在發生。

第一件事,一場慘烈戰爭正在進行中。

儘管特朗普反覆警告,甚至在推特上發出了最嚴厲的預言:

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總統不能魯莽進攻伊德利卜省。俄羅斯和伊朗參與這一潛在人間悲劇則可能犯下嚴重人道主義錯誤。幾十萬人將會被殺,不能讓這類事情發生。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意思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國不會坐視不管。

但還是普京動手了,打響了敘利亞“最後一戰”第一槍。

9月5日,4架俄羅斯戰機直撲敘利亞伊德利卜省,對極端組織“征服敘利亞陣線”發動了空襲。

這無疑是對特朗普的公開蔑視。

戰爭仍在慘烈進行中,考慮到美俄都在敘利亞駐有軍隊,不排除擦槍走火的可能性。

此外,9月1日到8日,俄海軍在地中海舉行大規模軍演,出動了34架飛機、26艘海軍作戰艦艇和船隻。

兩個最大規模:2015年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以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海軍集結;這甚至是冷戰結束後,俄海軍在地中海地區舉行的最大規模海上軍演。

在遠東,9月11日-15日,俄羅斯將舉行代號“東方2018”的大型軍事演習。

這不是一般的大型,這是俄羅斯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上一次類似的這麼大的演習,還要追溯到1981年蘇聯時期的“西方81”軍演。這也是解放軍首次參加俄軍的戰略演習。

普京在秀肌肉,軍演似乎多得有些不同尋常。

在國內的掣肘之下,特朗普拉攏普京的意圖基本成空。特朗普可能很憋屈,我雄才大略,卻碰上了一群豬隊友。

美俄關係正在加速惡化,不斷在各個領域攤牌。在打紅眼情況下,不排除雙方直接在敘利亞爆發衝突。

那真的至少是中東大戰了。

為了對付特朗普,普京也在佈局,所以我們看到,俄羅斯正趁勝追擊,加速在敘利亞軍事收官;所以,普京把遠東論壇越辦越大,很快,鄰國最牛的80後也要去俄羅斯訪問了……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第二件事:合縱連橫異彩紛呈。

在普京的遠東經濟論壇上,有幾個重量級嘉賓,首要的肯定是中國的領導人,另一個就是幾乎每屆必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別忘了,現在西方仍在全面制裁俄羅斯,特朗普就因為和普京見了一面,被罵得灰頭土臉。

但要知道,過去幾年,安倍和普京見了整整22次。俄羅斯的每個論壇,安倍都是常客,5月份聖彼得堡論壇,他去了;9月份遠東經濟論壇,他又來了。

日本,成了西方七國中最另類的一個。

表面看,安倍要交好普京,為了解決北方四島問題。

但實際上,安倍還有不缺席遠東格局重塑的重要考慮。遠東經濟論壇,更是一個多邊舞臺,在遠東和中國領導人會面時,安倍還承諾,日本希望同中國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

此前,按照日本媒體的報道,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來北京訪問時特意說,考慮到美國特朗普政府,“雙方一致認為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對任何國家都沒有好處”,表明希望通過日中兩國合作進行應對。

請注意,這是日本主動提議,要求和中國一起來應對美國。

因為,特朗普馬上就要對日本下手了。

9月6日,《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弗里曼更透露,特朗普在和他電話交談中說,他和日本領導人關係還不錯,但緊接著就說:“當我告訴他們需要支付多少錢時,好關係當然會結束”。

一場合縱連橫正在進行中。日本仍然是美國的小兄弟,但也越來越對特朗普的貿易欺凌政策感到不滿,也在尋找進行反制的籌碼。

不出意料的話,安倍可能會很快訪問中國,中日關係最糟糕的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東北亞格局正在發生重大深遠的變化。

我們的鄰國正前所未有地出現了開放的跡象。俄羅斯廣袤的遠東正出現歷史性的開發機遇。中日韓經濟一體化也正邁出新的步伐。


未來的競爭,肯定不是一國的競爭,而是一個地區的競爭。各方都在未雨綢繆,或許,

2018甲午年,真的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第三件事,我們寶島發生了很多事情。

最近一期《焦點訪談》,可能是這檔節目最近很多年收視率最高的一次。

這一次,央視輿論監督了我們的寶島臺灣,而且不說不知道,一說真嚇一跳。

經典的諜戰啊。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按照視頻中所披露的,對大陸赴臺學子小哲,臺灣女子許佳瀅表現出了超尋常的熱情,甚至主動表白,併發生了關係。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然後,從小哲處套取了涉及我國防科工的近百份情報。最終,許佳瀅身份曝光:她真實姓名是許莉婷,1977年1月出生,是臺灣軍情局的間諜人員。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臺灣燕子果然厲害。

當然,臺灣希望要的更多。隨著中美博弈的升級,臺灣也似乎看到了機會,除了電話外交外,在各方的推動下,據報道,美方甚至有意派遣海軍陸戰隊前往臺灣,協防“美國在臺協會”。

這無疑是中美關係的一大倒退。別忘了,當年中美建交,三個前提就是:斷交、撤軍、廢約。

現在,美國大兵又要回臺灣了?臺海難免不發生地動山搖。

最終,讓人略舒一口氣的是,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否決了這一提議,理由當然不會說與中國有關,而是說美國資源有限。

臺海局勢,感覺已走到了一個新的關口。

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12日就警告,當美國對臺做每件事情時,需要透過代價與利益的稜鏡來檢視。如果進行一個行動付出的代價超過得到的好處,或許就不是實施的正確時機。

他舉例稱,派航母去高雄在今天看來沒有意義。因為中國大陸有《反分裂國家法》,在現有情形下,可能祭出此法。他們會說,如果外國軍事基地出現在臺灣,與臺灣結盟,就足以觸發“武統”的正當性。

美國政要的憂慮,是因為美國正被一種亢奮情緒所籠罩,以為臺灣是對付中國的一個籌碼,於是正不斷向底線迫近。但這將可能是災難性的後果。


形勢正在起變化,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簡單總結一下:

整整10年前的這個週末,雷曼兄弟破產,金融海嘯席捲華爾街,是美國將整個世界帶入了國際金融危機。

10年過去了,美國經濟已經恢復元氣,但一場更大的政治和貿易冒險正在抬頭,並正給世界帶來新的危機。

美俄關係正在空前激化,這對老冤家,不排除在這一年掰手腕掰出新的風暴,只是最可憐的,是那些在戰亂中逃命的人們。

世界格局正在發生百年來未有之變化。原來的朋友,可能是未來的對手;現在的敵人,也可能是未來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是永遠的利益。

這考驗的是決策者的手腕、智慧和魄力。甲午年的大博弈,不是一般的精彩。

驚心動魄的諜戰,嫣然一笑的燕子,則給了諜戰編劇們更多的絕好素材。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在大國博弈中間的棋子,最終更可能成為棄子。2018年,或許成為兩岸關係劇變的一個重要節點。

一個關鍵性的重大時刻,正在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