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楊冪主演的大IP古裝劇《扶搖》,近日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周播劇普遍撲街,又恰逢世界盃火熱進行之時,《扶搖》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麼,它會扶搖直上,成為繼《花千骨》之後的又一個爆款周播劇嗎?

《扶搖》首播即開門紅

本週,由楊冪和阮經天主演的古裝劇《扶搖》上星播出,以周播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首播即突破3.5億播放量,電視劇話題閱讀量破10億,女主楊冪話題量更是突破46億。同時,更是輾壓在同一天播出的另一部新劇:由流量小花鄭爽主演的《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再次印證了楊冪“流量女王”的號召力,即使在她仍身處“詐捐門”的當口。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66集的《扶搖》改編自天下歸元的小說《扶搖皇后》,是一部標準的大女主劇,也是楊冪繼《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後又一古裝劇作。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從楊冪憑藉《宮》(也稱《宮鎖心玉》)爆紅後,《古劍奇譚》成為播出那一年的年度爆款,去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現象級爆款,加上《扶搖》的開門紅,可以說楊冪的古裝劇從未失手過。

其實不僅古裝劇,由她主演的其他劇集也基本上每一部都是同時段收視冠軍。比如今年2月播出的,由她與黃子韜主演的《談判官》就是上半年的一部大熱劇;2016年的《翻譯官》更是颳起了行業劇風潮……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總之,楊冪主演的電視劇雖然口碑不見得多好,但收視率、話題度往往齊飛,以致圈內有這樣一句話:“只要有楊冪,電視劇的播放量就不是問題!”

其實,在《扶搖》未開播前,並不被看好。雖然這部劇的IP本身已足夠大,但以周播的形式播出(一週8集),並且是非黃金檔的深夜十點檔,而且網臺同播,網絡會員還優先看4集。同時,6月18日上檔後時間又與世界盃撞車,加之古裝劇政策收緊,古裝劇市場正處於疲軟期。

電視收視率被網絡平臺大量分流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今年周播劇收視率最高為0.716%的情況下,《扶搖》首日收視率就突破了0.55%,在播出4集後成功上升到0.6%以上,成績可以算得上亮眼,堪稱一隻潛力股。但是,豆瓣評分只有4.7。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扶搖》的收視率在後期還能否提升?靠“人設圈粉”的男主阮經天,能否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擁有“整容般演技”的男主角趙又廷一樣大火?《扶搖》又能否扛起周播10點檔大旗,成為繼《花千骨》之後又一個爆款周播古裝劇?

周播劇歷來表現不佳

事實上,周播劇在國內的表現,一直都處於水土不服的狀態。

2011年,湖南衛視最早開始試水,推出周播劇《被遺棄的秘密》(原名《藏心術》),但因為觀眾不買賬,導致收視率極低,最終慘遭半途停播。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之後,湖南衛視繼續對周播劇進行了多次嘗試,終於在2014年憑藉《古劍奇譚》看到了周播劇的曙光。2015年的《花千骨》屢創收視紀錄,成為爆款,到達了周播劇的巔峰,但之後再無爆款出現……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2016年之前,周播劇在湖南衛視一家獨大。2016年開始,其他一線衛視紛紛有所行動開創周播劇場。

因為爆款周播劇《古劍奇譚》和《花千骨》都是古裝劇的先例,各大衛視的也多選擇古裝玄幻劇以周播的形式播出。但彼時,因為每家衛視每年古裝劇名額限制,而且不能黃金檔播出,所以多數都選擇了暑期檔播出。

所以,大家也就看到了2016年暑期檔充斥了各種由流量明星主演的周播古裝劇:湖南衛視《青雲志》、《幻城》,東方衛視《老九門》,江蘇衛視《九州天空城》,北京衛視《新邊城浪子》……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其中收視率最好的《青雲志》也僅有1.35%,而《幻城》、《九州天空城》等更是收視不如預期,甚至可以說是十分慘淡,加上俗爛的劇情設置和不忍直視的特效,被許多網友評價為“這是一個史上最辣眼睛的暑期檔”。

