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那一碗饞人的蕎麵

臘月裡一次回老家採風,在本家三哥家吃了一頓蕎麵。火爐上帶耳的小鐵鍋裡燉著羊肉蘑菇土豆湯,順山大炕的灶臺上大鐵鍋裡開花滾水煮的蕎麵條。一盤爛醃菜,一碟紅辣椒,細碎的蔥花和芫荽,三碗下肚,酣暢淋漓,彷彿又回到了兒時吃蕎麵的感覺。

蕎麵在小時候不一定經常能吃到,原因不在蕎麵,在於肉。“油蕎麵,醋豆麵”,沒有肉和油,蕎麵做出來寡湯淡水,沒口感,所以吃蕎麵多在冬季大小雪以後,殺豬宰羊以備過年之需時,偶爾吃一頓蕎麵也是一次小小的牙祭。或者村裡操辦紅白事宴,卯宴席或者宵夜飯之前喝面必定是蕎麵,因為小麥麵粉少,蕎麵餄餎就是招待賓朋的美食了。

說起蕎麵不能不提到蕎麥,蕎麥是一種傳統農作物品種,別名烏麥,種植歷史悠久,在我國分佈極廣,主要有甜蕎、苦蕎、翅蕎和米蕎4個品種,是一種耐寒耐旱的農作物。《詩經》中有“視爾如荍,貽我握椒”的詩句,荍即蕎麥,可見春秋時期,我國就已種植蕎麥了。武川地處陰山之北,土壤沙質,旱坡地多,上的是羊糞,無化肥無農藥汙染,種出來的蕎麥籽粒飽滿,磨出來的麵粉細膩筋道,武川蕎麥和武川蕎麵也就聲名遠播,曾經是出口日本韓國的外貿品種,在天津港碼頭,所有出口的蕎麥蕎麵都必須打上武川字樣。

在我的家鄉武川,廣泛流傳著蕎麥救活人命的故事。那是在民國初年,武川大旱顆粒無收,適逢伊克昭盟蕎麥大豐收,井兒溝鳳凰山召廟的住持四喇嘛聯絡武川西部石、郭、周等大戶人家去伊克昭盟大量收購蕎麥磨成蕎麵賑濟窮苦百姓,蕎麵成為當時武川農民的救命食品。四喇嘛去世後,當地農民有感於他的善行,眾人起錢將其安葬於井兒溝鳳凰山腳。此後,蕎麥在武川大量種植,成為武川“三麥一薯”中的一員。特別是其它農作物因天旱無雨苗秧不全的時候,用蕎麥補種成為農民的不二法門,蕎麥生長期短,耐寒耐旱,田間管理粗放不需精細打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土產。傳統的武川蕎麵做法主要有圪妥兒、麵條、餄餎、煎餅、拿糕、饅頭、碗托兒涼粉、蕎麵發糕、蕎麵蒸餃、蕎麵豬血灌腸,現在則開發出幾十種包括速食蕎麵的吃法。因為蕎麵麵粉發酥不如小麥麵粉容易凝結,所以做蕎麵麵食時一般都要和小麥粉或者土豆澱粉,這樣做起來才筋道,口感也比較好。豆麵必須用醋中和,蕎麵則要臊子肥點兒,肉湯最好,豬肉湯、羊肉湯、牛肉湯、雞肉湯都可以。和麵時蕎麵四成小麥麵粉六成,如果有雞蛋可以打一兩個,有豬油可以挖一湯匙,這樣做出來的蕎麵光滑順溜有筋頭。和好的蕎麵在案板上擀開,和手擀麵做法一樣,關鍵看刀功,刀功好的切的寬窄長短相同,刀功差的就品相不好,吃起來口感也差點兒。開花滾水下鍋煮熟,澆上肉臊子,來點兒紅辣椒,就上爛醃菜,蕎麵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地方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