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為清乾隆年間宮廷畫師沈源、唐岱根據圓明園著名景群繪製的絹本彩色四十景圖及汪由敦楷書乾隆帝所作四十景題詠,原存於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搶掠燒燬圓明園時被劫,現存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1983年,法國學術界僅將四十景圖詠彩色底版贈予圓明園。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根據乾隆皇帝弘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後,由宮廷畫師、詞臣繪製而成的40幅分景圖。按其繪法不同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工筆彩繪圖,僅有一套,原存於圓明園。該圖藝術價值高,直觀效果好。第二類為墨線白描圖,共有3種版本:一是由詞臣奉旨校刊乾隆《御製圓明園四十景詩》的附圖,有乾隆十年內府行本;二是光緒十三年石印再版《圓明園圖詠》所附分景圖,原由孫祜、沈源合繪;三是張若靄繪製的四十景。

盛期的圓明園,除這40景之外,後來還增建了近10處園林風景群,長春園、綺春園也分別修建了二三十處風景群。三園共計約為百處景群,但昔日分景繪圖者僅此40景而已,這就更加顯示出這套彩圖的重要歷史價值。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圓明園四十景圖》

清 沈源、唐岱 圓明園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為清乾隆年間宮廷畫師沈源、唐岱根據圓明園著名景群繪製的絹本彩色四十景圖及汪由敦楷書乾隆帝所作四十景題詠,原存於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搶掠燒燬圓明園時被劫,現存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1983年,法國學術界僅將四十景圖詠彩色底版贈予圓明園。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根據乾隆皇帝弘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後,由宮廷畫師、詞臣繪製而成的40幅分景圖。按其繪法不同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工筆彩繪圖,僅有一套,原存於圓明園。該圖藝術價值高,直觀效果好。第二類為墨線白描圖,共有3種版本:一是由詞臣奉旨校刊乾隆《御製圓明園四十景詩》的附圖,有乾隆十年內府行本;二是光緒十三年石印再版《圓明園圖詠》所附分景圖,原由孫祜、沈源合繪;三是張若靄繪製的四十景。

盛期的圓明園,除這40景之外,後來還增建了近10處園林風景群,長春園、綺春園也分別修建了二三十處風景群。三園共計約為百處景群,但昔日分景繪圖者僅此40景而已,這就更加顯示出這套彩圖的重要歷史價值。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曆即傳旨如意館畫師冷枚:按康熙朝繪製的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為圓明園各“殿宇處所”起稿分景畫樣。

其後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繪畫。由沈源畫房舍,唐岱畫土山樹石。後來周鯤等人也參與了這套“圓明園大冊”的繪製。起初這套圖僅繪了33景,乾隆六年增入方壺勝境、蓬島瑤臺和慈雲普護3圖,乾隆九年九月又增入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洞天深處和月地雲居4圖,從而最終成為《四十景圖》。《四十景圖》為絹本彩繪,各幅圖分別附有汪由敦所書弘曆《四十景題詩》,共計40對幅,每對幅為右圖左詩。每幅圖的絹心64×65釐米,連裝池綾邊為83×75釐米。全圖分為上下兩冊,配楠木插蓋匣盛裝。首冊畫頁之前分裱雍正書《圓明園記》和乾隆書《圓明園後記》。在上下冊各最後一景的圖、詩末尾,分別款書“乾隆九年甲子九月奉敕,臣唐岱、沈源恭畫”和“工部尚書臣汪由敦奉敕敬書”字樣。這套四十景彩繪圖,直至乾隆十一年四月,才最終裱成呈進,又經裝配木匣之後,在十二年(1747年)六月,奉旨正式安設於圓明園奉三無私殿呈覽。前後歷時十一載有餘,足見其成圖之不易。

《四十景圖》彩繪本,是由著名宮廷畫師,經實地描繪而後工筆精製而成的,具有極高的繪畫藝術價值和歷史文 物價值。其特點有三,一是此圖僅繪一套,無他可求。二是繪工精美,直觀效果極佳,這在清宮同類彩圖中,也是出類拔萃的。三是所繪建築、泉石等景觀,皆為寫實風格(惟背景山勢為寫意)。因而它就成為後人領略圓明園盛期風貌的最直觀最形象的珍貴史料,也可以稱之為國寶。這套工筆彩畫精品,不僅得到乾隆皇帝弘曆的格外賞識,而且也為中華造園和繪畫藝苑留下一束奇葩。

然而非常可悲的是,這套《四十景圖》彩繪本,後來卻蒙受了極大的屈辱。1860年圓明園罹劫時,這套珍貴的彩繪圖被侵略者掠走,堂而皇之的“獻給”了法國皇帝拿破崙第三。就這樣,圓明園及其圖像,都統統被西方入侵者“帶走”了,致使在很長一段時間,圓明園的形象在中國人的腦海中竟是一片空白。人們只能“於瓦礫想見亭館,於芒葦想見湖沼,於荊榛想見花樹”(清末譚延闓語)。

本世紀20年代後期,安徽人程演生先生漫遊歐陸時,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的藏品中,偶然見到了這套圓明園《四十景圖》彩繪書,不禁“嘆為國工勝蹟”,且因該圖“在我國建築外交上皆具有很大之痛史,尤非尋常書畫名跡可比”,經他多方活動,終於請得館主許可,由程先生“用攝影術全部傳實而歸”。後由中華書局用玻璃印刷成《圓明園四十葉》,於1928年公開向全國發行。當時印刷的這套圖冊,既有圖也有詩,保持了原圖40對幅的原貌。雖然圖幅大為縮小,而且是黑白色的,但中國人卻是藉助這40幅圖,才又重新“結識”圓明園,真是可悲。

圓明園四十景,是指園內獨成格局的40處園林風景群。一個景就是座“圓中園”或園林建築群。

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洲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蕩蕩、茹古涵今、長春仙館、萬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長、月地雲居、鴻慈永枯、匯芳書院、日天琳宇、澹泊寧靜、映水蘭香、水木明瑟、濂溪樂處、多稼如雲、魚躍鳶飛、北遠山村、西峰秀色、四宜書屋、方壺勝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別有洞天、夾鏡鳴琴、涵虛朗鑑、廓然大公、坐石臨流、麴院風荷、洞天深處。

欣賞過“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這部作品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法國偉大作家雨果為什麼把中國的圓明園和雅典的巴黛農神廟分別稱為東西方藝術的代表,盛讚圓明園“不但是一個絕無僅有、舉世無雙的傑作,而且堪稱夢幻藝術的崇高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