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呼和浩特“全面停止去庫存”多地或跟進 下步樓市基調會是啥?

呼和浩特“全面停止去庫存”多地或跟進 下步樓市基調會是啥?

樓市先鋒呼和浩特再創首例。

在2014年的上一輪調控中,全國率先取消“限購”的呼和浩特市,又成為了這一輪房地產調控中,首個喊出“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的城市。

近日,呼和浩特市在其官方網站上掛出《我市將多措並舉調控房價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明確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調控總體目標,全面停止去庫存調控措施。同時,將保證全年土地供應量達到5000畝,其中普通商品住房供地比例不低於70%;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力度,繼續落實商品住房開發項目配建3%的公共租賃住房任務。

對此,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表示,一些過去庫存量較大的城市和部分三四線熱點城市,目前的去庫存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在因城施策背景下,或將有更多城市跟進退出去庫存政策。

樓市“高燒”

據瞭解,此次呼和浩特市文件提出,要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房地產調控的總體目標,採取四方面措施調控房價,穩定房地產市場。

具體來看,包括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加快解決房地產項目遺留問題、加大房地產供應量和加大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力度四個方面。

其中,“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的表述,是2016年開始的本輪調控中,首次見於地方公開表述,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2016年5月,呼和浩特市出臺了房地產去庫存工作實施方案,推出了實行購房補貼、推動回遷安置貨幣化和放寬落戶和戶口遷移限制等多個優惠政策。

在購房補貼上,該方案提出,個人和家庭購買首套房每平米補貼200元,購買商辦、二套、90平米以上住房每平米補貼100元,單位組織團購50套以上住房每平米補貼100元。

政策推動下,呼和浩特去庫存得以加速。尤其2017年下半年以來,樓市持續火爆。

1至7月,呼和浩特市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167.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4%;商品房累計銷售額為121.9億元,同比增長86.9%。

而從銷售價格來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月數據顯示,呼和浩特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2.4%;同比上漲11.8%,環同比漲幅均在70城中位列前十。

上述房企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所在的全國規模前十的房企,在呼和浩特市的所有項目,除了個別樓盤外,都沒有現房。

火爆的銷售拉動下,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呼和浩特市去化週期僅為10.5個月,是該機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另一方面,呼和浩特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則持續低迷。

根據呼和浩特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上半年該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和房屋施工面積分別同比下降了35.3%和12.8%。其中,住宅開發投資額和住宅施工面積的下降幅度則分別達到了37.6%和10.3%。

對此,呼和浩特統計局分析稱,房地產新入庫項目的減少與大部分房地產項目開發已進入開發後期收尾階段,後續投資乏力。而商品房銷售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則主要受土地價格上漲和市場對房價上漲預期的影響。

多位受訪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逆轉,是呼和浩特市此次提出“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的最主要原因,上述實施方案的優惠措施也將迎來終結。

醞釀調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與一線城市供給不足導致的供求失衡不同,呼和浩特市的供需失衡主要源於需求刺激,當地的住宅供給則在近年來不斷加碼。

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4年,當地新建商品住宅年供應量均未超過160萬平方米,而2018年的前七個月,商品住宅供應量已經達到了190萬平方米。

需求刺激帶來的火爆樓市,也引起了各方對呼和浩特樓市後續發展的擔憂。

2017年底,在呼和浩特房價快速上漲的初始階段,呼和浩特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秘書長劉洋就曾在一次活動上指出,“目前呼市樓市躁動,房價出現泡沫隱憂”。

劉洋指出,呼和浩特新城區人口不足200萬,居民可支配收入低,收入通道和收入來源均較單一,未來可預期收入不足。呼市產業結構缺乏人口持續流入的動力,第三產業落後,缺乏影響房價上漲的可持續性。”

而上述房企人士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隨著一二線城市調控收緊,2017年以來大型房企紛紛進駐呼和浩特市。不僅在呼和浩特市重點發展的南部搶地,在過往發展較差的城北,也有恆大、碧桂園、富力等多家龍頭房企拿地,地價上漲成為推高房價的重要原因。

因此,此次呼和浩特官方提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也被認為是規避樓市泡沫風險的必要之舉。

“很多城市實質上都已經進入了補庫存階段,呼和浩特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類似東北、山西、四川、寧夏等省市區域,未來房價也會上漲,部分去庫存的政策會減少,相對應地則會增加很多補庫存的政策,包括積極供地和進行限購等措施都會出臺。

實際上,呼和浩特市的調控措施已在醞釀。

上述當地房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呼和浩特市內尚未有統一的限購、限價等措施出臺,但當地部分項目已經被政府部門要求售價必須限制在萬元以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