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原油期貨首次交割60萬桶 三大數據看上市5月成績

新華社上海9月10日電(記者陳雲富)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日前完成首次交割,包括中油燃料油、永安資本等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了60.1萬桶原油的實物交割。隨著首次交割結束,原油期貨將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在業內專家看來,隨著原油成功上市,橡膠、PTA等多個品種或會延續路徑,國際化漸成期市常態。

原油期貨走完上市全流程

按照交易規則,8月31日是原油期貨第一個到期的SC1809合約最後交易日,進入9月份即啟動交割流程。其中9月3日買方申報買入意向,同時賣方提交標準倉單,4日則進行配對並分配標準倉單,5日買方交貨款、收標準倉單,賣方收貨款,6日和7日由賣方提交票據。

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表示,首次交割量共計60.1萬桶原油,交割金額2.93億元,交割結算價488.2元/桶,較3月26日開盤價440.0元/桶上漲10.95%。

“交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永安資本原油燃料油交易經理王允波表示,幾乎所有新上市的商品,第一次交割效果如何、期貨和現貨價格是否迴歸到一個價格,都是衡量一個品種上市是否成功的關鍵。

據瞭解,包括振華石油、聯合石化、中油燃料油以及永安資本等多家上下游企業作為首次交割的買方和賣方,涉及到中油大連、中油湛江以及中國石化冊子島的三大交割倉庫。

國泰君安期貨原油研究總監王笑表示,從參與交割的主體情況來看,類型相對豐富,意味著“上海油”的價格構成有效性得到了市場各類型參與者的認同,同時也意味著交割環節的各個流程及規則得到了不同類型參與者的檢驗。

“首次成功交割也意味著期貨與現貨聯動的通道完全打通。”對此,王笑預計,“上海油”未來價格結構及走勢會更加受到市場關注,市場能發揮的功能和影響力也將持續上升,不排除前期原本持有觀望態度的石化市場參與者將逐步參與市場。

三大數據看原油期貨5個月成績:市場成熟理性

作為我國首個國際化交易金融產品,透過三個數據,原油期貨上市5個月來表現不俗。

第一:10萬手

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8月份,原油期貨按單邊計算的累計成交量為336.4萬手,總成交額1.72萬億元,日均成交量超過14萬手,相比上市後第一個完整月4月份的日均交易量增長了接近300%。

市場成交量的迅速上升已使“上海油”躋身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合約,超過迪拜、阿曼原油期貨的交易量,僅次於紐約、倫敦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兩大基準油價中,日成交量超過5萬手所用的時間,紐約市場為接近3年,倫敦市場則用了5年。

第二:15%

作為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市場高度關注境外投資者的參與度,在一些專家看來,參與者代表性越強,一定程度上交易出來的價格全球影響力越大。

上期所披露的數據顯示,到目前,原油期貨開戶已超3萬,其中以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託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為主的特殊單位客戶佔比15%,而在持倉中,國際交易者持倉量佔比已從上市2個月時的5%提升到15%左右。

第三:600萬桶

由於大宗商品的貿易主要採用期貨+升貼水的方式進行結算,因此期貨價格在貿易上的運用也是市場影響力的體現。

業內人士透露,早在4月份,殼牌和聯合石化就已簽署每月50萬桶總計600萬桶的一年期原油貿易合同,是第一筆以上期能源原油期貨價格作基準價交易的現貨原油貿易。“隨著市場交易和持倉規模的擴大,預計會有更多原油貿易以‘上海油’作為定價基準。”王笑指出。

國際化或漸成期市常態

繼原油期貨之後,鐵礦石的國際化業已成行,在業內專家看來,“而立之年”的期貨市場在連續多年成交量位居世界前列後,國際化或漸成常態。

此前中國證監會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20號標膠立項,作為另一個獲得批准的特定期貨品種,20號膠期貨將複製原油期貨相關政策,以“國際平臺、人民幣計價”為上市模式,採用淨價交易、保稅交割的方案,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

此外,包括PTA、銅等多種期貨品種的國際化呼聲也越來越響。“像PTA較好的持倉以及流動性吸引了眾多參與者。”一家現貨企業負責人表示,PTA不僅自身貿易環節,期貨價格發揮巨大影響力,在上游PX的定價中,PTA的定價功能亦發揮重要的作用。

而對於有色金屬從業者而言,金屬的國際化程度無疑在幾乎所有的產業中也都位居前列。“有色金屬比較早開放,也是最早利用期貨工具的行業之一。”一位有色金屬專家指出,正因為此,有色產業儘管在期貨市場“交過學費”,但即便開採、勘探等還是位於偏遠地區的行業,有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有目共睹”。

對此,一些專家認為,期貨市場的國際化,也更多是迴歸大宗商品市場運行的“本來面目”。“期貨市場和股市等市場本身不一樣,期貨的價格就是國際化的價格。”期貨專家蔡洛益認為,國內市場對外開放走向國際,無疑將有助於主要大宗商品形成更合理的定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