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2017年3月21日,我國著名結構工程專家和教育家、我國鋼結構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陳紹蕃教授因病醫治無效,駕鶴西去,享年99歲。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陳紹蕃教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仁愛寬厚、淡泊名利,教書育人六十餘載,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今年時值陳紹蕃先生誕辰100週年,也是我國新版鋼結構設計規範頒佈實施之年。為緬懷先賢,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全國人大代表,鋼結構領軍人物——陳紹蕃教授的精彩一生。

“我這一輩子,只是做了一些踏踏實實的工作,欣慰的是,我的路走對了,我這一生,無怨無悔。”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結構工程專家和教育家、中國鋼結構事業的開拓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陳紹蕃先生在回顧過往時由衷說道。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陳紹蕃教授於1919年2月2日出生於北京市,1940年畢業於上海中法工學院土木工程系,1943年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研究院結構工程學部獲碩士學位,1941年在綦江導淮委員會從事水工程結構設計工作;1943-1945年在重慶中國橋樑公司從事橋樑工程設計;1945-1946年在美國芝加哥西北鐵路公司實習;1946-1949年在中國橋樑公司上海分公司任副工程師。1950年轉到教學和科研崗位,先後在東北工學院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教授;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四、五屆理事;中國鋼結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榮譽會員、美國結構穩定研究會終身會員;第五屆陝西省人大代表,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同盟第四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五、六屆中央委員。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陳紹蕃教授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德高望重、無人不曉,在我國的鋼結構領域也早已名動業界,但他受人敬仰的原因不僅限於無比精彩的履歷,還有他的拳拳愛國之心。194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一年後的陳紹蕃被派往美國,進行橋樑工程實習,一年後毅然回國,應聘到上海中國橋樑公司,從事鐵路橋樑的設計和修復工作。1948年,風雨飄搖的國民政府陸續裹挾大批學者、專家逃往臺灣,陳紹蕃的父親決意全家遷臺,但陳紹蕃經過深思熟慮,決然留了下來。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國家建設需要,人生抱負所繫。1950年,他應聘到東北工學院,開始了鋼結構研究和教學生涯,從此與鋼結構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1956年,他隨東北工學院建築系來到古城西安,成為西安建築工程學院(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首批創業者之一。他密切追蹤國際鋼結構科研發展情況,深入建築工地,現場考察鋼結構項目,掌握收集第一手資料,很快就以其敏銳的洞察力、開闊的視野、紮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從一大批中青年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鋼結構研究領域的“三大才子”之一。他精通英語、法語,也能閱讀俄文、德文專業書籍和文獻資料,他在國際權威學術會議和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其研究和學術水平得到國際學術界和組織的廣泛認可,並多次被國際鋼結構會議推舉為會議科學委員會成員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陳紹蕃教授這幾十年來在鋼結構穩定基本理論和設計規範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在結構工程領域享有崇高威望,是我國鋼結構首部以至目前規範的主要起草人;他撰寫了我國鋼結構領域首部研究生教材《鋼結構設計原理》,入選國家“百部研究生優秀教材”;編寫的本科生教材一直是國內高校鋼結構課程的首選教材;他是1992年出版的國際鋼結構穩定性能鉅著《金屬結構穩定—世界觀點》的中國地區協調人,也是國際權威性學術組織—結構穩定研究學會(SSRC)在中國地區唯一的終身會員。陳紹蕃教授學識淵博、為人謙遜,德高望重,深受學生和業界的愛戴,培養了我國鋼結構領域的首批博士研究生。陳紹蕃教授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冶金工業部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中國鋼結構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緬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結構領軍人物,他用畢生精力奉獻國家

陳紹蕃教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仁愛寬厚、淡泊名利,教書育人六十餘載,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他一生追求科學真理,學術造詣深厚,近百歲高齡仍堅持從事科研工作,筆耕不輟、成果豐碩。他始終關注鋼結構事業的發展和學校學科建設,將畢生精力奉獻於我國結構工程教育和科研事業,用不平凡的一生實踐了崇高的理想。

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頭條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主編《甲子六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