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炒股:什麼人一虧再虧,什麼人億萬富翁?

在中國:85%的股民處於虧損之中。

中國股市已開設接近30年了,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中國股市常年有85%的投資者虧損,特別是以下特徵的幾種人:

1、專門挑表面便宜股買的,比如8元買了工商銀行、長期不動的。

2、忙於日常事務性工作,買了就扔在那裡,再跌也捂著不動的;稱長期投資,總有一天會解放的。(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會一直下跌,將來有可能跌成香港的仙股。)股市是市場,不是銀行,切切,切切!

3、20萬元買了10只不同股票,還自信地稱:“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只籃子裡”。他們哪裡知道,中國股市的籃子,10只有7—8只可能是有洞的,是靠不住的。

4、越跌越補,越補越虧的。

5、三隻股票套著,堅決不割肉。一隻剛上漲解放了,馬上就跑了;不料碰到了外高橋,一連八、九隻漲停板,後悔的夜不能寐,腸子都悔青了;另兩隻則越跌越深,如攀鋼釩鈦之類。

6、水平不高、個性又很強,聽不進哲人、友人規勸的。

7、一次買股漲了,賺了幾萬元,就認為手氣好,有財運;傾全部存款,甚至賣了房子,借了親友的錢來炒股,結果在熊市中虧的一無所有。

8、十分沉迷於純粹的技術分析,“五天線穿過十天線,黃金交叉,殺進去,……”。從長遠看,也多是不成功的。離開大柏樹的證券公司好幾年了,進去看看,很多老朋友都搞技術分析;一問,說:“謝老師,我這些年三十萬變三十五萬了,沒虧。”唉,浪費了多少年華,還不如買些長期債券啊,年收益6%—7%!

9、整天看電視股市節目,相信上面的分析。其實,我認識的一位著名股評家,在實際操作中,把委託他操作的公司的上億資金大虧了50%。故本人是很少看這類電視節目的。真正的高手考慮到安全的原因是不會來這裡做節目的。

10、打聽消息,尋找成長股、黑馬,研究個股,但普通百姓往往找不到好個股。否則,一些研究員(他們大多是碩士、博士畢業)何必在公司裡拿10多萬、20萬一年?還不如借點錢自己去炒啊!


股民的悲哀

中國股市2001年高點是2240點。2016年8月是3000點左右。 超過15年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奇蹟時刻,中國股市整體漲幅不到50%。 同期15的時間裡,豬肉價格上漲多少倍,房地產上漲多少倍? 對比而言,中國股市整體的跌幅是超過50%以上。也就是中國億萬股民在15年的時間裡,除極少數金融高手外,總體平均虧損是50%以上。 15年來,買房子的都實現財富倍增,買股票的99%財富都被腰斬。 這是多麼殘酷的現實。

那麼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生存呢?如何做到與90%的投資者不同呢?如此長期持續大面積的虧損,他們都有哪些共性呢?如何做到與他們反向操作呢?

一、不要急於賺錢,因為賺錢的機會太少。只有20%的時間。多數時間要學會空倉觀望。

二、不要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股票市場,要若即若離,開拓自己的事業和感興趣的領域,找到生活的樂趣。忘記股票。

三、不要貪。不要滿倉。不要預測。不要短線。忽視波動——小虧小賺不要在意波動。

四、投資本質是經營未來。

五、金融市場每天波動,讓我們感覺每天都有發財機會。投資者要有實業的心態,遠離盤面波動影響。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莊家運作個股全程揭秘

任何一個莊家進入市場都是以贏利為目的,即都要經過從低位買入廉價籌碼,通過運作把股價拉昇抬高後,再在高位進行派發。整個詳細運作過程的示意圖如下: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莊家建倉時間:

莊家建倉時間受宏觀經濟、上市公司基本面、大盤市況、技術形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也與莊家的操盤實力和風格有關。

建倉時間越長,莊家獲得的好處越多。因為建倉時間越長,莊家能夠收集的籌碼就越多,吸籌成本也越低,股價上升的潛力也就越大。由於建倉時間長,莊家需要支付的人力成本、資金使用成本等費用也會增加,也要求拉昇的空間要更高才能保證利潤。

如果建倉時間短,由於要在短時間內收集足夠的籌碼,只有靠提高價格來吸籌,因此吸籌的直接成本就會上升,最後坐莊的利潤會降低。

對於不同的莊家,建倉時間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說,短線莊家建倉時間為1~2周,中線為2~3月,長線莊家建倉時間在半年甚至1年以上。而新股由於上市首日的換手率很高,其建倉時間一般在上市初的幾個交易日內即可完成。

主力常用的三大建倉手法。

一、打壓建倉

打壓建倉往往針對於市場中上市時間較短的次新股。這類股票由於上市時間較短,沒有大幅度上漲的經歷,所以不存在高度獲利盤,只要在下跌市場中砸出套牢盤,就有機會完成籌碼的收集。所以,在實際交易中,中長期主力投資者為了更加充分的收集廉價籌碼,大多都會採取打壓建倉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打壓建倉方法必須配合著交易指數趨勢向下,市場中瀰漫著極度恐慌的投資氣氛,只有在這種環境下,個股跌幅遠遠大於指數平均跌幅,才可以被認為是打壓建倉。

