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李志林:三連漲後技術調整,五週線能否站三天?

04.12李志林—忠言午評:三連漲後技術調整,五週線能否站三天?

影響股市的外部因素真是多。

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戰剛有所緩和,那廂邊,美國又在敘利亞與俄羅斯扛上了,在化武襲擊真相沒有弄清楚之前,就迫不及待地發出戰爭叫囂,導彈驅逐艦和杜魯門號航母就急速開往地中海。特朗普表示:俄羅斯注意好了,導彈馬上將飛向敘利亞。即使沒有聯合國授權,美國也要打。北約也發出72小時的空襲警報,一副戰爭馬上要打響的架勢。而當俄羅斯三軍進入一級戰備,並作出強硬表態:一旦俄軍事基地和人員受損失,將擊落來襲導彈和載具,意味著美俄之間有直接爆發戰爭的可能。隔夜,特朗普又縮了回去:咱們共同停止軍備競賽如何?顯然,特朗普軍事上的嚇唬戰術對俄羅斯失靈,美國沒做好與俄羅斯打仗的軍事準備、資金準備,尤其是人員傷亡的準備。

美俄的劍拔弩張卻弄得全球股市人心惶惶,一片緊張氣氛。隔夜美股跌0.9%,歐股也普遍下跌,今亞太股市全面下跌。今A股大盤低開5點,3205點,探低3188點,午前以最低點收盤。上證50和滬深300領跌0.95%和0.67%。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跌0.60%、0.42%,創業板微漲0.07%。個股漲跌比:439:841,667:1201。37故漲停,無跌停。成交量2404億,比昨日萎縮400億。

消息面上的利好有:在最高領導博鰲推出10項改革開放新舉措後僅一天,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分論壇上,一口氣公佈了11項將在今年落地的進一步金融開放措施,並明確給出落地時間表:其中6項要大部分要在6月末完成,5項則在年底前推出。

金融領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落實的6項開放舉措,與股市關係較大的主要有:

1、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解讀:過去,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要求是不得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這一紅線,源於2003年銀監會頒佈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隨後,多家外資機構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中資銀行,而在持股比例上繼續放開、給外資進入中國金融業鬆綁的呼聲也不斷出現。

2017年11月,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國新辦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上首次明確表示,取消外資對中資銀行股權佔比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限制。

中信建投發佈報告稱,目前在有外資大比例持股的7家上市銀行中,杭州銀行、南京銀行和北京銀行三家城商行的第一大股東是外資銀行,寧波銀行和上海銀行的第二大股東是外資銀行。五大行中,僅有交行、中行兩家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外資銀行。

2、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

解讀:現在中國的金融體系相對來說比較完整,有一定的競爭力,也歡迎外來的競爭。這也能提升市場的能力和水平,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些外資機構進入到中國,是按照中國內部的法律,享受國民待遇,跟國內的機構在一個平臺上競賽,這也應該得到鼓勵。

持股比例放開,允許控股之下合作機遇增多。金融開放的第二個層次在於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中國金融環境具有特殊性,政策擬允許外資控股,合作機遇大於競爭,外資有望選擇優質的金融機構,加大股權投資力度,一方面保持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跟蹤,同時享受較高投資收益。同時目前已有外資持股子公司的券商有望在層面加深合作,提升整體競爭力。

3、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

解讀:根據現行的規則,外資合計持有上市內資證券公司股份的比例不得超過25%,持有非上市證券公司股份比例稍顯寬鬆,為49%。而修訂後的新規將這一比例限制大幅放寬到了所承諾的51%,外資合計持有上市及非上市證券公司的最高股權比例一致。

此次放開後,外資在業務層面仍難有較大突破,合作的機遇大於競爭,外資有望選擇優質的金融機構,加大股權投資力度,一方面保持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跟蹤,同時享受較高投資收益。目前合資券商已獲批的4家,分別為匯豐前海、東亞前海、申港證券和華菁證券,其中匯豐前海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出資比例51%,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9%,是內地首家外資控股的合資券商,目前仍有18家合資券商設立事項處於審理中。

4、為進一步完善內地與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從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即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超預期!A股將迎巨量海外資金?陸港通擴大四倍、滬倫通擬年內成行、還有一大波MSCI主題基金加速發行!

一來一往,A股國際化進程再提速,全球資產配置格局將生變。繼3月MSCI(明晟公司)擴容中國指數產品,是在為A股納入指數做準備。預計未來將會有大量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

從股市本身看,由於為配合博鰲會開幕,有受窗口指導的機構資金入市在大盤藍籌股護盤。隨著大盤連漲三天和博鰲會將閉幕,機構資金便開始撤退,導致昨今大盤股走勢較弱。表明市場已一改去年國家隊在大盤股中場持續上攻、做中長線的風格,也開始做短線。因此,權重類大盤股、白馬股今年僅僅是搭臺的角色,而非領漲的角色。業績優良、估值低、成長性好的二線藍籌股,隨著納入MSCI指數的時間臨近,反倒有較多的機會。

而中小盤新經濟股,則因受到政策傾斜,以及獨角獸上市預期的刺激,行情會以波段形式,持續較長的時間。進入的機構短期難以出來,只能在反覆震盪中不斷往上做,因而給出帶來的財富效應更為明顯。

外圍地緣政治、貿易戰和美國加息等不確定因素,金融去槓桿和主動降低的經濟數據,上下游又難以形成向上合力。尤其是,今商務部稱,目前週末財經官員沒有就貿易摩擦進行任何層級的談判。因此,A股難有系統性行情,結構性行情仍將是主基調。

近日,大盤反彈,除外在的中美貿易戰逐步弱化外,內在與階段性流動性改善,權重股超跌反彈,底部補漲股上漲等有關,但前期領漲的龍頭股走弱,量能又難以釋放。加之回補完缺口後又面臨較大的平臺壓力,大盤反彈不但步履蹣跚,也難走的太遠。

操作上(公眾號:李志林),輕指數、重個股,控制倉位,逢低關注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國改及底部滯漲股。而去年股價透支的股,遇大幅反彈,就是減倉的機會。

下午重點關注:已收復兩天的五週均線3180點,能否連續收盤三天?

李志林:三連漲後技術調整,五週線能否站三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