去年熱度最高的周播劇《楚喬傳》收視率亦十分慘淡,即便由趙麗穎主演也未能挽回頹勢。要知道,一直以來,趙麗穎和楊冪可都被視為最能“扛收視”的兩大流量女演員。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從最初一劇四星各大衛視爭搶播出時間,到電視臺擁有獨播權後採取周播拉長陣線為達到最大限度吸引觀眾數量;從最初認為周播劇更有利於廣告招商可以把一部電視劇的各種效應最大化,到周播劇已基本屬於賠錢狀況。可想而知,周播劇的發展並不如預期。

據知,在周播劇的市場中,對周播劇運作經驗最豐富的湖南衛視也只是做到了收支持平或微利的狀態,其他衛視基本不盈利。一位圈內人士直言:“大家都在虧,除非特有把握的那種項目,一般情況下都已經不怎麼考慮做(周播劇)了。”

周播劇未來並不樂觀

周播劇模式屬於舶來品,國內只做到了徒有其表,與國外周播劇的製作完全不同。

先說美劇:一部劇一週播一集,按季度播出,一季一般不超過30集。美劇在正式播出前都會先有pilot(先導片)。根據pilot的播出情況分析收視率和受眾,再根據反饋數據和情況決定電視劇的風格、集數、情節走向。在每個季度檔期開始時,先拍攝4、5集的備播量,以便劇集開播後,根據觀眾的反應隨時調整故事走向。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再說韓劇:一部劇每週連演兩天,每天一集。一般情況先拍4集就開始播放,收視率低的,製作方可能就會立即停止拍攝,或者早早了事劇終;收視率高的,則根據觀眾的收看意見隨時修改劇情。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還有日劇:因為日劇題材多元化,一個星期中,每天固定放某個類型的電視劇,已成為收視習慣。CX、TBS、NTV等電視臺的日劇分為4個季節播出,每部一般來說就10集、11集,短的就7集。每季都有固定的劇場時間。每週根據觀眾反饋更換演員、劇情,最後一集不時還來個超長版。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而中國的周播劇動不動就50集以上,即使日播都給人一種冗長之感,更何況周播。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中,長劇除非劇情足夠精彩,否則很容易讓人失去耐心。

在國內,周播劇的概念實質上類似於綜藝節目的概念,每週與觀眾見面。但國內的周播劇並沒有在精髓上學到國外周播劇中的故事性及與觀眾的互動性。

中國式周播劇多數是事先製作完成,只是將原先的日播硬變成周播進行播出而已,空有一副“周播劇”皮囊。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多數國產周播劇的劇本設置根本就不是周播模式,絲毫不見海外周播劇每一集常見的高潮或爆點以及恰如其分的結點。

麻辣魚採訪到了一位製片人,他訴稱,在國內市場,一部劇到底是日播還是周播,都是最後發行階段才決定的,看當時的市場情況和政策而定,在劇本創作時期都是按照日播來的,想要所謂的周播結點和爆點,只能靠後期硬剪輯。

同時,他還表示,邊拍邊播在國內的政策、制度和規定下,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不管“周播”還是“日播”,其實都只是形式而已,多多打磨劇本讓內容為王才是關鍵。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從去年以來,電視劇市場(先不說網劇)被現實題材劇狂轟濫炸,古裝劇幾乎沒有立足之地。年初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收視不如預期,於正的《鳳囚凰》收視口碑雙雙慘敗,引出“夜光劇本”事件的劉愷威、王鷗主演的《莽荒紀》播出至今更是毫無水花……

《扶搖》的播出,雖然打響了今年古裝劇的第一槍,但後續內容和劇情如果達不到觀眾的期待,一旦讓觀眾失去耐心,《扶搖》非但不能直上,甚至還會成為又一個周播劇的犧牲品。

開播即撞上世界盃,中國式周播劇能否《扶搖》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