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本期主人公

在疫情襲來的關鍵時刻,吉林日報社駐省政府記者黃鷺、鄒乃碩,深入村屯、醫院、車間、實驗室、菜市場等處,採寫大量來自全省各地抗擊疫情稿件,聚焦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反映一線聲音,在這場特殊戰“疫”中堅守著戰位、發揮著作用。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這個時候決不能退下來”-

幾乎沒什麼休息時間,每天都有新的任務,下車採訪、上車寫稿……這對於駐省記者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從全省兩會、節前慰問到這次抗擊疫情,黃鷺和鄒乃碩採訪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他們始終保持“滿格”戰鬥力,及時、準確傳播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聲音,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無休息的工作狀態,他們是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黃鷺2020年元旦前剛做了手術,大病初癒又趕上疫情期間高強度工作,家人和同事都擔心他的身體,能否承受如此快節奏的連續“作戰”。可他卻說:“越是疫情發生的關鍵時刻,及時報道新聞、傳遞信息就越重要,這正是記者衝鋒陷陣的戰場,這個時候決不能退下來。”在日常接觸中,總覺得黃鷺是個略顯靦腆的大男孩,但在戰“疫”過程中,他作為駐省記者的堅韌和擔當,讓人發自內心地為他點贊!

- 用鏡頭記錄感人瞬間 -

當疫情處於最吃勁兒的時候,各個重要部位都在嚴防嚴控,深入採訪並非易事。駐省記者有機會深入防疫一線,掌握有關資訊線索,這既是駐省記者的獨特優勢,也是報社領導賦予駐省記者的重要使命。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有畫面才有現場感,鄒乃碩的鏡頭對準了防疫戰場的各個角落。在豪情滿滿的出征現場,他定格了一個個醫護人員堅毅的表情;在防控前沿的居民社區,他拍下了街坊鄉親認真守卡排查的一瞬;在緊張繁忙的工廠車間,他記錄了生產防疫物資的過程;在充滿風險的醫院病房,他捕捉到了救死扶傷的感動瞬間……時間緊張,鄒乃碩現場拍片做稿,沒有地方坐就蹲著處理照片,為各類新聞報道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的現場素材。

-把好關口,傳稿前爭取做到“零失誤”-

戰“疫”膠著,省委、省政府每一步應對部署,都備受關注,這對新聞報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時間、準確無誤地把信息傳遞出去,是駐省記者必須答好的考卷,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就是零分。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黃鷺和鄒乃碩既是同一批入職的兄弟,也是一起搭檔駐省記者四年的戰友,他們都知道,出版安全的底線碰不得,每天他們的稿子、照片都一起讀了又讀、看了又看,確保沒有任何問題,把好傳稿前最後的關口。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戰“疫”我們在一起 吉報群英譜系列之四|黃鷺 鄒乃碩:連續轉戰的“強行軍”

為了爭取做到“零失誤”,黃鷺經常半夜做夢夢到哪裡出了紕漏,立馬從夢中驚醒,打開電腦再重新校對一遍,確保無誤後,方能安心睡下;就算在休息時,鄒乃碩也要把手機的音量調到最大,睡覺時塞到枕頭底下,怕錯過突發採訪,也怕錯過夜班編輯打來的溝通電話……隨時待命、召之即來,這就是駐省記者的工作。

駐省政府的四年時間裡,黃鷺和鄒乃碩一起經受了考驗,積累了經驗。對於更多的細節,他們不願意過多贅述,因為不止是戰“疫”期間,從事駐省記者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駐省記者”這四個字是他們身上沉甸甸的責任,更是組織上賦予他們光榮的使命!

他們不斷轉戰一個又一個戰場,書寫一個又一個屬於本報記者黃鷺、鄒乃碩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