因為是在下降趨勢中收集廉價籌碼,且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所以對於打壓建倉的股票而言基本面情況要足夠好,對於主力投資者而言交易資金要足夠充裕,只有符合這樣的條件,才能確保打壓建倉後未來股價的上漲空間。且在先大後小的形態中,不是所有嚴重弱於指數走勢的個股都能在未來上漲中脫穎而出。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二、橫盤建倉

大盤處於一個震盪整理階段,這個手法比較多見,在日常看盤中,投資者可以發現,個股上方賣盤比較大,而下方買盤零星散亂,當股指快速上行引起股票價格同步上漲的時候,總會出現主動性大拋單,把股價打回原點,當大盤快速跳水時,個股跌幅卻不是很大,隱性買盤活躍,日K上小陰小陽組合K線比較多見,其波動空間較小,往往橫盤時間較長,就是投資者經常聽到的利用時間換取空間的說法。

這類股票的最終啟動點完全取決於指數,甚至還會有滯後於指數。但是在低位長期橫盤的股票一旦啟動,其漲幅往往十分驚人,“橫有多長,豎有多高”說的就是這種形態。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三、推高建倉

推高建倉方法往往出現在牛市行情初期階段。主力投資者為了加快吸取籌碼的速度,縮短建倉時間使用本方法。由於大盤處於牛市行情的積累階段,良好的基本面情況和多重炒作題材會使個股擁有更大的漲升幅度。使用此方法的主力成本相對較高,這類主力往往有足夠多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所以拉高建倉的股票往往是一段行情中的超級大牛股。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中國股市徹底失去控制了,“血洗時代”即將來臨,滿倉小散死定了


大部分散戶為什麼在股市裡不掙錢?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簡單的,網友問我操作的座右銘是什麼,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象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面,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需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也能賣上個好價格。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光,賺點差價。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賠掉老本。

這裡的關鍵就是店鋪的定價權。你的貨首先是在這家店鋪裡批的,那就說明,你的成本、數量、價位等一系列商業數據無密可保,店鋪老闆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時老闆會讓你賣給可能是自己銷售對象的顧客嗎?絕對不會。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闆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只能以比老闆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可能買你這個產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闆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闆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吧。

還有一點更重要,過客和店鋪老闆的時間觀念。店鋪老闆是長期經營,他可以一筆一筆,或者幾個月橫盤慢慢經營,因為他有固定地點,固定的貨物。而過客呢?批來的貨如果不及時出手,馬上衣食堪憂。身份的不對等導致了散戶賺莊家錢難,而莊家存在定價權,賺散戶錢相對容易些。


遵從規律,切勿自負

不僅僅在市場上對於政策性、法律法規性的這種改變我們要敬畏。另外一個我們要敬畏的就是市場規律性的變化。

市場有規律嗎?有人說市場有規律,有人說市場沒規律。但是你只要去研究,在市場上任何一個角度去思考,花足夠長的時間,你發現的確能夠找得到它們內在有一定的運行規律。不管是從價值、上市公司、趨勢;從各種各樣的循環不變的變化過程裡面找到它們的共性,這時候我們就說這裡面是有規律的。

而這種規律它並不是精準的規律,它是按照一定的週期朦朧的規律,這種朦朧的規律它在市場不停地重複。就好像春夏秋冬這種規律它是不變的,春夏秋冬一定會來,並且生生不息地循環。但是為什麼它不是精準?就好像在今年的冬天,我沒辦法知道今年最低的溫度是多少度,甚至可能遇到的是一個百年不遇的暖冬,也就是說在冬天氣溫非常之高,非常的暖和。儘管沒有冬天的特徵,但是冬天還是在不停地在循環,也是會來,我們並不認為冬天就不再有了。

所以這就叫做朦朧的這種規律,它並不是精準的,在市場上也是這樣。包括如果我們只是從價格上來看的話,市場其實不停地在牛市、熊市、盤整市不停地在循環過程之中。

當我們知道這些規律不會因為我們的需求、恐懼、貪婪、渴望而改變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得遵循市場的規律,而不是專注或者是固執於自己的看法。這時候這種敬畏心也就會產生了。

實際上在市場上面,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大型機構,都需要有敬畏心。因為當我們沒有敬畏心的時候,我們就會跟市場、跟政策去對抗。這種對抗到最終,一些極端的市場行情或者是政策它足以讓個人或者是中小投資機構,甚至大型機構照樣付出的代價就是嚴重的損失,甚至是毀滅、破產、爆倉。

當我們沒有足夠的敬畏心,我們會以任何一個非常小的元素就引以為自豪,引以為狂妄自負,這時候所有風險就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資源多、錢多,也許會認為自己的心態好,也許會因為自己也許能夠把控某一些消息,某一些資訊,某一些政策,或者是某一個方法,我們就引以為驕傲、狂妄、自負,這時候我們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所以,在市場上面常有敬畏之心,只有敬畏,我們才會沉浮。

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市場上它們也有一些極端的行情小概率對我們不利的事情,當我們願意沉浮的時候,我們才願意順勢,當我們願意順勢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把握機會,迴避風險活下來,並且又能夠越活越好。所以在市場上敬畏之心不可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