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華為小米用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員工都不想下班,拼命的幹活!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導讀:

像華為、小米這樣的大公司,他們的舉手投足都備受大家關注,就連加班也能形成“加班文化”。

普通公司員工提起“加班”就頭疼,但是華為公司員工卻任勞任怨,自願加班,這也是華為的魅力!

華為小米用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員工都不想下班,拼命的幹活!

以華為今日的成就,公司訂單多是無疑的,所以員工常常需要加班也是理所當然。但是,對員工加班需要點外賣,點完外賣還要發審批找主管報銷,華為總裁任正非表示有話要說。

華為小米用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員工都不想下班,拼命的幹活!

任正非認為發報銷審批簡直是多此一舉,員工一邊工作還要一邊發報銷審批嗎?由此看來,未來員工報銷加班宵夜應該不用再審批了。

任正非說,自己年輕時在破舊的廠房工作,幾乎天天加班,知道這種感受,所以不鼓勵員工加班。

華為小米用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員工都不想下班,拼命的幹活!

但是,如果一定要加班,加班吃宵夜也都是領導買單,吃飽了才能好好幹活,怎麼能為報銷審批這樣的小事情分心呢?

任正非還表示,未來員工加班夜宵也將統一標準,一人一單,金額不設上限,只要員工能吃好。毫無疑問,任正非的一番話,說到了員工的心坎裡,這可能也是為什麼華為員工任勞任怨的原因吧。

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PPV(Personal Production value)是指基於個人產值、價值的薪酬計算模式,強調按個人的產出和價值計算員工報酬。

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解決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跨部門工作、複合型人才、員工加班工作、主動付出等企業管理困惑,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該模式主要面向二線員工,比如財務人員、行政人員、HR部門等等。他們的工作瑣碎、規律性不強、目標少、量化程度低、經常變動職責、臨時事務多在激勵上,常常是獎少扣多;在管理上,很難量化和檢視。

華為小米用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員工都不想下班,拼命的幹活!

PPV的三大設計原理:

1、多勞多得:讓員工為自己幹,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2、一專多能:鼓勵員工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工作角色,發揮更多的價值。

3、複合價值: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4個人幹3個人的活,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華為小米用這樣的薪酬績效模式,員工都不想下班,拼命的幹活!

​完整的PPV設計:

1.分析:崗位分析的重點

工作事項、花費時間、分佈規律(日、周、月、季、年)、工作強度、難度、工作價值、測量方式;所有的工作都定價了,如果有人請假,可以讓其他人頂上,定價的錢給就相應的人。

2.量化:

找出容易測量的部分;對容易量化的再進行時間、數量、價值分析;容易測量的工作佔總工作量的30-50%。

3.定價:

對納入測量的部門組織模擬定價;根據定價進行實步測算。

4.歸類:

崗位產值:指定崗位或流程緊密的崗位才能做的部分;有些工作是需要專業技能,只能指定某些人做,這部分一定要留下專業技能的人。

公共產值:通過培訓或指導,可以公開招募執行者;公共性崗位的人容易。

5.測算

測算優化後的人力成本一定要低於之前的總成本。

6.打包:

不易量化測算的部分進行分類打包。

7.開放:

公開招募。

8.優化:

做完後就不用擔心沒人幹活,一個事情定價後總有人願意幹;不願意做的人就優化掉,公司想留下來的人先進行面談,看是否願意接受新的機制。

員工收入從哪裡來:

從團隊產值中來:分解,搭便車

PPV量化薪酬:把每個工作分解量化後定價,比如財務部有9個人,給主要的工作定價,開發票每個月300元,廣電購銷合同100元,然後看誰願意幹,誰願意幹就錢就給誰,然後再測算每個工作做完後所需的時間,和新機制推行後每個人的收入情況;另外一些細小的工作打包一起,因為公司付底薪了。

案例分享:

某公司行政人事薪酬

不管是本職工作,還是其他兼職內,每一項工作都將會被量化和定價:

1、招聘;每招聘一個員工入職:500,轉正後得500

2、培訓員工;每培訓一次(不低於2小時)得50元;

3、考勤管理;每月輸出考勤表 300/月

4、企業自媒體運營;每天更新企業自媒體渠道內容,包括微博、頭條號、公眾號等 1000/月

5、兼職銷售,為業務員輸送潛在客戶名單,成交後得到業務員提成的30%—40%

6、為企業採購物料和辦公用品,500/月

在這個薪酬模式下,以這個HR專員的能力,她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因為她不甘於只拿6000的薪酬。

對於有能力的員工,我們要利用機制激發她,讓她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工資。

運行三個月後,她每月平均公司大概拿到了9000-10000。比之前的預期高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很開心,因為她不僅輸送了人才,還輸送了很多客戶名單,併產生了業績。她在家自發加班工作,只為了做更好的結果。

並且對公司來說,三個人的工作,她一個人就能完成三個人的工作,精簡人員,提高人效,並且她要做出了結果才有好的收入,而不是得過且過,只做過程,不對結果負責。企業不僅沒有增加成本,反而效益提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